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9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29篇
  1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宋易华  韩燕  冯婷 《河北中医》2006,28(3):189-190
胆囊炎属中医学腹痛、胆胀范畴.<灵枢·胀论>谓:"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对胆胀的病位、证候特点作了扼要说明,同时也说明了胆结石与胆囊炎的密切联系.凡胆火内炽,痰浊结石,阻滞胆道,失于通降下行,引起右胁下胀痛,或刺痛,呕吐,恶心,口苦,腹胀喘满,腹皮紧急,或兼有恶寒发热等则为胆胀.治以疏肝理气为主,兼以清热利胆排石.但结石直径>1.0cm或出现胆囊炎中毒性休克、胆囊穿孔、化脓梗阻性胆囊炎等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2001-05~2005-05,我们采用清胆排石汤治疗胆结石合并胆囊炎50例,并与采用消炎利胆片配合抗生素等西药治疗5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探讨双气囊小肠镜(DBE)联合小肠CT造影(CTE)检查在小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不明病因的小肠疾病患者65例,均进行CTE和DBE检查,分析DBE、CTE及两者联合检查对病因的检出率。结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消瘦和腹痛患者中,DBE检出率均优于CTE (P 0.01),联合检查检出率均优于CTE或DBE单项检查(P 0.01);对不明原因腹胀的患者,联合检查检出率与DBE单项检查相当,均优于CTE (P 0.01)。ROC曲线提示联合检查检出率更高。结论对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可优先选择DBE或两者联合;对于怀疑肠腔占位或者狭窄的患者,应优先行CTE检查。根据患者情况联合应用DBE和CTE有优势互补作用,能极大地提高小肠疾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4.
浙江省育龄妇女紧急避孕知识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调查浙江省育龄妇女对紧急避孕知识的掌握状况及知识来源途径 ,随机访谈来院就诊的育龄妇女 ,调查其对紧急避孕知识的知晓程度、实践及来源等问题 ,并将结果进行分类、归纳、总结。结果表明 :浙江省育龄妇女的紧急避孕知识知晓率为 2 8.2 % ,未婚者知晓率为 6.3% ,已婚者为 30 .4% ,文盲及半文盲、初级、中级、高级文化程度者知晓率分别为 1 2 .0 %、 2 0 .0 %、 30 .4%、 33.1 % ,工人、农民、营业员及其他职业知晓率为 2 6.5% ,职员、干部、教师、科技人员为 40 .7%。知识来源途径与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儿童肾母细胞瘤与小儿肾细胞癌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与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2年4月在该院超声科均进行过术前超声检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5例儿童肾母细胞瘤(37例)和儿童肾细胞癌(8例)患儿超声声像图表现,并从分析两组肿瘤的发病年龄、大小、内部回声及血流信号来比较肿瘤超声声像图表现的差异。结果 儿童肾母细胞瘤与肾细胞癌两者发病的年龄(P=0.001)、肿瘤大小(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部分类型的肾母细胞瘤与肾细胞癌内部图像存在一定差异(P<0.001)。结论 超声医生可根据肿瘤大小及发病年龄的差异,然后结合超声图像,提高对肾母细胞瘤和肾细胞癌的认识。  相似文献   
56.
中国在陆钉螺等位基因位点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检测安徽、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9个省(市)的9地代表性钉螺的AAT、AcPH、AK、AO、APH、CK、EST、GDH、GPI、G6PD、HBD、ISDH、LAP、LDH、ME、MDH、MPI、NADD、OCT、PGM、6PGD、SDH、SOD、XDH24种酶。检得40个等位基因位点,117个等位基因;其中变异最大的位点是GPI和PGM-I。22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在3个以上  相似文献   
57.
目的 了解钉螺子一代(F1)实验室钉螺群(湖北钉螺湖北亚种)内的遗传变异。 方法 实验室饲养的F1钉螺,单个抽提基因组DNA,PCR扩增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细胞色素b(Cytb)基因并测序,用GENETYX MACver.9软件进行同源排序、DNA和氨基酸序列分析,同时与GenBank相同基因序列比较。 结果 实验室螺群内,COI基因差异为12.2%,94个氨基酸发生变化。Cytb基因差异6.4%,有25个氨基酸发生变化。湖北亚种与滇川亚种COI基因序列差异率为 13 .5 %。与GenBank中湖北钉螺滇川亚种Cytb基因序列比较 ,差异为 13 .6% ,在 2 0 3个氨基酸中 6个氨基酸发生变化。 结论 F1实验室钉螺群内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均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58.
我国几种日本血吸虫病免疫诊断试剂的综合测评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16  
目的 了解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使用的免疫诊断试剂的综合质量,为第三次全国血吸虫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查病工具的筛选提供参考。方法 聘请血吸虫病免疫诊断及相关专家组成专家评估组,确定综合测评指标。采用单盲法,由各日本血吸虫病免疫诊断试剂的生产单位对2 5 4份血清统一进行测试。计算各试剂盒的敏感性、特异性、Youden指数,收集其他测评指标的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结果 参评的8个研究所(公司)的9种试剂盒总体上质量较好,大部分试剂盒的敏感性或特异性在90 %以上,其中Youden指数在0 .9以上的试剂盒有3个,但并殖吸虫病的交叉反应普遍存在,乙型肝炎的交叉反应在0~30 %之间。由于操作以及结果判断失误等其他原因,个别试剂盒的测试结果不够理想。结论 参加测评的绝大部分试剂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达到了现场应用标准。  相似文献   
59.
目的:通过超声观察自然周期及微刺激周期单个卵泡发育情况,探讨卵泡容积大小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12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生殖医学科微刺激周期及自然周期单个卵泡行IVF-ET/ICSI助孕妇女1480例的临床资料,并按卵泡容积大小分为≥5.5 m L组(A组),4.5~5.0 m L组(B组),3.5~4.0 m L组(C组),2.5~3.0 m L组(D组)及1.0~2.0 m L组(E组),对照观察各组IVF-ET/ICS助孕结局。结果:1各组自然周期与微刺激周期随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日卵泡直径逐渐减小,卵泡容积逐渐减小,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在自然周期中A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仅为11.8%,而其他4组临床妊娠率在20.0%~25.0%之间,活产率在15.8%~20.0%,但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较高的可移植胚胎率和较低的未受精率,但与D组和C组比较,其未获卵率较高(为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有胚胎可移植周期仅占总周期的39.53%(17/43);B组有较高的两原核细胞(2PN)率和较低的异常受精率、未行授精率,有胚胎可移植周期占总周期的48.19%(40/83),另3组的实验室结果均较A组好。3微刺激周期中,B组和C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4.1%和21.6%,其他3组在16.7%~17.8%,但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的受精率、异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及可移植胚胎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异常受精率较高,达15.4%,可移植胚胎率和优质胚胎率也最高,分别达97.0%和87.8%,E组的可移植胚胎率和优质胚胎率最低,仅为75.8%和5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组受精率较低,异常受精率也低,仅为3.0%,与D组及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取卵时卵泡容积在2.5~5.0 m L,对应h CG日卵泡直径约在15.1~19.6 mm时行IVF-ET/ICSI助孕结局可能较好,但还需扩大样本以获得更为可靠的结论。  相似文献   
60.
背景:掺锶聚磷酸钙作为一种新型骨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控降解性。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其具有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但其机制尚不清楚。 目的:将ROS17/2.8成骨细胞与掺锶聚磷酸钙支架在体外共培养,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和促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泌情况。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8-10/2009-06在四川大学组织工程研究室完成。 材料:制备掺锶量为1%,2%,5%,8%,10%的掺锶聚磷酸钙和未掺锶聚磷酸钙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ROS17/2.8成骨细胞株购自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移植免疫与移植工程实验室。 方法:①制备细胞支架复合物:将材料置于24孔培养板中,每孔接种300 μL细胞悬液(细胞浓度为2×107 L-1),培养14 d,隔天换液。②分别于1,3,5,7,10,14 d行MTT法观察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③将培养7 d的细胞支架复合物,离心取上清液,用夹心ELISA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泌情况。 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掺锶聚磷酸钙和未掺锶聚磷酸钙支架上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泌情况。 结果:MTT法实验结果表明,与未掺锶聚磷酸钙组相比,掺锶聚磷酸钙组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且8%掺锶聚磷酸钙效果最好;ELISA结果表明,与未掺锶聚磷酸钙组相比,掺锶聚磷酸钙组能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蛋白分泌量,其中以8%掺锶聚磷酸钙促进作用最为明显(P < 0.05)。 结论:锶能有效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并能明显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泌,且以8%掺锶聚磷酸钙效果最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其具有促血管化作用的机制。 关键词:掺锶聚磷酸钙;成骨细胞;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09.47.0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