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正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1])。近来年,随着光学技术的进步和仪器设备的改良,内窥镜手术系统逐渐发展、成熟。脊柱内窥镜与腰椎间孔成形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扩大腰椎间孔,使内窥镜通过椎间孔顺利进入椎管内,不仅适用于各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更加适用于合并腰椎侧隐窝狭窄或椎间孔狭窄的患者,扩大了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手术的适应证~([1-3])。除此之外,该手术的皮肤切口只需要8mm,术中出血平均20mL,术后仅缝1针或切  相似文献   
92.
目的从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椎间高度、融合节段曲度及并发症等方面分析评价钛网植骨与取自体髂骨块植骨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共83例,其中应用钛网植骨(A组)40例,取自体髂骨块植骨(B组)43例。所有病例在术后第1天、4周、12周、6个月和12个月时摄X线片,测量椎间高度及融合节段曲度(Cobb角),了解植骨融合情况及内固定物状态。使用JO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定。结果平均随访13.5个月(1218个月)。所有病例术后末次随访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临床疗效(改善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例在术后6个月、12个月时植骨融合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A、B两组椎间高度丢失、融合节段曲度(Cobb角)变化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2例患者发生钛网下陷。B组2例患者发生髂骨取骨区血肿;1例患者发生取骨区疼痛。结论在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方面采用钛网植骨与取自体髂骨块植骨相比无明显差异,而在维持椎间高度及融合节段曲度方面钛网植骨优于取自体髂骨块植骨。  相似文献   
93.
摘要 目的:探讨赋能康复护理教育在创伤性脑损伤患儿照顾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深圳市某儿童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77例创伤性脑损伤患儿照顾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教育,观察组接受赋能康复护理教育。比较两组照顾者出院准备度、自我效能和照顾积极感受的情况。 结果:出院当天观察组照顾者出院准备度、自我效能和照顾积极感受得分分别为(22.15±3.92)分、(31.25±3.85)分和(31.92±4.32)分,均高于对照组(20.36±3.16)分、(28.92±3.38)分和(28.94±2.66)分,P<0.05。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自我效能和照顾积极感受得分分别为(28.72±3.06)分和(28.35±4.09)分,均高于对照组(27.13±2.80)分和(26.21±3.02)分,P<0.05。重复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存在交互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差异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基于赋能理论的康复护理教育,有助于提高照顾者出院准备度、自我效能和照顾积极感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s)的分离、培养、扩增方法及单层培养条件下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诱导ADSCs向软骨细胞定向分化的可能性及两者的协同作用分析。方法取大鼠大网膜及肾周脂肪囊等处脂肪组织,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脂肪干细胞;免疫荧光测定CD29和CD44抗原的表达;分别用4组诱导培养基定向软骨方向诱导;诱导2周后细胞爬片行免疫荧光鉴定Collagen II表达;RT-PCR、Western blot对定向诱导后的细胞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自大鼠脂肪组织中可分离出脂肪干细胞,体外生长形态类似成纤维细胞,可长期增殖,CD29和CD44抗原表达阳性,定向诱导后IGF-1组、TGFβ-1组及TGFβ-1 IGF-1组细胞可表现出软骨细胞的特性,TGFβ-1和IGF-1共同作用组软骨特异性基质的分泌明显高于单独诱导组。结论从大鼠脂肪组织中可分离出脂肪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稳定,TGFβ-1和IGF-1均能定向诱导ADSCs向软骨方向分化,两者共同诱导时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5.
李慧  付勤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1):2565-2567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骨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09--2011年105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在骨科护理教学查房中实施PBL教学模式。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综合评价教学效果,分析PBL教学模式在临床带教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结果97.15%的护生接受PBL教学查房模式;90.48%的护生通过查房能够明确学习目的、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91.43%的护生认为提高了自学能力;92.38%的护生认为PBL教学法激发了学习兴趣,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94.29%的护生认为有助于树立整体护理观。结论PBL教学法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强化服务意识方面有明显效果,是提高护生综合素质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96.
沈涛  史立伟  杨礼庆  巴根  梁爽  付勤 《解剖科学进展》2012,18(2):151-153,158
目的构建GST-hVinexin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在大肠埃希菌(E.coli)中诱导表达。方法从COS-7细胞中提取mRNA,反转录为cDNA。用PCR方法扩增出hVinexin基因全长,通过BamHI和SalI酶切位点将其定向插入pGEX-4T-2载体中,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4T-2-hVinexin,并转化E.coli DH5α,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电泳和DNA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入E.coli BL21中,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大量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电泳后酶切结果证实hVinexin大小为990bp,测序证明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GST-hVinexin,并诱导表达GST-hVinexin融合蛋白,进一步用Western blot方法验证了其融合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GST-hVinexin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原核细胞大肠埃希菌表达,为进一步纯化Vinexin及研究其结构与功能提供了前提基础。  相似文献   
97.
98.
背景:纤维蛋白黏合剂作用于全膝关节置换后的止血疗效和安全性的分析一直存在争议。 目的:系统评价纤维蛋白黏合剂对对全膝关节置换后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 方法:计算机检索1975年至2012年10月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OVI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并手动检索相关骨科杂志。中文检索词:全膝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纤维蛋白黏合剂、组织胶水。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主要观察全膝关节置换后引流量,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输血率,患者平均住院日,置换后膝关节的活动度,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5篇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总计310例患者,其中纤维蛋白黏合剂应用组患者为168例,对照组患者为14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膝关节置换后,纤维蛋白黏合剂可明显减少纤维蛋白黏合剂组的置换后引流量(MD=-386.88,95%CI:-583.66- -190.10,P < 0.01);纤维蛋白黏合剂能够明显降低纤维蛋白黏合剂组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后输血的概率(RR=0.53,95%CI:0.42-0.83,P < 0.01)。纤维蛋白黏合剂可减少纤维蛋白黏合剂组患者的住院时间(MD=-3.56, 95%CI:-4.97- -2.16, P < 0.01),同时改善实验组患者膝关节置换后的膝关节活动程度(MD=16.48, 95%CI:5.94-27.02,P < 0.01)。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在纤维蛋白黏合剂应用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R=1.18, 95%CI:0.18-7.84,P=0.86)。结果证实,纤维蛋白黏合剂可以明显减少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的引流量及输血率,止血疗效较好,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纤维蛋白黏合剂能够增加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
<正>对于全髋关节置换来说,合理的术前计划应当包括对失血量的评估,这样才能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更好地降低患者的输血量和手术风险。这里,我们通过回顾性配对分析,来评估34例骨水泥与34例非骨水泥全髋置换患者的手术失血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为临床更好地预测手术失血量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构建3*Flag-hPlk4真核表达载体,并证实重组表达载体在骨肉瘤细胞内的表达及定位.方法:以pGEX-4T-2-hPlk4为模板,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Plk4基因cDNA全长,并将其克隆至含有3*Flag标签的真核表达载体中.进一步将构建的重组载体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并转染到U2OS骨肉瘤细胞中,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蛋白的表达.同时利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观察3*Flag-hPlk4表达载体在U2OS细胞中的定位,进一步利用免疫沉淀的方法纯化人源Plk4蛋白.结果:hPlk4基因cDNA全长成功构建到3*Flag真核表达载体中,Western blot检测到含有3*Flag的人源Plk4融合蛋白表达,进一步在U2OS骨肉瘤细胞中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周,并成功纯化hPlk4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3*Flag-hPlk4真核表达质粒,同时鉴定了融合蛋白的表达,并成功纯化人源Plk4蛋白.3*Flag-hPlk4蛋白主要定位在细胞质和细胞核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