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4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黄芩苷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生理pH值下黄芩苷与牛血清白蛋白(BSA)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主要应用了荧光猝灭法及能量转移原理.结果:黄芩苷对BSA荧光猝灭方式是静态猝灭;结合距离小于7 nm.结论:黄芩苷与BSA间有较强的结合作用,可以被血清白蛋白储存和转运.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维甲酸核受体蛋白α,β和γ 3种亚型的氨基酸序列差异性,确定可能与抑制剂选择性结合有关的氨基酸残基,揭示维甲酸类药物的毒副作用和与其结合多种受体亚型的关系,设计、开发受体选择性的维甲类分子。方法和结果:基于已解析的γ受体亚型的晶体结构,利用分子图形学和计算化学方法预测了未知的α,β亚型的三维结构;通过3种维甲酸核受体分别与其泛激动剂、选择性激动剂及无结合活性的维甲酸分子之间的分子对接研究,定性解析了抑制剂立体结构上的微小差异导致不同受体产生选择性的本质原因。结论:有选择性受体结合活性的维甲类化合物是进行低毒作用的新型维甲类药物研究和开发的基础。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维甲酸核受体蛋白α,β和γ3种亚型的氨基酸序列差异性,确定可能与抑制剂选择性结合有关的氨基酸残基,揭示维甲酸类药物的毒副作用和与其结合多种受体亚型的关系,设计、开发受体选择性的维甲类分子。方法和结果:基于已解析的γ受体亚型的晶体结构,利用分子图形学和计算化学方法预测了未知的α,β亚型的三维结构;通过3种维甲酸核受体分别与其泛激动剂、选择性激动剂及无结合活性的维甲酸分子之间的分子对接研究,定性解析了抑制剂立体结构上的微小差异导致不同受体产生选择性的本质原因。结论:有选择性受体结合活性的维甲类化合物是进行低毒作用的新型维甲类药物研究和开发的基础。  相似文献   
24.
阿片类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的三维构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的三维构效模型,为药物分子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与结果:利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方法建立了阿片类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的三维定量构效模型,该模型有较高的预测能力,交叉验证系数r2cv=0.718,相关系数r2=0.978,F3,7=67.902,标准偏差SE=0.209。结论:根据CoMFA模型系数等势图,解释了该类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的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25.
环氧合酶-2抑制剂的对接(Dock)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氧合酶-2具有多种结构类型的抑制剂,比较分子力场分析难以建立它们的定量构效关系。根据自由能原理,抑制剂结合酶的自由能变与活性呈线性关系,本文选择了12个典型结构的环氧合酶-2抑制剂进行对接,通过分析结合能与活性的相关性,得到了较好的构效模型,相关系数r=0.857,在建立构效模型的同时,通过图形学分析,揭示了这些抑制具有较高活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26.
心脏直视术中同期起搏器同步化技术治疗心力衰竭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59岁。活动后胸闷、气促2年,偶有夜间不能平卧。近半年来上述症状明显加重,伴双下肢水肿。7年前曾因窦性心动过缓安装右心室单腔起搏器治疗。心电图检查示:心房颤动。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阴性。超声心动图提示:全心扩大,以左心扩大明显,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62mm,  相似文献   
27.
HPLC法测定不同怀地黄种植品种中地黄苷A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怀地黄种植品种中地黄苷A的含量。方法:NH2柱,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测定波长为200nm。结果:线性范围:0.27-1.62μg,平均回收率为97.5%,RSD=2.95%。结论:不同种植品种的地黄药材中地黄甙A含量差异较大,地黄甙A含量较高的怀地黄种植品种有怀庆-5、9302和北京-1等。  相似文献   
28.
2型糖尿病人强化治疗中应用图文临床路径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图文临床路径在2型糖尿病人强化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进行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人100例,分为2组,路径组(50例)应用图文临床路径进行医疗护理,对照组按常规医疗护理模式进行,比较两组病人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病人满意度,糖尿病知识测评得分。结果两组病人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病人满意度,糖尿病知识测评得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2型糖尿病人强化治疗中应用图文临床路径可显著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平均住院费用,提高病人的糖尿病知识水平,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29.
278例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心脏瓣膜替换或成型术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特点.方法 278例手术共移植旁路血管392支,同时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136例,二尖瓣置换141例,二尖瓣成型63例,三尖瓣成型44例.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冠状动脉受累以单支受累最多,为123例,双支次之,为102例,多支血管受累53例.单支受累以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多见,回旋支次之.围术期注意心肌保护和心肌缺血预防与处理.结果 换瓣搭桥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96±21)min.围术期死亡18例(8.7%).围术期发生主要脏器并发症比例17.0%.术后IGU监护1.7 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7 d.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4.7±9.2)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38.2±10.6)mm,左心室射血分数32%~65%.手术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1.3±7.1)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36.4±10.6)mm.Logistic Regression多因素统计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与手术病死率相关.结论 心脏瓣膜手术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危险性高于单一手术,彻底解除瓣膜病变、充分的心肌再血管化和良好的心肌保护是手术成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0.
目的:通过构建人工抗原制备抗人参皂苷Rg3的特异性抗血清.方法:采用高碘酸盐氧化法将Rg3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鸡卵清蛋白(OVA)共价偶联,分别合成免疫抗原Rg3-BSA和包被抗原Rg3-OVA.用合成的Rg3-BSA免疫家兔,制得抗人参皂苷Rg3的特异性抗血清,并通过酶联免疫方法(ELISA)对抗血清进行鉴定.结果与结论:人工抗原Rg3-BSA制备成功,由其所得抗血清的效价为1:51 200,交叉反应率低于3%,具有很强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