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目的观察足部按摩对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糖尿病足进展的干预效果。方法将4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控制血糖、常规透析及进行糖尿病足防护健康教育指导。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足部按摩的方法。3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总疗效、高危足发生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高危足发生率、临床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长期的足部按摩对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早期糖尿病足神经病变有一定改善作用,可降低高危糖尿病足发生的危险,延缓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糖尿病足的发展和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短期中心静脉导管封管的最佳方法。方法将20例肿瘤相关性肾衰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分为两组,每例患者操作10次,对照组5次,用稀肝素封管,肝素浓度为250U/ml。实验组5次,采用浓肝素封管,肝素浓度为3125U/ml。比较两组封管液封管对患者凝血4项(PT、APTT、TT、FIB)的影响,以及血流量、导管堵塞、置管处渗血发生率等。结果两组凝血4项和置管处渗血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血流量、导管堵塞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浓肝素封管法安全、有效,是肿瘤相关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短期中心静脉导管理想的封管方法。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对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 选择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HP+ HD组15例,常规HD每周8h,HP+HD每周4h;血液透析滤过(HDF)+ HD组15例,每周常规HD治疗8h,HDF每周治疗4h.治疗12周后观察血尿素氮(BUN)、肌酐(SCr)、血清钙(Ca2+)、血清磷(P3-)、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变化以及患者皮肤瘙痒缓解情况.结果 HP +HD组患者皮肤瘙痒的缓解率87%,高于HDF+ HD组(6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HD组血P3-、PTH较HDF+HD组下降明显(P<0.05);但BUN、SCr的下降程度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 HD能有效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且优于HDF+ HD.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组合型人工肾[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效果及护理。方法选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轻、中度皮肤瘙痒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HD+HP组(观察组)20例和HD组(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HD+HP治疗及护理干预,开始连续进行3次组合治疗,以后每2周组合治疗1次,另外行单纯HD治疗,每周透析2~3次;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每周2~3次,疗程为12周。检测治疗前后PTH水平变化,观察皮肤瘙痒改善情况、重度皮肤瘙痒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甲状旁腺素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皮肤瘙痒缓解率(85%)、重度皮肤瘙痒发生率(10%)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组合型人工肾能有效地清除甲状旁腺素,改善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干预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轻、中度皮肤瘙痒的进展。重视并加强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前、中、后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隧道中心静脉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对策。方法对31例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及内瘘成熟时间长者,采用隧道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血液透析,同时加强置管护理。结果31例均一次置入成功。术后立即使用19例,第2天使用12例,血流量200—250ml,全部患者至今在维持血透,无1例因留置导管引起的并发症而死亡。结论随道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随道中心静脉导管使用寿命延长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规律性尿激酶溶栓治疗对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6例颈内静脉双腔导管留置时间大于3个月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例,观察组在常规导管护理的同时,每月定期1次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导管护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透析前抽吸导管通畅情况,透析中血流速度、回路静脉压、血流不畅需导管干预的例数及因栓塞更换导管的例数.结果 观察组透析前抽吸导管通畅情况、透析中血流速度、回路静脉压、血流不畅需导管干预的例数及因栓塞更换导管的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律性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有效地维持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的功能,延长导管使用时间,提高透析效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CTX冲击治疗,治疗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治疗中及治疗后严密观察尿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水肿情况,并加强对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出血性膀胱炎、肝肾功能损伤等毒性反应的观察。结果: 12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中1例出现胃肠道反应严重,4例出现一过性白细胞下降,7例轻度脱发,经积极治疗护理后好转。结论: 合理有效细致的护理是肾病综合征应用CTX冲击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8.
尿崩症患者禁水试验的监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禁水试验明确患者多饮、多尿的原因。方法: 对8例多饮、多尿患者进行禁水试验前、中、后的监护,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以及其他临床表现。结果: 5例为垂体性尿崩症;2例为精神性多饮;1例为肾性尿崩症。结论: 通过禁水试验可以明确和鉴别诊断,通过对禁水试验前、中、后的监护可以观察患者的一系列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29.
目的: 了解早期慢性肾衰竭患者并发高血压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41例早期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调整、降压药物应用等综合干预。结果: 41例中合并高血压38例,发生率92.7%。其中高血压1级12例(31.6%),2级10例(26.3%),3级16例(42.1%)。通过干预,患者血压有不同程度下降,临床症状改善。结论: 早期慢性肾衰竭合并高血压发生率极高,应早期进行干预,以利于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