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席秉勇  印心奇  徐根宝 《上海医学》1999,22(10):634-635
肩锁关节脱位(DACJ)为常见关节创伤,约占所有关节脱位的2%~16%。我科自1987年至今,手术治疗关节脱位共15例,其中1994年至今采用张力带钢丝加喙锁韧带重建(TBWRCCL)治疗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15例患者中,男12例,女3例,年龄22~57岁(平均35岁)。左侧脱位8例,右侧脱位7例,均为新鲜脱位。其中跌伤7例,车祸4例,砸伤4例。TBWRCCL治疗6例,其余9例采用其它方法治疗(包括肩锁关节克氏针固定3例,喙锁间螺丝钉固定3例,两者结合3例)。二、…  相似文献   
42.
抗休克裤(Military Antishock trousers,MAST)已在日常创伤中推广使用。 临床资料:自1985年7月至1989年7月应用7例,年龄22~66岁。均为复合伤,6例有骨盆骨折;同时有大血管损伤3例。 应用MAST前收缩压为8.0~10.6kPa,应用后为13.3~16.0kPa,平均提高3.6kPa。应用时间1~12h,平均6.3h。气囊加压一般为4.0~5.3kPa。  相似文献   
43.
患儿男,13岁,1982年11月9日入院。因儿麻后遗症连枷腿入院。以前曾作左股骨粗隆下旋转截骨术、左踝关节融合术。检查胸椎向右侧弯,骨盆倾斜,双下肢肌肉萎缩,左侧明显。左臀大肌肌力2级,臀中肌2级,股四头肌0级。右髂胫束挛缩,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畸形。左下肢相对短缩8cm。1982年11月8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作右阔筋膜张肌松解,双髋人字石膏固定。术  相似文献   
44.
45.
本文报道应用带血管游离髂骨移植方法,治疗骨囊肿、骨纤维结构不良、骨缺损、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或脑瘫等8例患者.文中介绍了以股外侧皮神经为标志,解剖旋髂深动静咏切取带血管髂骨植骨块的方法和体会,讨论了手术的适应证。这种方法可应用于大小、形状不等的植骨,而对需要松质骨为主的骨移植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46.
~(99m)Tc 标记多磷酸盐的应用显著增进了骨闪烁摄影的临床重要性。在继续寻找更为理想的放射性药物过程中,又发现了~(99m)Tc 的焦磷酸盐和磷酸盐。近年来,~(99m)Tc 的甲基双磷酸盐(MDP)已成为应用最普遍的骨显影剂。最近,~(99m)Tc 双羧双磷酸盐(DPD)和羟甲基双磷酸盐(HDP)也已有成品供应。本研究目的为评价DPD、HDP 和MDP 常规骨闪烁摄影的显影特性。为此,选择两组诊断不同的病人,每一病例给予MDP+DPD 或MDP+HDP,对闪烁摄影片进行定性  相似文献   
47.
患者女性,34岁,已婚,工人。左小指末节疼痛10年。10年来左小指指甲尺侧有一痛点,不能接触物件。每于阴雨天及寒冷时痛加重,白天痛甚于晚间。患者平素尽量避免该处触碰他物,骑自行车时必须将小指屈曲握于掌心,十分痛苦与不便。X 线摄片(一).1981年5月在局麻下切除该处皮下痛性  相似文献   
48.
本文报告急弹修复外伤创面19例的临床体会,作者对外伤创面采用三种方法一期覆盖,一、游离组织瓣移植 包括游离足背皮瓣、前臂皮瓣、肩胛皮瓣及背阔肌皮瓣,计8例。二、转位组织瓣 包括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和筋膜皮瓣2例,三、带蒂交叉组织瓣  相似文献   
49.
扩髓与非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目的比较临床闭合复位下扩髓与非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闭合或轻度开放胫骨骨折的疗效. 方法 1998年3月~1999年12月对126例共129侧胫骨骨折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术前分为非扩髓组58侧;扩髓组71侧.骨折为闭合骨折或Ⅰ、Ⅱ度开放骨折.定期随访1年以上. 结果非扩髓组与扩髓组髓内钉平均直径分别为8.8 mm、9.4 mm(P<0.001);术后发生筋膜间隔综合征分别为2例、1例,其中非扩髓组有1例切开减压;无全身感染,局部感染分别为3例、2例;非扩髓组1例髓内钉断裂、4例锁钉断裂,扩髓组无断钉;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16 d、102 d(P<0.001);延迟愈合分别为2例、1例;非扩髓组有1例骨折不愈合. 结论与非扩髓组比较,扩髓交锁髓内钉具有骨折固定强度大、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0.
胫骨髓内钉术后膝关节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通过胫骨髓内钉术后膝关节痛的临床观察,探讨膝关节痛的病因.方法回顾在我院应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新鲜胫骨干骨折129个(126例病人).结果膝关节痛的共有17例,其中4例是由于钉尾突出胫骨近段,引起局部疼痛.另13例疼痛原因不详;所有病人膝关节活动均>110°,其中7例<110°时有痛(包括4例钉突出的),10例在极度屈膝活动时自觉有膝关节痛;除4例钉尾突出外,13例中在非扩髓组6/55例,扩髓组7/70例,统计学分析无差异;膝关节痛与髓内钉的品牌无统计学差异;经髌韧带入路关节痛发生率(11/44)明显高于髌韧带内侧入路(2/72),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结论建议使用髌韧带周围入路;胫骨交锁髓内钉后出现的膝关节痛虽然比较少,其原因还需进一步观察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