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51.
目的 评估多奈哌齐治疗放射性脑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既往55例确诊为放射性脑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按是否服用多奈哌齐治疗分为治疗组(多奈哌齐+神经营养药物)和对照组(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组除了正常治疗额外口服多奈哌齐5~10 mg/d,疗程16周。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检查量表(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于治疗前和治疗16周时进行认知功能的评定。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其认知功能在MoCA和MMSE量表评分上分别提高(3.2±2.7)和(3.5±3.2)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0、3.88,P<0.01),而且在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注意力、抽象思维、延迟回忆均有改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3.08、-3.21、-2.58、-3.65,P<0.05),对照组则对应项目的评分基本不变。结论 多奈哌齐联合常规神经营养药物治疗放射性脑病引起认知功能的损害有较好的疗效,并能有效地改善、维持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2.
黄小龙 《临床荟萃》2014,29(11):1222-1224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发生急性肺栓塞(APE)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105例 APE 患者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老年组55例和非老年组50例,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分析老年人 APE 危险因素。结果非老年组和老年组的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的发生率分别为82.0%(41/50)vs 85.5%(47/55)、70.0%(35/50)vs 78.5%(43/55)、62.0%(31/50)vs 52.7%(29/55)(均 P >0.05)。老年组的危险因素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心脑血管病史、糖尿病病史;非老年组的危险因素有深静脉血栓史、外伤及手术史。结论老年组 APE 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与非老年组相似,老年组发生 APE 的危险因素与非老年组不同,临床上应密切注意。  相似文献   
53.
柴乐  全仁夫  黄小龙 《中医正骨》2018,(1):44-46,50
组织工程骨支架作为组织工程骨研究的关键点之一,是目前骨科及创伤外科研究的热点。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是骨组织的主要无机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诱导性。单纯的HA存在机械强度和韧性差等问题,不能满足人体承重部分骨代替的要求,因此人们开始转向HA复合材料支架的研究。目前已研制出了HA复合金属镁、HA复合胶原蛋白、HA复合丝素蛋白、HA复合乳酸、HA复合二氧化锆、HA复合聚己内酯等多种具有良好生物特性的HA复合材料组织工程骨支架,同时已开始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更加复杂、具有更优异生物特性的HA组织工程骨支架。虽然HA复合材料组织工程骨支架在实验研究中已获得了成功,但要将其应用于临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54.
徐长卿辅助治疗慢性顽固性心衰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长卿辛温,入心、肝、胃经,具祛风止痛、消肿解毒、活血利尿之功,多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湿疹、荨麻疹、毒蛇咬伤等。笔者临床上发现慢性(尤其顽固性)心衰综合征,瘀血痹阻、心阳不振型慢性心功能不全引起的水肿,以冠心病多见,风心病、肺心病间而有之。由于慢性瘀血水停,水侮脾土致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不振,相对营养不良,加上尿少,引起代谢产物、内生毒素蓄留,更有血瘀气滞,土壅木郁,肝失疏泄,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分析血清及痰液中MMP、TIMP、TNF-α水平与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重塑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支气管哮喘患者123例,根据临床特点分为急性发作期组、稳定期组、缓解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4组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测,测定网状基底膜厚度。采用ELISA试剂盒对受试者血清及痰液中MMP-9、TIMP-1、TNF-α水平进行检测,采用Spearman分析上述指标与支气管黏膜网状基底膜厚度的关系。结果稳定期组、缓解期组及急性发作期组患者血清及痰液中MMP-9、TIMP-1、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发作期组患者血清及痰液中MMP-9、TIMP-1、TNF-α水平又显著高于稳定器和缓解期组(P<0.05)。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及痰液中MMP、TIMP水平与网状基底膜厚度成正相关(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重塑与血清及痰液中MMP、TIMP水平呈正相关,与TNF-α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构建偶联CD133核酸适体载紫杉醇的聚乳酸-乙醇酸-聚乙二醇(PLGA-PEG)纳米载体(N-Pac-CD133)拟清除肺癌干细胞。方法 采用乳液/溶剂蒸发的方法制备 N-Pac-CD133,同时对 N-Pac-CD133 进行表征,利用磁珠分离法分离出CD133+ 肺癌干细胞后并对该群体的肺癌干细胞特异性进行检测,同时对肺癌细胞的靶向性和杀伤活性进行检测。小鼠体内接种A549肿瘤后,肿瘤治疗分组:生理盐水,空纳米载体链接CD133核酸适体(N-CD133),紫杉醇,负载紫杉醇的纳米载体(N-Pac)和N-Pac-CD133,8只/组,5 mg/kg紫杉醇,分别于第10、15和20天进行注射。在第40天时,处死小鼠后,对肿瘤进行摘除并称重,同时测量小鼠的体质量。结果 N-Pac-CD133的粒径为100 nm左右,包封率>80%,载药量>8%,在48 h内都显示出持续的药物释放。肺癌细胞的CD133+细胞群体表现出肺癌干细胞的特征:更快的肺癌生长速度(30 d,P=0.001)和更高的肿瘤干细胞基因表达:OV6(P<0.001)、CD133(P=0.001)、OCT3/4(P=0.002)、EpCAM(P=0.04)、NANOG(P=0.005)和 CD44(P=0.02)。与非靶向 N-Pac 和紫杉醇相比,N-Pac-CD133 对肺癌干细胞的靶向性(P<0.001)和细胞毒性作用显著增强。另外,N-Pac-CD133可显著减少肿瘤球的形成(P<0.001)。在治疗终点时,取小鼠肿瘤并对肿瘤进行称量,N-Pac-CD133治疗组和其他治疗组相比,肿瘤体质量显著减小(P<0.001)。结论 CD133核酸适体可以促进紫杉醇纳米载体靶向递送至CD133+肺癌干细胞并杀伤肺癌干细胞。N-Pac-CD133可能是一种有效的靶向肺癌干细胞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局麻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联合可吸引金属清石鞘治疗上尿路非鹿角型结石的效果.方法 采取前瞻性研究,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信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上尿路非鹿角型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PCNL治疗,观察组给予B超引导下局麻PCNL联合可吸引金属清石鞘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治疗费用、术后结石清除情况.结果 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2.30±0.98)d、首次排气时间(2.10±0.67)d、住院时间(5.34±2.03)d短于对照组(4.40±1.05)d、(3.60±1.04)d、(7.63±3.29)d(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为(8896.80±824.60)元,对照组为(8615.30±846.40)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结论 B超引导下局麻PNCL联合可吸引金属清石鞘能够提高结石清除率,缩短上尿路非鹿角型结石患者术后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8.
国家“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明确将分级诊疗作为重点工作任务,医师多点执业作为推进分级诊疗的重要措施近年来虽然备受关注,但其实施却困难重重,互联网医疗的快速发展有望为医师多点执业带来新的改变。文章在深入分析当前医师多点执业发展现状与挑战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出了互联网医疗背景下医师多点执业呈现出的新形势以及存在的新问题,并从行业监管、机制设计、平台建设和服务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力求为医师多点执业的规范实施提供参考,加快推进分级诊疗政策落地。  相似文献   
59.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MS)技术分析复方菝葜化学成分。方法色谱柱为Ultimate AQ-C18(4.6 mm×250 mm,5μm),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流速1.0 mL/min,进样量5μL,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在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通过质谱信息、文献检索及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对各成分进行解析,并进行初步药材归属。结果从复方菝葜提取物中共解析出29个成分,主要包括酚酸类、黄酮类、脂肪酸类、三萜类、香豆素类等成分,部分化合物获得初步药材归属。结论采用HPLC-Q-TOF-MS技术能准确、高效鉴定复方菝葜各组成成分,为其药效学研究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影响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老年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SAH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与年龄界值的关系。 方法收集武警特色医学中心(原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SAH老年患者212例,分析SAH患者术后1年神经功能预后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AH预后的相关因素,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影响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年龄界值。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夹闭组和栓塞组,对比2组患者的相关资料。 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高Hunt-Hess(H-H)分级(4~5)、Fisher高分级(3~4)是SAH老年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提示年龄对SAH老年患者不良预后预测的最佳界值为70岁(敏感度:89.3%;特异性:28.4%;准确性:87.7%)。2组治疗方式在入院时H-H分级(1~3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夹闭组(60~70岁、低H-H分级)患者的1年期预后良好率为83.3%,栓塞组为88.3%;夹闭组(>70岁、低H-H分级)患者的1年期预后良好率为18.8%,栓塞组为32.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AH老年患者神经功能不良预后与患者入院时的病情严重程度(H-H分级)及临界年龄(>70岁)相关,而与治疗方式的选取(开颅动脉瘤颈夹闭或血管介入栓塞治疗)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