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10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闭孔动脉的起源及股环与邻近血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320侧中国成年人闭孔动脉的起源和股环与邻近血管的比邻关系。每侧有一支闭孔动脉的共309例,其中起源于髂内动脉系的254例,起源于髂外动脉系的55例。每侧有两支闭孔动脉的共11例,两动脉均起源于髂内动脉系的二例,两动脉分别起源于髂内动脉系和髂外动脉系的九例。闭孔动脉在髂内动脉系的起源点比较分散,与髂内动脉的分支类型没有什么关系。起源于髂外动脉系的异常闭孔动脉,按侧别计,其出现率为20%;按尸体计,其出现率为33.13%。中国人的异常闭孔动脉的出现率与日本人接近,而低于欧美人。异常闭孔动脉的出现率在左、右侧之间和男、女性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分析了异常闭孔动脉的行程及其与股环的位置关系,其中具有临床意义的是闭孔动脉行经股环的内侧、紧贴陷窝韧带的后方下行,出现率占总数的5%,较其他作者所报导的出现率高,值得重视。此外,在42.5%的标本中,有较大的静脉行经股环内侧汇入髂外静脉。  相似文献   
42.
Dorello管区的显微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Dorello管区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及影像学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5-20倍手术显微镜下,对30例成人头颅Dorello管区进行观测;并应用生物塑化技术制作Dorello管区横、矢状及冠状薄层塑化切片。结果:Dorello管位于岩斜静脉腔内,Dorello管直径为(1.93±0.62)mm,长(5.09±1.50)mm;Gruber韧带长度为(10.97±1.85)mm,宽为(3.72±1.03)mm。Dorello管区生物塑化薄层切片可清楚显示Dorello管的解剖结构。结论:本文结果可指导与Dorello管相关的颅底外科手术,以免损伤重要神经和血管。Dorello管区塑化薄片与显微解剖所见有良好对应关系,并可直接与MRI图像进行对照,为Dorello管区影像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拇指腕掌关节韧带力学特性 ,为关节运动分析、伤病致残时的修复与功能重建以及人工关节设计提供关节韧带力学特性参数。方法 :选择前斜韧带和背桡侧韧带做离体力学测试 ,得出韧带应力—应变关系、弹性模量和抗张强度 ,推导出本构方程。结果 :前斜韧带和背桡侧韧带的应力—应变关系呈幂函数关系 ,前斜韧带的本构方程 :σ =1.0 0ε1.17,背桡侧韧带的本构方程 :σ =2 .2 7ε1.60 。结论 :前斜韧带结构较疏松 ,其弹性模量和抗张强度都较背桡侧韧带小 ,外伤或自发性损伤引起退行性变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44.
颞下颌关节 (temporomandibularjointTMJ)是人体颌面部稳定而灵活的左右联动关节。CT、MRI等影像技术的广泛应用 ,促进了颞下颌关节动态解剖的发展。本文就不同功能位颞下颌关节盘的解剖及影像解剖文献作一综述。1 关节盘的解剖1.1 关节盘的形态闭口齿正中咬合位关节盘多为椭圆形 ,有上、下两面 ,其形态分别与关节窝和髁突相适合。上面与关节窝接触 ,从后向前分为三段 ,后端形突、中段形凹、前端较平。下面与髁突邻接 ,分两段 ,后段与髁突的关节面接触 ,呈凹型 ,前段向下凸。关节盘周缘与关节囊相连 ,同时 ,盘内侧、外侧分别与髁突的…  相似文献   
45.
手的活体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19—25岁的健康青年700人(男女各半)的手,从掌侧面进行了测量。以指长等级为标准将1400只手分为七型。其中Ⅰ(短)、Ⅱ(中)、Ⅲ(长)型为常见型。在女性,Ⅰ型为主型,Ⅱ型力次型;在男性,Ⅱ型为主型,Ⅲ型为次型。手掌各径的长度,多数随手型的长短而增减。男性手的各径,绝大多数均大于女性,并有非常显著的差别。女性手较男性手瘦长而薄。手的指数在女性平均为50.85,男性为52.57。掌的指数在女性为89.35,男性为92.00。左右手之间,无论男女,除掌厚度为右厚于左外,其余均无明显差异。根据测量结果,归纳出三型常见手的数据,为我国的机械装备、工具握柄和衣著的设计,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6.
颈外动脉及其分支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外动脉的形态和分支,见到陶之理和张生贵等的报告摘要,在所收集到的国外文献中,以Adachi的报道较为详尽。可是他们都没有涉及颈外动脉的分支类型。我们在100侧(男66,女34)成年尸体上,观察了颈外动脉的分支和形态。颈外动脉起始部的观察颈外动脉的起始平面,也就是颈总动脉分出颈内、外动脉的分叉处,最高不超过下颌骨角平面,最低可至甲状软骨上缘平面以下。动脉的起始位置在舌骨大角平面和甲状软骨上缘平面之间的占74±4.39%,与陶之理、张生贵等的结果相近。有85%的标本,在颈总动脉  相似文献   
47.
中、远节指血管神经的显微外科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40只成人手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对中、远节指的血管和神经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就所得结果,着重对中、远节指离断再植,以及再植时吻接血管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应用解剖学讨论。  相似文献   
48.
目的 :研究拇腕掌关节面的立体几何特征 ,为该关节运动分析提供形态学参数。方法 :用结构光立体测量系统 ,测量成人尸体大多角骨远侧端关节面和第 1掌骨底关节面 ,数据自动采集 ,打印出关节面立体轮廓图、等高线图、断面曲线和曲率曲线图。结果 :拇腕掌关节为鞍状关节 ,大多角骨关节面在桡尺方向上凹 ,在掌背方向上凸 ,第 1掌骨底关节面在桡尺方向上凸 ,在掌骨方向上凹 ,关节面在相互垂直方向上紧密嵌合 ,关节面分为五区 ,中央区及其周围为等曲率区。结论 :结构光测量系统可得到关节面的立体几何特征 ,拇腕掌关节的几何形态是该关节活动形式复杂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49.
可视化肝脏肝内管道灌注及识别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建立计算机可自动识别与三维重建的高精度人体肝内管道可视化数据集。方法:采用多管道搭配灌注法对肝内管道进行分色灌注填充,选择收缩率小、切割特性好、非水溶性的塑料填充剂并分别配以颜色值差异显著的油画颜料,对经过数控机床逐层铣切所获得的肝脏数据集进行计算机自动识别和三维重建。结果:用多管道分色灌注法得到的肝脏断层数据集,完成可视化肝脏的三维重建。结论:多管道分色灌注法能够较好地展示肝内管道系统的断面解剖学数据,有利于计算机准确而快捷地识别与完成肝内管道系统的三维重建,真实反映肝内结构的解剖学特点及管道间的空间毗邻关系。  相似文献   
50.
手指神经血管束的巨微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30例成人尸体的手上,对手指神经血管束进行了应用解剖学研究。手指掌侧的神经血管束位置恒定,神经横径和血管外径在掌指关节平面和第一指间关节平面间均相差约0.3mm。食指、中指和环指指背第一指节远侧半至指尖大部由指固有神经背侧支分布。认为,手指神经和血管的主干横径变化不大,有利于修复。在手指部作手术切口时,应注意保护指固有神经背侧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