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8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61.
纵隔原发性B细胞淋巴瘤一例贾伟丽1黄慧强主题词纵隔肿瘤恶性淋巴瘤综合治疗中图号R734.5R733.4原发于纵隔的B细胞淋巴瘤非常罕见,国内尚未见报道,现报告一例如下。患者女性,39岁,于1996年6月21日因纵隔肿瘤切除术后4个月来我院复查。患者5...  相似文献   
62.
目的:评价注射用盐酸苯达莫司汀单药治疗利妥昔单抗治疗失败的B 细胞惰性淋巴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4 月至2013年4 月,全国8 个研究中心入组100 例利妥昔单抗治疗失败的B 细胞惰性淋巴瘤患者,接受苯达莫司汀单药治疗(120 mg/m2,d1、2,每21天1 个周期,最多8 个周期)。 主要终点指标为总反应率(ORR ),次要终点指标包括疾病控制率(DCR )、无进展生存(PFS)、总生存(OS)及安全性评估。结果:全组100 例患者,中位年龄为56(28~74)岁,共计化疗447 个周期,中位4(1~8)个周期。93例患者完成至少2 个周期治疗,可评价疗效。15例(16.1%)获得完全缓解(CR),52例(55.9%)获得部分缓解(PR),22例(23.7%)稳定(SD),4 例(4.3%)进展(PD),ORR 为72% ,DCR 为95.7% 。中位随访时间26.6(2~48.4)个月,59例(63.4%)出现疾病进展,中位PFS 为8.53个月(95%CI:6.518~10.542),1 年PFS 率(40.6 ± 5.3)% 。48例(48%)出现3/ 4 级不良事件,3/ 4 级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26% 、24% 和11% 。结论:苯达莫司汀治疗利妥昔单抗耐药的B 细胞惰性淋巴瘤客观缓解率较高,骨髓抑制为最常见不良反应,系二线治疗惰性B 细胞淋巴瘤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63.
Bcl-2和整合素α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巍  黄慧强  管忠震 《中国癌症杂志》2004,14(3):226-229,233
目的:研究Bcl-2和整合素α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瘟组织中的阳性及其对肿瘤生物学行为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69例根治术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Bcl-2和整合素α蛋白表达水平,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269例非小细胞肺癌中,Bcl-2蛋白阳性153制.占56.9%;整合素α3蛋白阳性127例.占472%.Bcl-2和整合索α3均阳性94例.占34.9%。Bcl-2蛋白在女性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内阳性率显著高于男眭患者.而且与肿瘤的大小呈负相关。整合素α3蛋白在女性和非鳞癌组织内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和肺鳞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Bcl-2蛋白阳性是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五年生存率39.3%对该蛋白阴性者为52.1%,P=0.004);Bcl-2和整合素α3蛋白均阳性是阳期非小细胞肺癌独立的预后良好因素(五年生存率34.5%对两蛋白其他结果组合为23.8%P=0.02)。结论:Bcl-2和整合素α3蛋白的阳性影响非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学行为.检测两种蛋白的阳性情况对患者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4.
氟达拉滨虽然是一种抗惰性淋巴增殖性疾病的强效细胞毒性药物 ,但单独用药对中度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疗效轻微 ,有效率仅为 10 %~ 15 %。氟达拉滨可以增强阿糖胞苷和顺铂的细胞毒作用 (如骨髓细胞和淋巴细胞 )。其机制一方面是增强阿糖胞苷代谢物(ara CTP)的积累 ,促进ara CMP掺入DNA ,发挥细胞毒作用 ;另一方面 ,明显抑制核苷酸的剪切修复 ,增强顺铂、DNA的交联 ,发挥杀伤作用。上述机制提示 ,顺铂、氟达拉滨和阿糖胞苷三者合用 (PFA)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对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LL)使用PFA方案进…  相似文献   
65.
66.
近年,淋巴瘤的治疗有了革命性的进展,除常规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进展之外,最引人注目的方面是淋巴瘤靶向治疗,主要是单克隆抗体和放射免疫治疗。单克隆抗体治疗单克隆抗体的靶向治疗至关重要的环节是抗原的选择。理想的靶抗原应为肿瘤特异性抗原,仅在肿瘤细胞中表达,而正常细胞不表达或很少表达,并且靶抗原应在肿瘤细胞中表达稳定均一,不产生分泌型抗原,避免抗体与血循环中的抗原结合并清除;理想的靶抗原应参与细胞凋亡或细胞生长信号的调节,抗体与抗原结合后能阻断肿瘤细胞生长,诱导凋亡,增加肿瘤细胞对化疗或其他治疗的敏感性。抗体选…  相似文献   
67.
2014年国际T细胞淋巴瘤临床大会主要报告了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状况及进展,其中包括靶向表观遗传学在T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有研究发现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中控制DNA和组蛋白甲基化的基因存在突变.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应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belinostat和romidepsin可使PTCL获得29% ~ 38%的总反应率,中位缓解时间为13.6个月.NK/T细胞淋巴瘤是东南亚国家常见的恶性淋巴瘤,在中国和日本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5%~ 28%,明显高于欧美国家,主要与亚洲人群EB病毒感染率高有关.应用含左旋门冬酰胺酶的方案如SMILE和AspMetDex方案,可使早期病例长期生存率超过70%,晚期病例可达到近40%.对于PTCL可以将新药如普拉曲沙、罗咪酯肽等联合应用,从而提高完全缓解率.  相似文献   
68.
正最新研究发起迄今国内外最大规模的一项NK/T细胞淋巴瘤前瞻多中心、随机对照2期临床研究,该研究在NCCN指南公认方案(欧洲AspaMetDex方案以及中山大学肿瘤医院P-Gemox方案)之间进行头对头的对照研究,结果证实P-Gemox方案有效、方便、性价比高并且可大幅度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可优先考虑P-Gemox方案治疗早期和晚期NK/T细胞淋巴瘤。大咖观点NK/T细胞淋巴瘤是中国及亚洲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含左旋门冬酰胺酶/培门冬酶的方案是目前的标准治疗,但具体哪种联合化疗方案更优仍无定论;探索NK/T细胞淋巴瘤  相似文献   
69.
正流传度:40000000+有调查证明,吃饭老是囫囵吞枣的人,患胃癌的几率比较高。而多咀嚼可以减少食物对消化道的负担,降低患胃肠道癌症的风险。唾液有很强的"灭毒"作用,能让导致肝癌的罪魁祸首黄曲霉素的毒性在30秒内几乎完全消失。大咖来辟谣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掉了对其生长的调控,导致细胞的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从本质上讲,肿瘤是基因疾病,其发生的生物学基础是基因的异常。研究表明,胃癌的发生是多病因、多效应、多阶段和多基因作用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病因:1.幽门螺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