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7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 评价无创机械通气(NIPPV)在不同病因致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48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完全随机分成NIPPV组(24例)与常规治疗组(24例);NIPPV组为使用无创呼吸机组,常规治疗组为双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组.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药物抗心力衰竭治疗.测定动脉血pH、PaO2、脉博血氧饱和度(SpO2)、PaCO2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血压、呼吸频率、HR及临床症状,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NIPPV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收缩压降低[分别为(125±16)mm Hg(1 mm Hg=0.133 kPa)比(168±19) mm Hg,(120±18)mm Hg比(167±20)mm Hg)],舒张压降低[分别为(71±10)mm Hg比(97±12)mm Hg,(74±11)mm Hg比(95±14)mmHg],SpO2升高[分别为(0.98±0.02)%比(0.76±0.11)%,(0.90±0.10)%比(0.78±0.15)%],PaO2升高[分别为(91±6)mm Hg比(54±8)mm Hg,(76±9) mm Hg比(55±9)mm Hg],LVEF升高[(50±10)%比(32±14)%,(45±6)%比(3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NIPPV组HR、呼吸频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PaO2、LVEF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NIPPV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95.8%(23/24)比75.0% (1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V对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有良好的改善呼吸功能、纠正低氧血症效果.  相似文献   
72.
颞顶筋膜瓣与扩张皮瓣联合覆盖Medpor支架外耳再造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颞顶筋膜瓣与扩张皮瓣联合覆盖Medpor支架再造外耳的效果。方法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手术在乳突区置入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并定时注水扩张;第二期手术将扩张器取出并形成蒂在前的扩张皮瓣、掀起以颞浅血管为蒂的颞顶筋膜瓣,应用颞顶筋膜瓣和乳突区扩张皮瓣双重由里至外覆盖Medpor耳支架完成耳廓再造。结果临床应用22例,随访半年至2年半,无耳支架外露发生,再造的耳廓外形逼真,轮廓分明,肤色与周围正常皮肤一致。结论应用乳突区扩张皮瓣及颞顶筋膜瓣双层组织瓣包被Medpor耳支架,可以提高Medpor耳支架置入的安全性,避免发生外露,又不影响支架外形和轮廓的显现,再造耳表面皮肤的色泽与周围皮肤一致。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的规则肝切除治疗效果。方法:分析5年来采取各类肝切除治疗121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表现、结石的分布、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结果:肝内胆管结石以左肝居多,肝切除术式以左外叶及左半肝切除为主,术后发生膈下感染2例,肺不张2例,肝断面胆漏19例。结论:规则肝切除手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主要方法,根据影像学检查可精确判断需切除的肝组织范围,术中胆道镜的应用是减少结石残留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重组Brgl基因转染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可行性,以及转染对细胞增殖和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重组Brgl基因,借助真核表达载体系统,转入体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报告基因表达,并确定细胞转染效率:应用ReahimePCR比较转染前后BrglmRNA的表达;MTT法检测Brgl基因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Brgl基因转染后,(73.0±6.7)%的被转染细胞表达报告基因;BrglmRNA在转染组、转染空载体组、未转染组细胞中的表达分别为(6.23±1.18)、(1.11±0.22)和(1.52±0.12),转染组BrglmRNA相对表达量较未转染组及转染空载体组明显增高(P〈0.01);细胞的增殖能力在Brgl基因转染前后无显著差异。结论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可作为Brgl转染的靶细胞.转染Brgl基因对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5.
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病死率高达50%。我院1999年1月-2004年10月共收治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60例,分别予生长抑素(施他宁,瑞士雪兰诺药厂)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及垂体后叶素、硝酸甘油联合西咪替丁治疗,以比较二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将血管束和游离软骨膜同时植入随意型皮瓣,进而形成轴型软骨皮肤复合组织瓣的可能性与发展规律,探讨获得轴型软骨皮肤瓣的新途径及其安全启动时机。方法:实验于2005-05/11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①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2只,在项背部设计6cm×2cm的任意皮瓣,将左耳中央动、静脉束及右耳游离的软骨膜片同时植入皮瓣下,在不同时间形成以该血管束为蒂的岛状软骨皮瓣,观察血管化进程;另在不同时间取出预构软骨皮瓣中的软骨膜,观察其形成软骨情况。②实验动物随机分为8组:血管化术后1,3,4,6周组,软骨膜形成软骨术后3,4,6,8周组,每组4只。③观察血管化的4组动物均于相应时间制成以该血管束为蒂的岛状软骨皮瓣后行荧光显影,5d后拍照记录皮瓣成活率并于每组4个标本中任选2标本进行墨汁灌注,分别用于组织学检查和透明标本制作;观察软骨膜形成软骨情况的4组动物均于相应时间取出软骨膜及其新生出的软骨标本行组织学检查。结果:32只兔进入结果分析。①血管化情况:术后1,3,4,6周组预构软骨皮瓣荧光显影率及成活率分别为16.2%/15.2%,65.9%/41.9%,100%/88%,100%/91.1%;墨汁灌注组织切片示新生血管随预构时间递增,术后4,6周组血管束周围及皮下组织可见大量的毛细血管及墨汁颗粒,软骨膜血管内也见墨汁颗粒分布;透明标本也显示相似的结果。②软骨膜形成软骨情况:术后3,4,6,8周组软骨膜组织切片检查示软骨膜增殖分化能力随预构时间延长而完善,术后6,8周组均有形态典型的软骨母细胞出现,有的已向软骨细胞分化,并有软骨囊形成,阿尔辛蓝染色见大量软骨基质形成,与术后4周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①可通过植入血管束和软骨膜将随意型皮瓣改造为轴型软骨皮瓣,为今后临床上获得可带血管蒂转移的软骨皮瓣提供新的途径和实验依据。②血管束及游离软骨膜植入随意型皮瓣内6周后,血管化及软骨膜增殖分化出软骨能力均趋于完善,此时可以安全启动预构软骨皮肤瓣。  相似文献   
77.
目的:组织瓣的预构是将符合受区要求的组织″造″可游离或岛状移改成植的轴型组织瓣,有较大的临床价值。介绍预构组织瓣的构建方法、血管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以利于指导临床应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80-01/2005-08有关预构组织瓣的研究与应用的文章,检索词“prefabrication,prefabricated,fat,nerve,fascia,muscle”,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1994-01/2005-07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预构皮瓣、预制、预构组织瓣”,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有关文章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预构组织瓣的实验研究。②有关预构组织瓣的临床应用。排除标准:①重复研究。②较陈旧的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55篇有关预构组织瓣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文章,排除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选择符合要求的22篇综述。资料综合:①预构组织瓣的构建方法:一些新颖的血管载体如异体血管、滋养血管分布的骨、动脉化静脉等也被用于组织瓣的预构中,预构的对象除随意型皮瓣、脂肪、骨、神经、软骨-皮肤、肠管、复合组织器官等外,一些组织代用品和组织工程化器官也被血管化。②血管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供瓣区的血供条件、血管束植入的方式、血管载体的大小和类型、生长因子、扩张等均能影响预构组织瓣的血管化进程。③临床应用:旋髂深血管滋养的髂骨块、腹直肌、背阔肌、颞浅筋膜等作为血管载体,将随意型皮瓣、肠管、软骨-皮肤等预构成轴型组织瓣,满足了临床上的具体需要,其和扩张术的结合则既改善了修复效果,又减少了供区损害。④展望:随着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等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有望在促进血管化进程和克服排异反应等方面获得新的突破,从而极大的缩短两次手术间隔期和有效利用异体血管。结论:近年来,预构组织瓣的预构范围有所扩大,所使用的血管载体也增添了新的内容,对预构组织瓣血管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临床上得以巧妙的应用,显示了一定的临床价值,当然,在一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8.
石菖蒲对蟾蜍坐骨神经的阻滞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石菖蒲对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对离体蟾蜍坐骨神经干进行石菖蒲处理,测其复合动作电位的大小。结果石菖蒲对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有显著的影响。结论石菖蒲可以阻滞坐骨神经传导。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胃癌手术治疗中医源性脾损伤导致脾脏切除的危险因素和预防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11年12月间1 241例胃癌切除手术中发生11例医源性脾脏损伤进行脾脏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远端胃大部切除、近端胃大部切除和全胃切除术中分别发生医源性脾脏损伤导致脾脏切除2例、5例和4例,其中因为脾脏动脉或者静脉损伤2例,脾脏包膜及实质损伤9例,合并胰尾部切除2例。术后未因为出血再次手术,全组均痊愈出院。结论胃肿瘤手术导致脾损伤的发生与手术方式和术者技术状态相关,通过提前粘连分离和仔细钳夹结扎,这种损伤可以预防或降到最低限度的。一般脾脏损伤可以通过常规方法安全止血,必要时再采用脾脏切除术。  相似文献   
80.
徐锐  丁志  颜佳欣  肖硕萌  杨超  赵法之  赵平 《四川医学》2021,42(12):1288-1290
临床资料 患者,男,53岁,因“腹痛3月”就诊于我院胃肠外科。入院前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间歇性隐痛,服用奥美拉唑后症状未见缓解,遂到我院就诊。查体:T 36.3℃,P 81次/分,R 20次/分,BP 123/81mmHg,心、肺阴性,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既往乙肝病史,未予治疗。入院血常规:白细胞 4.78×109/L,血红蛋白 135g/L, 血小板 164×109/L;生化:白蛋白 38.6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34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26 U/L;肿瘤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