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3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51篇
内科学   75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289篇
预防医学   130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45篇
  6篇
中国医学   121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7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87例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空腹收集血清后,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53、CA125,观察两组患者检测水平异常率,对三种肿瘤标志物单独应用和联合应用的灵敏度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研究肺癌组107例患者不同病理类型肿瘤标志物临床检测水平情况。结果 CEA、CA153、CA125肺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灵敏度为86.0%,联合检测敏感性显著高于单一肿瘤标志物检测;腺癌CEA升高比较明显,CA125在非小细胞癌升高比较明显。结论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肺癌敏感性好,特异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2.
各种致病因素所致的慢性肝损伤均可引起肝纤维化.实验证明,肝星状细胞的激活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而诱导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凋亡可使肝纤维化发生逆转.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显示,植物神经系统参与对肝脏功能的调控,可影响肝纤维化的形成.其中,肝星状细胞可能是植物神经递质的作用靶点.作用于植物神经系统的药物可能为临床治疗肝纤维化提供新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设计合成两个系列含L-异亮氨酸或L-色氨酸结构的饶丹宁与查尔酮拼合衍生物(4a-4n和5a-5n),并对其进行体外抗菌活性评价。方法以取代苯乙酮为原料,经缩合反应和Knoevenagel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采用连续稀释法,以诺氟沙星和苯唑西林为阳性对照药,选取7种金黄色葡萄球菌(&aureusRN4220、&aureusKCTC503、&aureusKCTC209、MRSACCARM3167、MRSACCARM3506、QRSACCARM3505、QRSACCARM3519)和大肠杆菌(Ecoli1356)为测试菌株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菌活性评价。结果与结论合成了2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2R)-3-甲基-2-((Z)-4-氧代-5-(4-((E)-3-取代苯基-3-氧代丙-1-烯基)苯亚甲基)-2-硫代噻唑烷-2,4-二酮-3-基)戊酸(4a~4n)和(尺)-3-(1H-吲哚-3-基)-2-((Z)-4-氧代-5-(4-((E)-3-取代苯基-3-氧代丙-1-烯基)苯亚甲基)-2-硫代噻唑烷-2,4-二酮-3一基)丙酸(5a-5n)。两个系列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和IR谱确证。体外活性测试结果显示,所合成的大部分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中,化合物4n、5g和5j的抗菌活性最好,它们对4种耐药菌的MIC值均为2μg·mL-1。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家兔鼻中隔黏膜瓣的血供,为进一步制作鼻中隔带蒂黏膜瓣修复鼻腔及颅内缺损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以20只新鲜家兔尸体为实验对象,向其颈外动脉注射5ml纯蓝染色剂,沿家兔头部近正中纵行切开,观察鼻中隔黏膜瓣的血供。结果:家兔鼻中隔黏膜瓣的血供大部分来源于鼻中隔后下端的血管。结论:制作带蒂鼻中隔黏膜瓣时保留其后下端的血管可保证黏膜的血供,提高鼻中隔带蒂黏膜瓣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与鼻内镜上颌窦手术视野相关的上颌窦形态特征。方法:通过对1000例(2000侧)正常成人的鼻窦CT(轴位+冠状位)扫描,观察其上颌窦形态并进行分型。结果:CT显示上颌窦与手术相关的形态变化主要在其内侧壁,水平位鼻窦CT显示上颌窦内侧壁的形态在中部较恒定,一般都呈现以内侧壁为底边的三角形或半圆形,前者有857例(85.7%),后者有143例(14.3%);冠状位显示上颌窦内侧壁形态前、后层面较为恒定,中间层面的差异较大,有外凸形和平直形,其中外凸形341例(34.1%),平直形659例(65.9%)。根据中间层面内侧壁的形态及上颌窦气化程度将上颌窦形态分为三型:I型662例(66.2%),Ⅱ型265例(26.5%),Ⅲ型73例(7.3%)。结论:上颌窦内侧壁形态影响鼻内镜中鼻道人路的上颌窦手术视野,在鼻内镜上颌窦手术前应充分考虑其形态对于手术视野及病变的清除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997.
目的:研究单纯腹腔网膜脂肪(PAOF)突入食管裂孔(EH)形态特征,探讨MSCT诊断EH单纯网膜脂肪疝的价值和限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2年8月MSCT横断位发现EH膈上脂肪囊41例,获取亚毫米资料作MPR及MIP,观察脂肪囊、胃左动脉(LGA)形态特征及其与EH关系。结果:41例脂肪囊横断位呈类圆形15例,椭圆形17例和分叶形9例,23例囊内显示点条状血管影。MPR上11例脂肪囊呈狭基底形(疝囊形),30例呈广基底形(膨隆形),其底部均与腹腔网膜脂肪相连。囊内血管主要为LGA及其分支,其中9例LGA主干僵直,食管支附近呈对称性"∩"形突入胸腔,脂肪囊均为疝囊形;32例走向自然未进胸腔,30例脂肪囊呈膨隆形(χ2=19.988,P=0.031)。结论:PAOF突入EH横断位表现为膈上类圆/椭圆/分叶形脂肪囊;MPR上大致呈膨隆形和疝囊形两种形态,前者提示EH功能减退,后者结合LGA"∩"形突入胸腔征象有助于网膜脂肪疝诊断。  相似文献   
998.
每年的1月5日前后是小寒节气。民间有句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从字面上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却比大寒冷,可以说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常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而这“三九天”又恰在小寒节气内。之所以叫小寒,是因为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按当时的情况延续至今而已。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9.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认为,人与自然秩序合契参同,自然界的兴衰荣枯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具体反映自然气候变化,传统养生法非常重视根据其规律安排起居、饮食以及房事等活动的节律与禁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阴阳调和、颐身养神、祛病延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春分,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春分日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南北半球昼夜相等。从这一天起,太阳直射位置渐向北移,南北半球昼夜长短也随之而变,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与之相反。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我国平均地温已稳定通过10℃,这是气候学上所定义的春季温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