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篇
  2篇
中国医学   108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51.
目的:研究口腔鳞癌与人乳头瘤病毒(HPV)、疱疹病毒Ⅰ型(HSV-Ⅰ)和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关系.方法:采用斑点杂交和PCR技术检测32例口腔鳞癌、14例口腔白斑和10例正常口腔粘膜中HPV16、HSV-Ⅰ及HCMVDNA.结果:在正常口腔粘膜、白斑及口腔鳞癌中HPV16、HSV-Ⅰ及HCMVDNA感染率分别为0%、35.7%、50.0%,40.0%、50.0%、43.3%和0%、14.3%、28.1%,口腔鳞癌及白斑组织中HPV16-DNA的检出率均高于正常口腔,且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但HSV-Ⅰ和HCMVDNA在口腔疾患中的检出率与正常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HPV16感染与口腔鳞癌的发生相关;HSV-Ⅰ和HCMV可能参予口腔鳞癌的发生及发展,并且与HPV16有协同致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2.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和网络药理学方法,对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进行分析,探究豆甾醇与肺鳞癌(LUSC)发生发展相关的调控网络及药物作用机制。方法:综合TCGA RNA-seq数据,利用R 4.0.2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差异表达分析、基因本体论(GO)分析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分析筛选核心基因,构建竞争性内源RNA(ceRNA)网络,基于网络药理学进行分子对接,分析豆甾醇作用于LUSC的机制。结果:WGCNA联合差异表达分析共确定801个信度高的基因,它们与染色体分离、有丝分裂核分裂、染色体着丝粒区域等功能密切相关。基于PPI分析得出前10个关键基因(CDC20、BUB1、CCNB2、BUB1B、CDK1、CCNB1、KIF2C、NDC80、CDCA8、CENPF),且均与生存率密切相关,最终构建了CDCA8与上游miRNA hsa-let-7b-5p及与之关联的14个lncRNAs的ceRNA网络。豆甾醇与CDCA8对接良好。结论:14个lncRNAs与hsa-let-7b-5p竞争性调控CDCA8,可能在肺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是豆甾醇干预LUSC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253.
目的:基于无尺度网络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研究肺癌中医药治疗的特点;探索利用结构化临床信息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方法进行肺癌中医药治疗规律研究的可行性和模式。方法:通过肺癌结构化临床信息采集系统,采集了2002~2008年广安门医院肿瘤科的肺癌住院病例,运用无尺度网络等数据挖掘方法,从中药的功效、种类、剂量、配伍关系等方面,探讨肺癌中医证候特征及治疗特点。结果:通过对204例肺癌住院病例的分析总结,发现肺癌多采用以扶正为主的方剂,四君子汤使用频次最多;组方时,补虚药居于首位,且以益气养阴药为主,其次是化痰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和消食药;在不同治疗阶段,随着正邪关系的变化,中医处方的用药原则和扶正驱邪比例随之相应的变化。结论:肺癌中医治疗以扶正培本为主要原则;在临床诊疗规范化基础上,合理采用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技术与方法,研究肺癌中医药治疗规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54.
癌性疼痛是直接影响肿瘤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症状之一,临床上常采用WHO三阶梯止痛疗法治疗癌性疼痛疗效较好。但西药存在明显不良反应,有时还出现“封顶效应”。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癌性疼痛显示了较好效果,止痛迅速,维持时间长,无依赖性、成瘾性,不良反应较小。笔者拟对目前国内发表的有关中医外治癌性疼痛的文献质量进行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55.
个体化辨证论治的综合治疗是中医诊治肿瘤的特色,也是一个复杂干预的过程,使用什么样的临床研究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随机对照试验是临床试验的金方案,但其实施条件严格,临床依从性低。分层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临床可操作性高,可以避免随机对照试验的实施困难并控制偏倚,更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有可能为中医肿瘤临床研究提供可行、科学严谨的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256.
曹康迪  王瑾琨  王欣妍  王卓  侯炜 《中医杂志》2023,(14):1509-1512
在“心主神明”理论中,心神主导情志变化,情志影响心神调控。基于此对肺结节的病机进行分析,认为心神失调所致情志内伤可导致脏腑功能紊乱,引发痰浊、瘀血、邪毒等病理产物的产生与蓄积,作用于肺形成肺结节的发病基础。故在防治肺结节时应考虑患者的心神、情志状态,应用中药、针灸、情志疗法、养生等方法,以疏肝宁心、调畅气机为原则调畅情志,以补虚泻实、宁心安神为原则调养心神,对肺结节的临床诊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57.
目的 探讨胰周淋巴结结核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特征,分析MSCT在胰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经手术或穿刺组织病理学证实,且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阳性胰周淋巴结结核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33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2例同时行MRI扫描。结果 33例患者中4例仅累及13组(胰头后淋巴结)淋巴结,29例累及多组淋巴结区。25例CT平扫表现为胰周结节状、团块状低密度影,密度不均,部分融合,增强扫描呈边缘环形强化,内部呈渐进性“分隔样”及“蜂窝样”强化。3例CT平扫表现为胰周软组织结节影,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呈轻中度渐进性强化。5例CT平扫病灶内伴有结节状、斑片状钙化。结论 胰周淋巴结结核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可做出较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258.
队列研究开始用于中医肿瘤临床研究,队列研究得出结果所需时间较长,随访时间长,研究对象容易失访。随访是前瞻性队列研究中的关键环节与难点之一。探讨了中医肿瘤前瞻性治疗性队列研究中随访工作的意义、随访的内容、随访的方式、提高随访质量的措施、失访问题以及研究结局的记录等。  相似文献   
259.
中医理论认为,小儿少阳体质影响病邪从化,而“少阳主骨所生病”高度概括了骨病的病机,儿童骨肿瘤在多方面呈现出典型的少阳病机特点。因此,本文基于“少阳主骨”理论,结合少阳为枢、少阳经脉循行、胆气性刚、少阳之气本火标阳等理论,关联对应儿童骨肿瘤在关节、骨髓、软组织高发或起病广泛的现象,解释少阳经影响骨质强度、寒热辨证、骨肿瘤病理类型及转移的相关病理机制,初步阐发了少阳经对于儿童骨肿瘤发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60.
放射性皮肤损伤常发生于放疗之后,放射产生的毒邪淤积化热,煎灼津血,血热致瘀,加之肿瘤患者多属痰瘀毒结体质,日久则变为胶结难化之“干血”(《金匮要略》)。认为在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整个疾病变化过程中均伴有瘀血生成,瘀血日久易化为“干血”,“干血”不去则“新血”难生,局部失去血液濡养功能,进而导致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据此针对本病不同阶段提出“三期三法”进行论治,即放疗前期“治未病”,滋阴润燥,减轻热毒侵蚀;放疗中期“祛邪气”,泻火解毒,防止病邪深入;放疗后期“清余邪”,补虚润燥,以防邪气久稽。将“活血”之法贯穿全程,以促“新血”润“新肤”,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