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建立复发转移预测模型,为GIST病人术后复发转移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洛阳市中心医院GIST手术病人260例,随访资料完整者共247例,对病人随访2年,观察其复发和转移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病人术后2年复发和转移的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的回归系数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预测模型的区分度。结果 临床与随访资料完整的247例GIST病人中共有74例(29.96%)出现复发或者转移,其中37例(50.00%)为单纯复发,28例(37.84%)为单纯转移,其余9例(12.16%)为复发并且转移;不同性别、年龄、浸润深度以及CD117、Dog-1、CD34表达GIST病人术后复发转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原发部位在胃部以外的小肠或腹膜与直肠、手术R1或R2切除、肿瘤长径大、核分裂象数高、GIST危险度高、Ki67指数高是GIST病人术后复发转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服用伊马替尼是术后未发生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12.
李朝辉  刘帅峰  王云帅  孙生安 《癌症进展》2021,19(14):1474-1476,148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胃癌根治术治疗远端胃癌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n=76)采用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n=74)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CEA、CA19-9、NSE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远端胃癌根治术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并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腹腔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的8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应用皮下置入式化疗泵行腹腔化疗(IPC)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行静脉化疗(IVC)的80例患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80例腹腔化疗病人(治疗组)和80例静脉化疗病人(对照组)均完成全部6个疗程的化疗,治疗组腹腔转移率、肝转移率和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3年生存率为70.5%,5年生存率为54.8%,高于静脉化疗组(42.4%,36.7%,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行腹腔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小,可以提高胃癌术后病人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告18例鸡胸的手术治疗,探讨胸肋沉降术治疗鸡胸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1989~2002年收治鸡胸18例,男12例,女6例,对称性11例,非对称性7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13岁,均行胸肋沉降术。非对称性根据具体情况在手术中具体处理。结果:术后矫形外观全部满意。对称性矫形外观良好,非对称性外观较术前改变明显,家长也感到满意。结论:胸肋沉降术是一种比较成熟的鸡胸矫形手术方法,术中灵活运用得当,能够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腺体尾部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胰腺体尾部癌患者3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根据患者不同的病变,分别给予姑息切除和根治切除治疗。实体癌患者中根治性切除患者术后的生存期最高,为11个月,其次为姑息性切除患者,其生存期为4.5个月。囊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是23个月,明显高于实体癌患者。结论胰腺体尾部癌要实现有效的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外科治疗后,囊腺癌患者生存率高于实体癌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外科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并分析手术失败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3年间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外科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结果术后患者痊愈91例,手术治疗失败5例:1例术中患者凝血指数过低,被迫终止手术;死亡4例,1例死于术中休克,2例术后死于多器官衰竭,1例死于术后并发DIC。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成功率为94.79%。结论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取得的疗效令人满意,在手术指证明确的前提下选择手术治疗方式值得被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后并发腹腔感染的病原学及诊断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62例胃癌根治术后并发腹腔感染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原学进行分析,回顾诊断与治疗过程及转归。结果共培养出病原菌117株,其中培革兰阳性菌56株占47.86%,革兰阴性菌49株占41.88%,真菌12株占10.26%;所有病原菌均对氨苄西林耐药,对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耐药性较高,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最强,仅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较敏感;56例患者体温在3~7d恢复正常,死亡6例,其中5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病死率为9.68%。结论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通过症状、体征、影像及引流液培养可明确诊断,彻底引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营养支持是治疗腹腔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及外科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期间我院共收治并经临床诊断确定为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73例,采取了相应的外科手术治疗,最后将治疗结果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73例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共5例,其中4例经药物治疗后痊愈,1例采取二期缝合后痊愈;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共2例。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前提,适宜的手术方式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保证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研究胃癌根治术的过程中引起脾脏损伤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对37例胃癌根治术引起脾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进行调查的37例脾脏损伤患者中有29例进行修补手术,使用明胶海绵和医用胶进行黏合的患者有18例,使用止血纱布联合医用胶进行黏合的有11例,8例患者发生脾出血后进行脾脏切除手术或者结扎手术;在37例患者中有29例保脾成功,且成功率达到78.4%,所有的患者都在治愈后出院。其中,有17例患者在进行远端胃大切手术时出现了脾脏受损现象,11例患者在进行近端胃大切手术时出现了脾脏受损现象,9例患者在进行胃全切手术中发生脾脏受损。结论:不断提高保护脾脏的意识,不断更新并及时改善手术过程中技术的操作,使用有效的止血手段,可以有效预防在胃癌根治手术中引发脾脏受损。  相似文献   
20.
糖酵解抑制剂对低氧胰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低氧条件下乳酸脱氢酶抑制剂2-脱氧-D-葡萄糖(2-DG)对胰腺癌细胞panc-1的影响。方法:建立细胞体外低氧培养模型。应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2-DG (0,0.5,1.0,2.0,3.0 mg/mL)对癌细胞增殖的影响;以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干预下细胞周期的变化及其细胞凋亡率。结果:低氧培养下,不同浓度2-DG对胰腺癌细胞panc-1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细胞凋亡率也明显增加(P<0.05),且细胞滞留于G 2/M及S期。结论:低氧条件下,2-DG能明显抑制人胰腺癌细胞的生长,并可阻滞细胞周期及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