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HBV携带者T细胞亚群状况与肝组织病理学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HBV携带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与血清HBVDNA,HBeAg的关系,并对T细胞亚群与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对比分析,探讨HBV携带及其所导致肝组织病理改变的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09例HBV携带者和4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T细胞亚群百分率,并对其中28例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ELISA法检测HBV标志物,PCR法检测HBVDNA.结果:HBV携带者外周血CD3 、CD4 细胞百分率及CD4 /CD8 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67.2±9.0%vs71.0±3.5%,P<0.05;33.1%±6.6vs40.3±2.8%,P<0.001;1.10±0.36vs2.01±0.19,P<0.001),CD8 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33.8±8.4%vs20.2±1.9%,P<0.001).HBVDNA( )组及HBeAg( )组分别与HBVDNA(-)组及HBeAg(-)组比较,CD3 细胞无统计学差异,CD4 细胞显著降低(31.2±6.3%vs37.2±5.4%,P<0.001;31.0±6.0%vs35.8±6.5%,P<0.001),CD8 细胞明显升高(36.7±8.4%vs27.9±4.2%,P<0.001;37.3±8.4%vs29.5±6.0%,P<0.001),CD4 /CD8 比值明显降低(0.91±0.32vs1.35±0.26,P<0.001;0.89±0.30vs1.26±0.33,P<0.001).HBVDNA( )组肝病理组织学改变68.8%达到G1S1及以上程度,而HBVDNA(-)组仅为16.7%,二组间差异显著(c2=5.57,P<0.01).G1S1组CD3 细胞较G1S0组明显降低(F=2.919,P=0.047),CD4 细胞降低(P>0.05).G2S1组与G1S0组相比,CD3 细胞及CD4 细胞百分率有降低趋势,CD8 细胞百分率有升高趋势,CD4 /CD8 比值有明显降低趋势.结论:HBV感染可导致HBV携带者细胞免疫功能改变,HBVDNA复制增加可进一步加重HBV携带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并加重肝组织损害.  相似文献   
72.
<正> 八角莲为多年生草木,药取其根茎,性温,味苦寒,归肺经。多用于治疗痈肿疗疮、咽喉肿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毒蛇咬伤。曾有服用八角莲中毒死亡报道,但对其中毒后系统诊治未见报道。我院地处鄂西北,近3年收治4例服用神农架林区产八角莲中毒患者,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例患者,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50~52  相似文献   
73.
不同病程慢性乙肝患者胆囊贮存,排空功能的超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慢性乙肝患者按病程长短划分为A、B、C、D四个组,每组80例,与80例健康人脂餐前后空腹胆囊超声容积,剩余容积,胆囊最大排空率及胆囊壁厚度的检测。结果乙肝患者各组均与正常对照组呈显著差异(P〈0.01,或P〈0.05)。证实了慢性乙肝患者合并有胆囊贮存功能、排空功能的改变,且随其病程的发展,上述改变呈现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74.
我院自1993-06/1996-06,对20例进展期食管癌、贲门癌及手术后吻合口复发的患者,进行内镜下微波治疗联合瘤体局部注射化疗药物丝裂霉素、5-FU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例患者中,男15例,女5例,年龄43岁~76岁,平均63岁.其中食管癌12例,贲门癌5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复发3例.本组患者全部经钡餐造影,内镜检查及病理活检证实,其中鳞癌14例,腺癌6例.病变长度≤5cm8例,≤10cm1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1.2方法器械为GIF-XQ20型纤维内镜,NM-1k内镜注射针,WNZ-1型内镜微波治疗仪…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声弹性成像在检测皮肤黑素瘤前哨淋巴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皮肤黑素瘤患者的可疑前哨淋巴结入组,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及声弹性成像检查,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结果:最终入组淋巴结54枚,病理诊断结果显示16枚为受侵淋巴结、38枚为非受侵淋巴结。常规超声诊断受侵淋巴结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56.3%、65.8%及63.0%。声弹性成像诊断受侵淋巴结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75.0%、84.2%及81.5%。常规超声联合声弹性成像诊断受侵淋巴结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1.3%、86.8%及85.2%。声弹性成像对受侵淋巴结诊断的准确率高于常规超声(P<0.05),与普通超声联合使用后声弹性成像的诊断能力进一步提高,特异度及准确率均显著高于普通超声(P<0.05)。结论:声弹性成像可为皮肤黑素瘤患者前哨淋巴结的检测提供更多有用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