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0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51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3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全乐宁压缩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全乐宁 (沙丁胺醇雾化溶液 )压缩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 12 8例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 (6 7例 )和对照组 (6 1例 ) ,两组均予综合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全乐宁压缩雾化吸入。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4 .0 3%与对照组 (75 .4 1%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χ2 =8.76 ,P <0 .0 1) ,且在喘憋、喘鸣音消失的时间及平均住院日均快于对照组。结论 :全乐宁压缩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好 ,且该方法应用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42.
43.
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置入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红梅  周霞  邓芳明  李波  乔芳  唐慧 《护理研究》2004,18(22):2042-2043
[目的 ]改进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 ,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 [方法 ]将 3 69例儿科监护室的住院病儿随机分为常规置入静脉留置针组 (182例 )与新式置入静脉留置针组 (187例 ) ,分别观察两组置入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及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结果 ]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常规置入组 74.3 3 %,新式置入组 88.4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留置时间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新式置入方法明显提高了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心动周期信号混沌特征分析在判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动周期信号混沌特征分析,然后对其进行跟踪随访,了解其预后和转归。结果 随访12~36个月,平均(28±10)个月,12例死亡。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的混沌度参数(Hrd、Hle、Hfd、Hcc)显著降低(P<0.01);在功率频谱指标中,Pvv、Pvr、Pvh显著升高(P<0.01),Phv、Phr和Tfp显著降低(P<0.01)。结论 心动周期信号混沌特征分析是判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一项有用指标,有助于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P波变化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预测价值。方法:测量20例PAF患者最大P波时限(Pmax),P波离散度(Pdisp),并与无PAF的对照组比较。结果:阵发性房颤组Pmax、Pdisp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P≤0.01)。以Pmax≥120ms为标准,预测房颤的敏感性为77.6%,特异性为82.4%,准确性为79.1%,以Pdisp≥40ms为标准,预测房颤的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87.2%,准确性为84.1%;联合Pdisp ≥40ms和Pmax≥120ms,则预测房颤的敏感性为74%,特异性达90.3%,准确性为83.1%。结论:Pmax及Pdisp是一个可用于预测PAF的心电图指标。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分析可能影响临床无转移食管鳞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放(化)疗后出现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方法:选取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接受治疗的263 例食管鳞癌患者,分析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肿瘤局部因素中可能影响患者治疗后出现淋巴结转移的因素。结果:全组263 例食管癌患者治疗后出现淋巴结转移31例(11.8%),其中18例为单纯淋巴结转移,余13例淋巴结转移患者伴有其他脏器转移和(或)食管复发。胸上段、胸中段及胸下段食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分别为11例(13.3%)、13例(10.1%)及7 例(13.7%)。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近期疗效、食管病变造影长度、病变最大横径及病变体积为影响患者治疗后出现淋巴结失败的因素(χ2= 7.597、9.717、5.361、4.815;P = 0.006、0.002、0.021、0.028);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食管病变造影长度及近期疗效为患者治疗后出现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04、0.026)。 结论:食管病变造影长度及即时疗效为影响临床无转移食管鳞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放(化)疗后出现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7.
高红梅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224-5225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的控制效果。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2月,选取我院此期间治疗的72例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一般的护理干预;观察组40例患者则有计划地实施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对尿路感染患者的护理干预控制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测评显示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来说能明显提高其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高疾病的临床治疗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8.
49.
50.
我们对187例甲状腺手术显露与不显露喉返神经的病例进行比较,主张甲状腺全切及次全切手术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腺瘤摘除术及囊内切除术一般不需要显露喉返神经。目的是不必一味追求术中显露喉返神经,也不应盲目一律囊内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