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 报道自行研制的“多针和空心钉导针体外定位导向器”的优点和“钉针组合法”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整体力学优势及生物力学原理。方法 应用多针和空心钉导针体外定位导向器穿针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60例。结果 穿针满意率100%,钉针在头颈内均立体交叉扇形分布成桁架结构。随访时间1~2年(平均20个月)。愈合时间8~20周,平均12周,愈合率100%,股骨头坏死率1.66%,功能优良率96.7%。结论 应用多针和空心钉导针体外定位导向器穿针,实现了大粗隆下骨皮质外缘套管射线定位法多针和导针一次定位导向准确,穿针一次成功率高,手术创伤小。通过优化钉针空间构型,最大限度发挥了钉针各自力学优势。且利于骨折端再血管化,提高了骨折愈合率,降低了股骨头坏死率。  相似文献   
13.
1997年我们研制出颈前路手术可调式矩形取骨刀 ,并应用于临床 ,取得满意的效果。1 结构   颈前路手术可调式矩形取骨刀是采用刀把 (图 1—① )端具有活动接头② ,在活动接头②上连接两个活动连杆③ ,在活动连杆③端连接两刀体④、⑤ ,在刀体④端固定刻度尺⑥的一端 ,刻度尺⑥的滑动部分在另一刀体⑤的滑槽内 ,在另一刀体⑤上具有一个固定螺钉⑦ ,以固定骨刀的距离 ,骨刀刃外倾斜 ,宽为 10mm和 12mm二种规格 ,高 2 0mm。图 1 可调式矩形取骨刀示意图2 使用方法  该矩形取骨刀主要用于颈椎前路开窗手术骨窗长度的测量和取髂骨。…  相似文献   
14.
微创内固定器内固定治疗股骨稳定型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微创内固定器治疗股骨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优点和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上应用微创内固定器治疗股骨稳定型转子间骨折28例.结果 切口长度4~5cm;术中出血量40~90ml手术时间40~70min.经6~11个月的随访,8~12周骨折愈合,愈合率100  相似文献   
15.
1990年~1996年我院收治新鲜股骨颈骨折116例,其中手术内固定治疗98例,90例获得随访。现将几种内固定方法的疗效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65例,女25例,右40例,左50例,年龄15~73岁,平均58岁。受伤原因:跌伤52例,...  相似文献   
16.
董霖  刘明忱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7):1016-1018
目的:明确腰椎MRI部位和形态分型同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并有完整MRI影像资料的90例,通过手术结果与影像特征对比观察,对部位和形态分型同病理分类的相关性做出客观评价。结果:椎间型75例。(1)惊叹号形26例,均为脱出型;(2)铆钉形24例,脱出型6例,突出型18例;(3)杵状11例,膨出型8例,突出型3例;(4)楔形14例,均为膨出型。椎体后型15例。(1)水滴形3例;(2)不规则团块形12例,病理类型均为破碎脱出游离型。结论:突出物的形态、部位分型、突出物与椎间隙内间盘母体、硬膜等周围组织的邻界征象是病理分类的重要依据。深层次认识不同征象的解剖和病理基础,能真正实现三维立体定位、定性、定量诊断,对治疗方法、手术方法选择和微创术式定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