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7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29篇
内科学   64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76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322篇
预防医学   11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31篇
  2篇
中国医学   90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改善脑卒中后焦虑、抑郁障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和心理状态的康复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入住某医院的80例脑卒中后焦虑、抑郁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发病1周后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法对患者和家属同时开展心理护理疏导、个性化健康教育、家属参与共同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与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后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是否存在神经性一氧化氮合成酶(nNOS )表达的动态变化,其变化规律是怎样的;有何临床意思。方法制作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1],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不同时期nNOS蛋白质及nNOS mRNA表达变化规律及血清前列腺素E2(PGE2)抗原表达变化规律;分析它们之间的可能关系。结果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nNOS的表达增加并呈现动态变化(1d,3d,7d表达升高,14d回落,28d达心肌梗死前水平,P<0.05),且与血浆PGE2表达水平有密切的关系。结论心肌梗死后nNOS表达增加并可促使PGE2抗原合成,对梗死后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 应用微柱凝胶技术检测新生儿溶血病标本,了解其优缺点.方法 选取306例我市各大医院新生儿科疑似新生儿溶血病(HDN)患儿的抗凝血标本,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3例,实验组采用微柱凝胶法、对照组采用试管法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和释放试验,并对阳性结果的标本进行血型不规抗体特异性鉴定及其效价测定.比较两组的检测效果.结果 实验组出生天数≤3天的患儿的新生儿溶血病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和释放试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7.91% vs.1 1.76%,56.86% vs.31.37%,61.44% vs.3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柱凝胶技术操作方便简单,与常规手工法试管法相比,具有快速、敏感、特异性高、诊断效率高、使用标本量少、结果易于观察和保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45.
高艳  魏悦  林宏  孙燕燕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5,30(10):1289-1292
目的 对天津市儿童医院门诊中成药的处方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随机抽取天津市儿童医院2014年1月-12月的1200张门诊处方,分别对中成药使用患儿的性别及年龄、药物作用类别、剂型、科室分布及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中成药的使用对象主要为男性患者(59.4%),1~3岁患儿较多,占32.4%。处方中以清热剂(占38.7%)、祛痰剂(占19.7%)和解表剂(占10.5%)的使用为主。剂型的使用以颗粒剂和口服液多见。开具中成药处方的科室以内科、中医科和耳鼻喉科为主。中成药的不合理使用主要包括不规范处方和不适宜处方。结论 天津市儿童医院门诊中成药的使用基本合理,还需进一步提高中成药处方质量,规范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并探讨中药熏蒸结合艾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对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入组对象选择本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肩周炎患者,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随机将这100例肩周炎患者分为两组,均为5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施加中药熏蒸、艾灸,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各症状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肩部刺痛、抬举受限、局部肿胀等症状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P0.05),其肩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提高(P0.05),而在护理后,观察组的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肩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肩周炎临床护理中,对患者施加中药熏蒸、艾灸等中医特色技术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肩周炎的临床效果,促进其症状缓解,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的心电图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VSD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并与彩色多普勒超声(DED)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VSD的心电图表现多种多样,其与DED检查结果阳性吻合率很高。结论心电图对VSD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难治空洞型肺结核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结核患者大部分经内科保守多治愈 ,但仍有相当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 ,肺内形成厚壁空洞 ,长期排菌 ,并且对多种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性 ,成为难治空洞型肺结核而需要外科治疗。从 1981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我们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此类患者 35 5例 ,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2 30例 ,女性 12 5例 ;年龄 17~ 6 5岁 ,平均 4 1岁。全部病例均属于难治空洞型肺结核 ,术前有排菌史 2 4 8例 ,排菌时间均在 1年半以上。其中 16 4例有细菌耐药试验结果 ,其中耐 1药者 4 1例 ,耐 2药者 32例 ,耐 3药者 5…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临床药学与护理服务相结合模式的具体实践效果和方法。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80例临床住院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药学与护理模式相结合服务,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经过本院的分组护理研究,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满意度调查,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2.5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2.50%。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对比上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分组护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临床药学与护理服务结合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可显著提升护理的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此法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改变。探讨TIA患者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缓释双嘧达莫3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对血小板活化抑制作用的机制,比较3种药物联用和单用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年龄在40岁以上初入院的TIA患者60例作为试验组,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第一组患者分别给予缓释双嘧达莫200 mg和阿司匹林25 mg,2/d;第二组患者分别给予氯吡格雷75 mg和阿司匹林80 mg,1/d;第三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75 mg,1/d,同时随机抽取40岁以上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患者入院治疗前、治疗7 d和治疗15 d后的血小板活化标志物P-选择素(CD62p)和血小板膜暴露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的表达率,并比较3组药物对血小板活化的抑制作用。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IA患者各试验组初入院时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和PAC-1表达均升高,但各试验组间没有明显差别。3组抗血小板药物对TIA患者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和PAC-1表达的抑制作用明显不同。第一组在治疗7 d后对血小板PAC-1没有明显抑制作用,只对血小板CD62p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治疗15 d后能明显抑制血小板CD62p和PAC-1的表达;第二组在治疗7 d和15 d后抑制血小板PAC-1表达的作用显著,但对CD62p表达的抑制作用较小;第三组单独给药比第二组联合用药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结论 TIA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明显高于健康人。在TIA患者中,3组药物对血小板活化的抑制方式不同。缓释双嘧达莫+阿司匹林是治疗TIA、抑制血小板CD62p和PAC-1表达的有效药物,但其作用效果呈明显的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