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9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95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71.
[目的]观察原发性骨关节炎及正常人关节软骨间充质祖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特性及其成软骨、成骨和成脂分化能力,探讨关节软骨间充质祖细胞在原发性骨关节炎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方法]观察原发性骨关节炎及正常人关节软骨间充质祖细胞成软骨(微团培养)诱导分化后的细胞形态变化,TB、Ⅱ型胶原、Aggrecan染色,GAG含量及Ⅱ型胶原mRNA表达;成骨(单层传代培养)诱导分化后细胞形态变化,钙结节染色,ALP活性及BGPmRNA表达;成脂(单层传代培养)诱导分化后细胞形态变化,油红染色,油红染色阳性细胞比率及TG含量。[结果]原发性骨关节炎及正常人关节软骨间充质祖细胞成软骨诱导分化后细胞TB、Ⅱ型胶原、Aggrecan染色均呈阳性,原发性骨关节炎者GAG含量减少及Ⅱ型胶原mRNA表达减弱(P<0.05);成骨诱导分化后细胞钙结节染色均呈阳性,原发性骨关节炎者ALP含量减少及BGPmRNA表达减弱(P<0.05);成脂诱导分化后细胞油红染色均呈阳性,原发性骨关节炎者TG含量增加(P<0.05)。[结论]关节软骨间充质祖细胞经成软骨、成骨及成脂诱导后均能分化为具有相应功能细胞特性的分化细胞。原发性骨关节炎关节软骨间充质祖细胞成软骨和成骨分化能力降低,而成脂分化能力增加,提示原发性骨关节炎关节软骨间充质祖细胞分化功能出现异常,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细胞对软骨损伤修复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72.
目的评价采用后正中小切口经椎旁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置入动态中和固定系统(Dynesys)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共纳入我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采用后正中小切口经Wiltse入路置入Dynesys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39例,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39~60岁,平均46岁。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以及对术前、术后的腰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片测量椎间角度,计算椎间角度位移(ROM),进而评价其疗效。结果术后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的椎间角度位移(ROM)显著减少(P<0.05),手术相邻节段的术前ROM与末次随访时的ROM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Dynesys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明显,且对邻近节段无显著影响。后正中小切口经Wiltse间隙置入Dynesys内固定系统,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平均住院时间短、避免术后肌肉疼痛等优点。  相似文献   
73.
背景:陈旧性跟腱断裂是足踝外科的常见疾病,目前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蹿长屈肌腱常被移植用作跟腱的修复,但存在单束重建时腱体单薄、双束重建时长度不足等问题。目的:观察Endobuuon联合双束蹿长屈肌腱于跟腱解剖止点重建跟腱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对21例MyersonIII型陈旧性跟腱断裂伤患者采用自体蹰长屈肌腱移植、双束蹿长屈肌腱联合Endobutcon跟腱解剖止点重建的方法进行治疗。男16例,女5例,年龄33-47岁,平均39.5岁。均为闭合性跟腱断裂。随访包括临床评价、X线及MR检查,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以及Leppilahti跟腱修复评分标准进行术后疗效评定。结果:21例获得平均16个月随访(12-30个月)。AOFAS—AH评分从术前63.2-8.3分提高到93.5±8.1分;Leppilahti跟腱修复评分从术前71.5±9.1分提高到93.2±5.9分。所有患者均无神经损伤、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X线示Endobuaon固定位置良好,MRI示移植肌腱位置及形态良好。结论:Endobuaon联合双束蹰长屈肌腱解剖止点重建的方法可为跟腱提供强度和长度更为满意的自体移植物,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SOX6和SOX9基因转染对原发性OA关节软骨MPCs的促增殖、分化作用,为通过调控关节软骨MPCs以防治原发性OA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以pAdTrack-CMV-SOX6、SOX9腺病毒穿梭质粒构建SOX6、SOX9基因,并感染原发性OA关节软骨MPCs,比较基因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成软骨诱导分化后TB、Ⅱ型胶原以及Ⅱ型胶原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SOX6和SOX9能够分别稳定感染OA关节软骨MPCs;经二者分别感染的关节软骨MPCs成软骨诱导分化后,其TB染色、Ⅱ型胶原染色呈强阳性表达,未基因感染细胞为弱阳性着色;SOX6基因感染原发性OA关节软骨MPCs的Ⅱ型胶原mRNA表达量为未基因感染细胞的3.8倍(P0.01),SOX9基因为未感染细胞的5.15倍(P0.01)。结论构建的SOX6、SOX9基因序列与基因库报道序列完全一致;SOX6和SOX9能稳定感染原发性OA关节软骨MPCs,并显著促进感染细胞成软骨分化;提示通过适宜浓度的bFGF、TGF-β1对原发性OA关节软骨MPCs的作用及SOX6和SOX9基因感染,可能具有促进原发性OA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异型锁定钢板结合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Hoffa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14例新鲜Hoffa骨折,术中先应用空心加压螺钉从前至后固定骨折,然后于外髁应用异型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 14例获平均13.6(8~21)个月随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骨折继发移位等并发症。疗效按Letenneur评估系统评价:优9例,良4例,差1例。结论该方法治疗Hoffa骨折入路简单、操作方便、固定牢固、疗效满意,是目前可供选择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76.
目的比较创伤性枢椎滑脱2种不同的前路手术方式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6例新鲜尸体上颈椎标本(C0-4)制成C2双侧椎弓峡部切断并C2,3前纵韧带切断并C2/C3椎间盘切除(Destablized Ⅲ组)的创伤性枢椎滑脱模型。依次采用C2,3 开槽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C2,3组)和C3椎体大部分切除、植骨融合钢板系统内固定术(C2-4组)2种术式固定。对固定后标本在0.5N·m、1.5N·m、2.5N-m力矩下三维6个自由度运动时,运刖电测法进行应变电阻测定,计算2种术式固定下螺钉的拔出应力,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C2,3组在屈曲和伸展运动状态下,在不同载荷下所承受的应力均大于C2-4。组(P〈0.05),在左右旋转状态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理环境下C2,3 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能相对容易出现内置物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77.
目的应用自体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移植修复猪膝关节软骨缺损,观察关节滑液中炎性因子的变化,以评估干细胞移植对微环境的影响。方法建立猪膝关节7 mm×7 mm正方形软骨缺损模型,实验组Ⅰ期获取足量ADSCs,复合在Ⅰ型胶原缓释诱导因子支架上,植入缺损部位;设立软骨缺损钻孔治疗对照组。实验动物术后2、4个月取材,大体观察缺损修复形态。获取关节内滑液,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含量。结果术后2、4个月实验组关节滑液中IL-1β、TNF-α、MMP-13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中的含量;术后4个月关节滑液中IL-1β、TNF-α、MMP-13的含量明显低于术后2个月关节滑液中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SCs移植修复猪膝关节软骨缺损可以有效减少关节滑液中炎性因子的水平,关节软骨缺损得到有效修复。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治疗第2跖骨头缺血性坏死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3年4月我科应用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治疗第2跖骨头缺血性坏死症患者8例,术后采用美国足踝AOFAS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本组8例均获随访,时间3~29(15.3±8.3)个月。全部患者疼痛、活动度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治疗第2跖骨头缺血性坏死症的疗效满意,能明显改善疼痛、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C3椎体大部分切除、植骨融合钢板系统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创伤性枢椎滑脱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8例不稳定性创伤性枢椎滑脱患者行颈前路C3椎体大部切除、植骨融合、Zephir钢板系统内固定,并对术前、术中和术后10~30个月随访的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无患者术中死亡,无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术中平均出血300mL.随访结果显示术后全部病例颈部症状明显缓解,2例脊髓不全损伤患者脊髓功能明显改善,6个月X射线平片显示全部病例生理前凸恢复,C2椎弓骨折线模糊,植骨愈合良好,无钢板及螺钉松动、断裂现象存在.结论 前路C3椎体大部分切除、植骨融合钢板系统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创伤性枢椎滑脱减压充分,可维持颈椎生理前凸,促进骨折愈合,且植骨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80.
股骨下1/3段骨折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分析股骨下1/3段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并评价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年间收治的19例股骨下1/3段骨折内固定失败病例。结果:19例中内固定物折断10例,弯曲、松动9例;内固定物失效发生在术后5个月之内及部分负重者居多;12例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11例在固定术同期行膝关节粘连松解。结论:股骨下1/3段骨折内固定失败是由于解剖因素、骨折复位不足、内固定物选用不当和过度康复训练等多因素所致;带锁髓内钉是再固定的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