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0篇
儿科学   50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骨盆放射学参数的测量来评价一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与骨盆不对称的关系。已确诊为单侧DDH,年龄大于4个月,X线片符合标准的儿童83例,女72例(87%),男11例(13%).平均年龄20.2个月(4~78个月)。其中左侧DDH 52例(62.6%)。为便于研究,以中线为界将骨盆分为正常侧和DDH侧,并按年龄分成小于12个月、12~24个月和大于24个月三组。再以中线为参照点,测量各线性及角度参数,其中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钙化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20例钙化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PETD并钙化物取出,其中L_5/S_1节段4例,L_4/L_5节段1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腰椎CT和MRI检查,根据钙化物的形态和位置进行分型,对突出物与行走神经根的位置关系进行分型,根据不同的分型,采取不同的手术策略。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Mac Nab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患者随访3个月。术后复查腰椎CT示症状侧旁中央及神经根管部位的钙化物被完全切除,中央部及无症状侧仍残留部分钙化物。所有患者术后腰腿痛的VAS评分为0~1分,术后Mac Nab标准评价为优。结论 PETD避免过度牵拉神经根,可降低术中发生神经损伤的概率,可切除神经根管处的钙化物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治疗钙化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3.
晶状体超声乳化摘出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可以有效加深前房,扩大房角,降低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研究表明晶状体摘出术对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剥脱性青光眼等也可以有效地降低IOP。关于透明晶状体摘出术作为PACG治疗的方式一直存在着过度医疗等争议,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透明晶状体摘出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逐渐被证实。  相似文献   
44.
教育训练转型是院校履行新历史使命的客观需要,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谋求更好更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军医大学转型的基本目标是巩固完善学历教育,重点发展任职教育,核心是提高为保障力服务的水平;实现教育训练转型,必须以师资、课程建设为重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开放办学力度。  相似文献   
45.
可植入性后房型屈光晶状体(ICL)植入术作为屈光不正的主要矫正方法之一,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逆性等优势,目前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尽管ICL的材料和设计逐渐改进,但术后并发症仍有可能发生,如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等,可影响术后效果,甚至需再次手术。现就ICL植入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分类、发病机制、预防及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VDMP方案诱导治疗儿童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VDMP方案治疗4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复发患儿,分析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41例患儿中:男27例,女14例,年龄2.2岁-15.4岁,中位年龄7.9岁。极早期复发7例,早期复发11例,晚期复发23例。免疫分型显示,B淋巴细胞型38例,T淋巴细胞型3例。化疗中及化疗后发生感染40例,发生率97.6%,其中因严重感染死亡1例。所有患儿均出现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39例(95.1%)出现3级或3级以上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事件。41例中38例患儿完成VDMP化疗,其结果完全缓解34例,部分缓解1例,未缓解3例,缓解率89.5%。随访结果表明,38例完成化疗的患儿中共37例有完整随访资料,其中16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现存活13例,21例继续化疗,存活8例,移植患儿生存率高于未移植患儿(P0.05)。结论:VDMP方案治疗儿童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率高,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控。达到再次缓解后的患儿应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47.
目的改良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成纤维细胞的培养方法。方法采集OPLL患者和非OPLL患者的后纵韧带组织,用"贴壁法"进行体外原代培养,传代后常规苏木素伊红染色,倒置显微镜观察成纤维细胞形态,波形蛋白免疫组化鉴定。结果分离的成纤维细胞可在体外迅速贴壁生长、增殖,波形蛋白免疫组化染色为阳性。结论改良"贴壁法"可以较好、较快的获得稳定培养的OPLL成纤维细胞,为研究OPLL的发病机理等提供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48.
目的评价新型扩张式腰椎椎间融合器单独单枚使用不附加椎弓根螺钉时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能。方法15个人体新鲜标本随机分为圆柱状螺纹融合器组(Interfix);箱形融合器组(Telamon);扩张式融合器组(Expanded)。模拟后路腰椎间融合术式将融合器单个置入椎间隙,不附加椎弓根螺钉。将标本放置于力学实验机中加载进行三维六度运动记录运动范围(ROM)。对3种融合器行拔出实验,记录最大拔出强度。结果各种状态下Expanded组ROM值均小于Interfix组和Telamon组,Expanded组最大拔出力为747N,抗拔出强度分别比Telamon组和Interfix组高98.1%和32.4%。结论在单独单个使用情况下,扩张式融合器界面稳定性能高于圆柱状螺纹融合器和箱形融合器,并且在抗滑移性能上也远远超过另2种融合器,在严格适应证下可以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49.
对临床实习学生加强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绝大多数医学生来说,从进入医学院校之日起,从事医务工作就成了他们的主要职业生活。职业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一生的发展。临床毕业实习对医学生是最关键的学习环节,也是从课本学习过渡到临床实践、从学生成长为合格医生的起始阶段。职业素质的形成则有赖于专业院校的培养、教育,并在以后的专业工作实践中逐步提高、完善。因此医学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则是医务工作者形成职业素质的最为重要的基础。在学生临床实习阶段加强学生职业教育,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50.
13例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PS是一组以在骨髓或其他淋巴组织/器官中出现异常增多的组织细胞并伴有吞噬自身血细胞行为为特点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为长期发热、肝脾大、血象受累、骨髓良性噬血细胞增多等.临床上多呈暴发性过程,病情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可迅速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