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38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48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通过 Meta分析评价血液 miRN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确定血液 miRNA作为区分子宫内膜异位症无创性诊断生物标志物。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9月关于血液miRNA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文献, 提取文献数据,采用Stata14.0软件和RevMan 5.4用于数据分析和质量评估。结果 共纳入了24篇相关文献,血液miRNA作为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总灵敏度为0.86,特异性为0.84,阳性似然比为5.3,阴性似然比为0.17,诊断优势比 (Diagnostic odds Rotio,DOR) 为31,曲线下面积 (Area Under the Curve,AUC) 为0.91,进行元回归及亚组分析,血清、亚洲和非洲人群、异位内膜表达上调的miRNA诊断EMs的准确价值较高。结论 血液miRNA可以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生物标志物, 血清中表达上调的miRNA在亚洲和非洲人群中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EMs) 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2.
基因输送是基因治疗中非常关键的技术,作为运载工具,非病毒载体可避免病毒载体的安全性等问题.近年来非病毒基因载体的开发颇受关注,许多新的物理化学技术应运而生,磁性纳米颗粒介导的基因转染即磁性转染(magnetofection)是其中极具运用前景的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33.
魏欣  谢晓东 《华西医学》2004,19(3):522-523
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好发位置。在出现椎基底动脉(Vertebrobasilar artery,VBA)系统短暂性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s)的患者中,药物治疗后近半数在5年内仍将出现脑卒中。Moufarrij等两次分别随访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狭窄率≥50%的患者,发现狭窄位于椎动脉远端和基底动脉较椎动脉起始部具有更高的卒中风险。新近出现的血管内介入治疗使药物难治性的症状性VBA狭窄患者有了更多选择。现就血管内介入治疗VBA狭窄的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脑小血管病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化方法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分为治疗组和模型组,另选择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组。治疗组皮下注射G-CSF 50μg·kg~(-1)·d~(-1),连续7 d;模型组和对照组分别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基底节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表达水平;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微血管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模型组VEGF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高于模型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vWF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但较模型组有所增加,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但较模型组有所降低,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下可见模型组微血管结构破坏及内皮细胞损伤明显,而治疗组和对照组微血管结构变化及内皮细胞损伤不明显。结论 G-CSF可能通过增加VEGF表达水平,促进脑小血管内皮细胞修复,减少神经元凋亡,从而减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小血管病损伤。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布加氏综合征(BCS)合并下腔静脉(IVC)血栓形成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及其疗效。方法本组9例,均行超声检查,其中7例行MRI检查、6例行DSA检查、3例行CT检查。有6例行介入治疗。结果超声诊断BCS合并IVC血栓形成9例,MRI和DSA诊断6例,CT诊断3例,其中DSA和超声检查最敏感、准确。6例介入治疗均成功,术后下腔静脉压力明显下降,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缓解。无急性肺动脉栓塞、血管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影像学检查对BCS合并IVC血栓形成的诊断确切,介入治疗是BCS合并IVC血栓形成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6.
The normal range of oral mucosal cell apoptosis and proliferation rate through a larger sample of non-malnourished crowd was investigated,and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clinical patients was assessed.Of 194 clinical patients selected according to "NRS2002" guidance,there were 167 non-malnourished patients and 27 malnourished cases,respectively.Twelve patients with toxic reactions of grade III after postoperative chemotherapy (POC) were chosen.The oral mucosal epithelial apoptosis and proliferation rate were measured by using flow cytometry.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as processed by using unpaired t-tes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der,age and body weight between malnourished and non-malnourished groups.The normal range of oral mucosal epithelial apoptosis and the proliferation rate was (27.50±1.50)% and (15.12±1.68)% in non-malnourished patients,and that was (19.90±4.14)% and (6.66±5.83)% in the malnourished patients,respectively.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normal range of oral mucosa cell apoptosis and proliferation rate is achieved,which can not be influenced by gender,age,weight and other factors,and could be used as a sensitive and accurate index to assess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clinical patients.  相似文献   
37.
目的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体外培养的嵌合体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Huh7.5细胞后胞内病毒颗粒的形态学特征及细胞内部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 将含有全长HCV嵌合基因组的质粒pFL-J6/JFH体外转录为HCV RNA,电穿孔转染至Huh7.5细胞,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测定培养上清中病毒数量;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病毒蛋白的表达;收取转染后细胞培养上清感染原始Huh7.5细胞,制作超薄细胞切片,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被感染细胞中病毒颗粒的形态学特征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qRT-PCR显示不同时间点收取的转染后细胞培养上清中含有高水平的病毒量;间接免疫荧光显示病毒NSSA非结构蛋白高表达;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被感染的Huh7.5细胞内含有大量有包膜或无包膜的病毒样颗粒,细胞质内部分膜性细胞器增生,出现黄病毒科病毒感染后特征性结构及某种未知结构等.结论 体外培养的嵌合体HCV具有HCV颗粒的形态学特征,并能够有效感染人源性肝细胞Huh7.5.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研究共转染CDK1、CDK2 siRNA同时抑制CDK1、CDK2蛋白表达对肿瘤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细胞周期主要调控分子在肿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以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为研究对象,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同时转染CDK1 和CDK2 siRNA.在转染后48、60 h收集细胞,用Western印迹检测CDK1、CDK2蛋白的表达,AnnexinV/PI检测转染细胞的凋亡,流式细胞术DNA含量检测分析细胞周期.转染细胞进行瑞氏-姬姆萨染色(Wright-Giemsa)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变化.结果 共转染CDK1、CDK2 siRNA后48和60 h,Western 印迹结果显示CDK1和CDK2蛋白的表达都同时降低.共转染CDK1、CDK2 siRNA后,细胞周期S期和G2/M期比例与对照相比有明显增加;共转染细胞经瑞氏-姬姆萨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可见双核或多核细胞增多;AnnexinV/PI检测结果显示共转染CDK1、CDK2 siRNA的细胞在48和60 h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相比有显著的升高.结论 siRNA 干扰导致的CDK1、CDK2表达同时降低不仅导致细胞周期S期和G2/M期的阻滞,也诱导了肿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39.
脑血管DSA图像控制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伟  熊鹰  魏欣  游箭 《西部医学》2009,21(12):2109-2111
目的探讨控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图像质量的方法。方法采用GE公司Advantex LCV+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对135例患者行DSA常规与旋转造影,对常规造影及旋转造影的图像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价。结果135例图像分优、良、差三级,常规DSA图像优、良为67例(88%);差11例(12%);旋转DSA图像优、良为45例(79%);差12例(21%);两组间图像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3,P=0.291)。影响常规脑血管DSA图像质量的因素包括无意识运动与造影剂的流速和流量;影响旋转DSA图像质量的因素包括无意识运动、旋转投照角度和旋转后兴趣区图像偏离中央;其它影响因素包括术前准备、导管位置和图像后处理技术。结论合理控制DSA的各种因素是获得优良DSA图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0.
降钙素原—细菌感染全身反应的新指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菌感染的常用监测指标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本文就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生化特点、临床应用及其与CRP、细胞因子的比较展开讨论,为推广PCT在临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