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目的 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胃肠功能障碍腹胀满病中医诊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自2012年7月至2016年12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腹胀满病患者共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试验组(n=43)。2组均采用积极抗感染、脏器功能支持、营养免疫调理等基础治疗,试验组经中医辨证为热毒中阻证者予大黄黄连泻心化裁方消导化积,清热解毒;气滞血瘀证者予血府逐瘀化裁方理气通腑,活血祛瘀;肺脾气虚证者予自拟益气通腑方益气健脾,通腑泄浊。各证型均配以针灸、穴位贴敷等治疗。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14天腹部症状、体征、腹内压等胃肠道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ICU住院天数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腹部体征评分、腹内压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但在试验组治疗第7、14天各指标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第14天以中医症状评分及腹部体征评分下降更明显(P<0.01)。2组28d死亡率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试验组患者平均ICU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分析显示,以热毒中阻证患者占比最高,且痊愈率明显高于气滞血瘀证和脾肺气虚证患者,而无效率明显低于气滞血瘀证和脾肺气虚证患者(P<0.05)。结论 在MODS腹胀满病住院患者中应用诊疗方案进行诊疗可显著提高第14天的临床疗效,缩短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2.
抑癌基因 TP53 在调控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维持基因组稳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TP63 和 TP73 是 TP53 家族中包含的另外两个成员,均具有多种亚型,这些亚型通过自身家族或与其它转录因子家族之 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对广泛的基因群发挥调控作用。 本文将综述 TP53 及其家族成员 TP63、TP73 的功能学研究 上的最新进展,并将重点介绍我们 NIH/ NIDCD 头颈外科实验室的近期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新发现。 我们近期 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在肿瘤炎症的微环境中,存在着一种新的可逆转的动态机制为促炎症细胞因子 TNF-琢 诱导 NF-资B c-REL/ 驻Np 63琢 相互作用,协同促进细胞增殖、生存、炎症和迁移相关基因群的调控。 并在有突变的 TP53 肿瘤中,这些相互作用同时使肿瘤抑制基因 TAp73 的功能失活,促进肿瘤对 TNF-琢 的抗药性和细胞生存。 我们的研究阐述了炎症与肿瘤发生、发展的新机制,其中 NF-资B 和 TP53 两大转录因子家族基因的相互作用起 到了关键性作用。 这一新发现或许可为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