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12.
13.
目的 对比观察常规视野弥散加权成像(fFOV-DWI)、小视野弥散加权成像(ZOOMit-DWI)与单层动态匀场弥散加权成像(iShim-DWI)术前预测胃癌病理分化的效能。方法 收集188例接受不同方法MR DWI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观察其fFOV-DWI、ZOOMit-DWI及iShim-DWI,测量相应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以病理结果为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预测胃中分化腺癌的效能。结果 共81例患者纳入研究,包括中分化腺癌25例(中分化组)、低分化腺癌37例(低分化组)及低黏附性癌19例(低黏附组);其fFOV-ADC (F=4.41,P=0.02)、ZOOMit-ADC (F=8.37,P<0.01)、iShim-ADC (H=22.82,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显示,iShim-ADC预测胃中分化腺癌的AUC (0.83)高于fFOV-ADC (0.66,Z=3.44,P<0.01),而与ZOOMit-ADC (0.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7,P=0.10);ZOOMit-ADC的AUC与fFOV-AD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0,P=0.07)。结论 相比fFOV-DWI及ZOOMit-DWI,iShim-DWI术前预测胃中分化腺癌的效能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CT多期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小肾癌的CT表现及病理结果。结果8例小肾癌中透明细胞癌5例,颗粒细胞癌1例,乳头状癌1例,嫌色细胞癌1例。CT表现:CT平扫为软组织结节,钙化1例;增强扫描动脉期病变不均匀结节样强化7例,轻度增强1例。结论CT多期增强扫描对小肾癌的诊断具有明显优越性,根据小病灶的密度、边界、强化程度及特点等CT表现术前有助于诊断小肾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发性内分泌肿瘤(MEN)的CT、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MEN患者CT、MRI资料.结果 MEN-I型4例主要累及腺体肿瘤为甲状旁腺腺瘤、胰岛细胞瘤、垂体瘤,其中2例并发双侧肾上腺腺瘤:甲状旁腺腺瘤位于双侧甲状腺后方气管食管旁沟,增强后强化较明显;胰岛细胞瘤为胰腺内囊实性肿块,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MRI对于垂体微腺瘤显示有明显优势;肾上腺腺瘤在MRI同、反相位序列信号不同,对肿瘤鉴别诊断有特征性意义.3例MEN-Ⅱ型主要发生肿瘤为甲状腺髓样癌及肾上腺嗜铬细胞瘤:CT易于显示甲状腺髓样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的钙化灶,MRI在评价病灶周围组织是否受累方面优于CT;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易发生坏死、囊变,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结论 MEN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提高对其认识,有助于对MEN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方案制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第3代双源CT扫描结合低浓度碘对比剂在头颈CT血管造影(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采用第3代双源CT行头颈CTA检查的160例患者资料,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80例。A组采用碘浓度为350 mgI/mL的对比剂,B组采用碘浓度为300 mgI/mL的对比剂;两组均采用管电压为80/sn150kV的双能量扫描模式。比较两组间客观图像评价指标,对比两组的图像质量和碘总量。结果 A组平均CT值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动脉的图像噪声(SD)、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锁骨下静脉SNR和CNR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350 mgI/mL的碘对比剂组相比,使用300 mgI/mL的碘对比剂可以降低碘总量,获得的头颈部CTA图像质量可以达到临床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三维容积多期增强MR对诊断乏脂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AML)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经病理证实的HEAML,重点观察三维容积多期增强MRI所示病灶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中心血管。结果 22处HEAML病灶中,17处MRI同时显示病灶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2处仅见供血动脉,1处仅见引流静脉,2例未见供血动脉或引流静脉。9处病灶血供来自肝动脉分支,7处来自门静脉属支,3处同时存在肝动脉及门静脉血供。引流静脉多于动脉期提早显影,汇入下腔静脉及肝静脉各9处;10处动脉期见病灶内部及周边扭曲血管,8处见假包膜征;15处病灶不含脂肪,7处含少量脂肪,6处病灶合并出血、坏死。4例接受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增强检查,病灶在肝胆期均呈低信号。结论 三维容积多期增强MR可显示HEAML病灶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中心血管,对乏脂型肝EAML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对肠息肉的显示情况及良恶性诊断正确性.资料与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33例(按解剖部位共54例)肠息肉患者均行内镜及MD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两种检查对不同部位肠息肉的检出情况和MDCT对肠息肉良恶性的诊断情况.结果 MDCT共检出肠息肉54例,其中小肠3例(均位于空肠),结肠38例(升结肠回盲部6例,横结肠4例,降结肠9例,乙状结肠19例),直肠13例.CT拟诊良性46例,恶性8例,病理证实5例恶变,恶性诊断正确率为62.5%(5/8).内镜共检出48例,3例胃癌术后吻合口远端空肠小息肉均漏诊,1例回盲部小息肉、2例直肠远端小息肉均漏诊.结论 MDCT多平面重组图像结合双期增强薄层轴位图像能准确检出不同解剖部位的肠息肉,对肠息肉的检出优于内镜;对预测息肉有无恶变及随访复查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像学对肾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33例肾结核病例中,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2例经临床诊断。结果:33例肾结核中,12例行静脉尿路造影,30例CT检查,8例MR检查。影像学表现为肾影轮廓的改变,肾实质内低密度,肾盂肾盏破坏及狭窄,病灶内点状或斑点状钙化,输尿管的累及、周围组织的侵犯。结论:影像学对肾结核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TPFEH)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65例TPFEH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检查提示为TPFEH。保守治疗12例,手术治疗53例。结果:死亡4例,中残5例,重残2例,其余病例均恢复良好。结论:CT是诊断TPFEH最有价值的方法。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对改善TPFEH病人的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