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89篇
  免费   4415篇
  国内免费   2707篇
耳鼻咽喉   373篇
儿科学   557篇
妇产科学   215篇
基础医学   2747篇
口腔科学   739篇
临床医学   5004篇
内科学   3686篇
皮肤病学   522篇
神经病学   759篇
特种医学   1666篇
外科学   3765篇
综合类   12120篇
现状与发展   17篇
预防医学   5244篇
眼科学   635篇
药学   5440篇
  76篇
中国医学   5005篇
肿瘤学   1441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642篇
  2022年   1530篇
  2021年   1826篇
  2020年   1646篇
  2019年   851篇
  2018年   923篇
  2017年   1250篇
  2016年   956篇
  2015年   1723篇
  2014年   2184篇
  2013年   2807篇
  2012年   4034篇
  2011年   4246篇
  2010年   3808篇
  2009年   3433篇
  2008年   3467篇
  2007年   3423篇
  2006年   2893篇
  2005年   2246篇
  2004年   1595篇
  2003年   1220篇
  2002年   965篇
  2001年   878篇
  2000年   700篇
  1999年   244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10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01.
重症肺炎患者中性粒细胞胞吐作用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重症肺炎患者中性粒细胞的功能改变。方法 采用免疫化学法测定 32例重症肺炎患者中性粒细胞胞吐作用和氧化酶反应的变化 ,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重症肺炎患者血液中性粒细胞的基础和PMA刺激的胞吐作用均明显下降 (P <0 .0 1) ;重症肺炎患者的基础和PMA刺激的反应性氧属 (ROS)产生明显增加 ;重症肺炎患者肺部中性粒细胞释放乳铁蛋白、髓过氧化物酶 (MPO)和ROS增加 ,PMA刺激后相似 ;肺炎的严重性与血液中性粒细胞释放乳铁蛋白呈负相关。结论 重症肺炎患者中性粒细胞胞吐作用明显受损 ,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血小板的活化状态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P选择素的表达作为血小板活化的特异性指标,患者分为非紫绀组32例、紫绀组9例、健康对照组12例.研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变化。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非紫绀组和紫绀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P选择素的表达均明显升高,紫绀组尤为显著。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存在血小板的活化状态,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更明显,这可能是引起这些患者止血功能异常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3.
额叶内侧面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总结17例额叶内侧面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方法 对我科1999年7月至2003年4月收治的额叶内侧面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治疗1例,恢复良好,保守治疗16例,其中恢复良好12例,中残2例,死亡2例,全组死亡率11.77%。结论 额叶内侧面损伤一般意识障碍较轻,但易直接发生枕骨大孔疝,严密观察病情及动态CT检查,颅内压监测,不拘泥传统手术指征,及时抓住手术时机,可有效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4.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anagement principles of com-posite pheochromoeytoma of adrenal gland (pheochromocytoma-ganglioneuroma). Methods Four cases of composite tumor of adrenal gland diagnosed pathologically were reviewed. All the cases were male, aged 37 to 62 years;three of them had the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one of them accompanied with paroxysmal palpitation, while one case was asymptomatic.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nd ultra-sonography showed single tumor in adrenal, the diameter was about 2.5、3.8、6.3、15cm respectively. Two cases showed positive results in 131Ⅰ-metaiodobenzylguanidine (MIBG) scintigraphy. One case showed positive result in 99Tcm-hydrazinonicotinamide-3trysinoctreotide (HTOC) scintigraphy. Twenty-four hours urinary catecholamine examination revealed the average of norepinephrine, epi-nephrine and dopamine were (196.1±92.2)nmol/24 h, (26.6±8.9)nmol/24 h, (1957.9±913.5) nmol/24 h respectively. Two cases were at a little elevated level and the others with normal. All cases were managed with α-adrenergic receptor blocker preoperatively for 2-4 weeks. Results Tumor re-section was performed in all 4 cases, and 3 cases by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y, one by open surgery. All 4 cases were diagnosed as composite pheochromocytoma of adrenal (Pheochromocytoma-gangli-oneuroma) by pathology. All patients had no evidence of recurrence or metastasis during follow-up from 15 to 38 months. Two of three cases with hypertension reverted to normotensive. Conclusions Composite pheochromocytoma of adrenal is rare, difficult to be diagnosed preoperatively. Except mild in eatecholamine secretion, which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similar to pheochromocytoma. Pheochro-mocytoma-ganglioneuroma is no apparent tendency for aggressive behaviors, the results of surgical management are favorable.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建立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系研究其耐药特性及机制.方法:给予移植人肝癌细胞的裸小鼠腹腔注射阿霉素(ADM)长期诱导,获得多药耐药细胞系BEL-7402/ADM.相差显微镜和HE染色观察细胞,MTT法检测耐药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流式细胞术检测耐药细胞表面多药耐药基因(mdr)的表达产物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及谷胱甘肽硫转移系统(GSH/GST)的表达.结果:BEL-7402/ADM对多种抗癌药物产生耐药,对阿霉素的耐药性提高了20.33倍.BEL-7402/ADM细胞表面P-gp和MRP表达阳性,与对照细胞BEL-7402表达比较,差异十分显著(P<0.01).GSH/GST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BEL-7402/ADM具有明确的多药耐药性,该模型的建立对研究肝癌多药耐药的产生及逆转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6.
3种培养基体外培养人芽囊原虫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人芽囊原虫在 3种培养基中的生长繁殖情况 ,以探讨最佳的培养方法。 方法 从大学生粪便中分离人芽囊原虫 ,转种至 3种不同培养基 ,定时观察人芽囊原虫的生长繁殖情况 ,根据原虫密度评价培养效果。 结果培养 96h后 ,Locke’s鸡蛋血清 (LES)双相培养基中的人芽囊原虫密度最高 ,改良Jones单相液体培养基次之 ,Locke’s琼脂血清 (LAS)双相培养基原虫密度最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观察 3种培养基中的原虫密度高峰持续时间分别为 3 60h、96h和 72h ,最长存活时间分别为 5 5 2h、3 3 6h和 168h。 结论 Locke’s鸡蛋血清双相培养基较适用于人芽囊原虫体外增殖培养。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对小儿难治性惊厥持续状态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14例小儿难治性惊厥持续状态采用硫喷妥钠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硫喷妥钠治疗有效率为100%,1例出现呼吸抑制,3例于停药后复发。结论 硫喷妥钠对小儿难治性惊厥持续状态有明显疗效,但易发生呼吸抑制。惊止后应维持一段时间,以免复发。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生长激素(GH),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烟酰胺(NIC)对体外培养的人胎胰岛细胞的增殖作用及其交互作用。方法采用La(2^7)正交设计法在体外培养的人胎胰岛细胞的各组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及组合的GH,HGF和NIC,培养48h后,收集各孔细胞,DTZ染色,计数。结果GH,HGF和NIC均起主要作用,HGF和NIC的交互作用不可忽视,最佳的生长因子组合及适配浓度为GH(100ng/ml)HGF(25ng/ml)NIC(100mmol/L)。结论GH,HGF和NIC均能促进体外培养的胰岛细胞的增殖,且组合GH(100ng/ml)HGF(25ng/ml)NIC(100mmol/L)的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09.
目的:介绍将脂肪抽吸术应用于矫治副乳腺的8例临床实践经验。方法: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分别采用单纯脂肪抽吸和脂肪抽吸 皮肤切除术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副乳腺。结果:所有患者完全吸除副乳腺及局部增生的脂肪组织,效果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脂肪抽吸法不仅可以应用小切口微创治疗副乳腺,而且很好的解决了副乳腺局部脂肪组织增生的问题,提供了副乳腺矫治的一种较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0.
未触及隐睾的临床诊断和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未触及隐睾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行外科手术探查的82例98侧未触及睾丸患者的诊治资料。82例平均年龄17岁。其中左侧22例,右侧44例,双侧16例。术前B超探及睾丸17侧(17%)、ECT检查4例,探及3例。结果 98侧手术探查:睾丸位于腹股沟52侧(53%),腹腔33侧(34%);睾丸缺如13侧(13%)。92侧(94%)行腹股沟部手术或加局限腹腔探查。结论 腹股沟部探查或辅以局限腹腔探查是目前处理未触及睾丸的首选方法。如果探查无结果或仅发现输精管,建议行腹腔镜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