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80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目的:检测和评价吸入前列环素类似物——伊洛前列素对高海拔地区5 000m以上移居者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血氧饱和度与心率的影响。为防治高原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减少高原移居者急慢性高原病的发生,寻觅新的方法和途径。方法:选择驻守在海拔5 000m以上地区一年、经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测拟诊为肺动脉高压的青年30人。采用雾化吸入用伊洛前列素溶液前、后检测血氧饱和度(SaO2)和心率(HR),并进行前后结果对比。结果:吸入伊洛前列素溶液后较吸入前SaO2[(85.77±3.63)vs(81.27±3.51)]增高非常显著,(P〈0.001);HR[(77.90±10.66)vs(85.57±10.25)]显著减慢(P〈0.01)。结论:在高海拔地区吸入伊洛前列素溶液,有效地改善低氧环境条件下肺的氧合效率、显著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心率,从而使人体缺氧得以充分改善。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SM/FP)对急进高原病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34名青年随机分为SM/FP组(n=18)和对照组(n=16),自海拔1400m历时5d进入5200m,进驻5200m当天开始,SM/FP组每天早晚吸入SM/FP(沙美特罗100μg,丙酸氟替卡松200μg),对照组吸入少量生理盐水,连续5d,采血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BLA)、一氧化氮(NO)及其合酶(NOS)。结果:SM/FP组较对照组SOD、NO、NOS增高,MDA、BLA降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吸入SM/FP可改善高原低氧血症,增强机体抗氧化酶活性和乳酸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初入高海拔地区青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36名受试者随机分为沙美特罗组(n=18)和对照组(n=18),自海拔1 400 m历时5 d进入5 200 m。从进入海拔5 200 m当天开始,沙美特罗组每天早晚各1次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准纳器1个剂量(沙美特罗100μg,丙酸氟替卡松200μg),连续5 d;对照组用同样的方法吸入少量生理盐水。于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第5天,用XG-Ⅲ型血液循环功能自动测试仪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血流动力学。结果沙美特罗组较对照组P、TPR、ALT、η、BK、PAWP、CC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V、mAP、BV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原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初入高海拔地区青年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余甘子喉片对提高高原人体体能的作用。方法在3700 m和5100 m高原分别选择40名已习服高原半年以上的男性青年,随机分为余甘子组(n=20,每日3.0 g,连续服药15 d)和安慰剂对照组(n=20,服用15 d)。按照军标GJB1337-92测定服药前、后身体做功能力(PWC170),最大耗氧量(VO2max)和台阶指数等体能指标和血氧饱和度(SaO2)、血液乳酸(BLA)浓度、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服药前相比,在3700 m高原余甘子组服药后VO2max增加8.03%(P〈0.01),台阶指数增加13.94%(P〈0.01),运动后BLA减少19.9%(P〈0.05),血清SOD活性增加7.90%,MDA减少36.07%(P〈0.05);在5100 m高原余甘子组运动后SaO2增加4.63%(P〈0.05),VO2max增加8.08%(P〈0.05),台阶指数增加11.12%(P〈0.05),运动后BLA减少16.9%(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余甘子具有抗疲劳、提高高原人体体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溶液对初入高海拔地区青年自由基代谢的影响,为促进高原习服提供新的措施,以预防和治疗急性高原病。方法将32名受试者随机分为伊洛前列素组(n=16)和对照组(n=16),自海拔1 400 m历时5d进入5 200 m。从进入海拔5 200 m当天开始,伊洛前列素组每天4次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溶液,连续5 d。对照组用同样的方法吸入少量生理盐水。于吸入伊洛前列素溶液生理盐水第5天检测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BLA)、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含量。结果伊洛前列素组较对照组,SOD、MDA、BLA、NO及N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高海拔地区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溶液能增强移居者抗氧化酶活性和乳酸清除能力,可以促进高原习服、预防和治疗急性高原病。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富氧水对高原移居青年体力作业效率的影响。方法将进驻海拔3700m半年的20名健康青年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0人。A组口服富氧水2d,2次/d,500ml/次;B组口服富氧水5d,2次/d,500ml/次。分别在服富氧水前和服完富氧水后第2天和第8天进行运动负荷实验。受试者用EGM型踏车功量计做坐位踏车运动。初始负荷功率50w,每3min递增50W.以60r/min连续踏车至200W 3min后终止。用直线回归法计算每位受试者运动心率达170次/min时机体所作的功(PWC170)和运动功率90w时的心率(HR90W),记录功率200W时的肺通气量及血氧饱和度(SaO2),计算心功能指数。结果两组服富氧水后较服富氧水前PWC170、SaO2及心功能指数均增高(P〈0.01);HR90W、肺通气量降低(P〈0.01),且其效率能保持1周(P〈0.05)。结论富氧水能明显提高高原移居青年的体力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47.
目的在高海拔地区(5 200 m)利用氧烛建立富氧室观察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移居青年血氧饱和度(SaO2)及心率(HR)的影响。为防治高原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减少高原移居者急慢性高原病的发生,寻觅新的方法和途径。方法选择驻守在海拔5 200 m以上地区1年、经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测拟诊为肺动脉高压的8名受试者在该海拔夜间睡眠时,分别监测常氧和富氧(氧浓度为24%~25%)条件下的SaO2和HR。结果富氧较常氧条件下SaO2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富氧较常氧下HR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用氧烛制作富氧室可显著改善低氧环境条件下肺的氧合效率、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心率,从而使人体缺氧状态得以充分改善。  相似文献   
48.
单兵增氧呼吸器对高原移居青年PWC170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兵增氧呼吸器在高原对移居青年体力作业效率的影响。方法对进驻海拔3700m 20天的12名青年,在佩戴与不佩戴单兵增氧呼吸器时分别用EGM-Ⅱ型踏车功量计做踏车运动,初始负荷功率为50W,每3min递增50W,以60rpm连续踏车至200W 3min后终止。用直线回归法计算每位受试者的PWC_(170)。结果不佩戴时PWC_(170)为(223.72±17.63)W,佩戴时PWC_(170)为(241.15±17.82)W,佩戴时较不佩戴时PWC_(170)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单兵增氧呼吸器能明显提高高原移居青年的心功能及做功效率。  相似文献   
49.
对驻守海拔4300m不同时间移居者心理生理能力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检测心理生理能力指标的方法,衡量和评价持续驻守在海拔4 300 m高原3~6个月与7~48个月移居者的心理生理能力的差别,为建立高原边防军人健康档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驻守高原某边防部队的68名男性青年,分为两组。甲组:34人,年龄21~37岁,平均(27.84±3.8)岁,累计在高原驻守4~16年,平均(8.5±3.4)年。本次上高原3~6个月。乙组:34人,年龄20~30岁,平均(23.1±2.2)岁,累计在高原驻守3~12年,平均(4.5±2.6)年,本次上高原7~48个月。采用多功能心理生理能力测试仪和血氧仪对甲、乙两组分别进行测验。采用强光源检眼镜在简易暗室内小瞳孔下检眼。结果心理生理能力测验:数字广度(顺背数)测验,甲组与乙组比较,显示时间均为1±0。得分数:5.4±1.1:3.7±1.9(P<0.01)。左、右手交叉敲击动作频率测验,甲组与乙组比较,总时间均为10±0,总次数:78.8±19.5:69.3±18.8(P<0.05)。正确次数:76.8±18.2:62.2±17.9(P<0.01)。错误次数:2.5±3.3:5.1±4.7(P<0.05)。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检测结果甲组与乙组比较,91.2±6.4:87.4±5.1(P<0.05)。视网膜动态检查结果比较,甲组与乙组依次为:视网膜充血:+22例,占64.7%,±12例,占35.3%;++19例,占64.7%,+15例,占44.1%。视网膜动脉痉挛:+19例,占55.8%;±15例,占44.1%;++21例,占61.8%,+13例,占38.2%。视网膜静脉怒张:+19例,占55.8%,±15例,占44.1%;++21例,占61.8%;+13例,占38.2%。视网膜渗出:+19例,占55.8%;+21例,占61.8%,±13例,占38.2%。结论驻守海拔4 300 m高原甲组(3~6个月)心理生理能力及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测验结果显著优于乙组(7~48个月)。甲组视网膜缺氧性改变程度明显轻于乙组。高原低氧环境暴露时间的长短,与人体心理生理能力的高低及组织器官缺氧性改变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在海拔3 700 m高原口服西地那非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驻守海拔3 700 m高原半年的10名志愿者,在其口服西地那非前、后0.5 h分别检测其肺功能。检测指标包括FVC,FEV1,FEV1%,MMEF,PEF和MVV。结果服药后与服药前0.5 h,肺功能指标分别为,FVC[(4.05±0.35)L vs(3.55±0.36)L],FEV1[(3.79±0.32)L vs(3.29±0.43)L],MMEF[(4.33±0.39)L/s vs(3.90±0.45)L/s],PEF[(5.77±0.79)L/s vs(4.80±0.92)L/s],MVV[(150.64±13.40)L vs(133.10±11.59)L]。服药后各指标显著高于服药前(P<0.01,或P<0.05),但FEV1%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高原口服西地那非能提高移居者的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