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9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95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胫骨干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后早期踝前疼痛的发生率,分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方法对307例胫骨干骨折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观察早期踝前痛的发生率、VAS疼痛评分和早期踝前疼痛的平均持续时间等,分别于术后即刻、3个月、1年进行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39例术后早期发生踝前疼痛,发生率为12.7%,平均持续时间(6.2±3.4)d;静息状态VAS疼痛评分平均(3.1±1.5)分,功能锻炼时VAS疼痛评分平均(4.0±0.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踝前疼痛是胫骨干骨折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的并发症之一,与远端锁钉的置钉方式及扩髓有一定相关性;踝前疼痛会增加术后功能锻炼时VAS疼痛评分,但对踝关节功能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小腿前外侧单一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小腿前外侧单一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46例。结果 46例均获平均9.5(8~12)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14~20周,平均17.1周。疗效评价采用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3例,良18例,可5例,优良率89.1%。结论对大部分胫腓骨远端骨折而言,采用经小腿前外侧单一切口双钢板内固定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小腿前外侧切口L形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经小腿前外侧切口L形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9例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5例,女4例;年龄25 ~ 51岁,平均39岁.15例为闭合性骨折,4例为开放性骨折.骨折按照Rüedi-Allgǒwer分型:Ⅰ型1例,Ⅱ型11例,Ⅲ型7例.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8~13个月(平均8.6个月)随访.所有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获骨性愈合,时间为16 ~20周,平均18.1周.除2例患者骨折关节面出现1.5 mm移位外,余骨折均未发生明显短缩、成角及旋转等畸形.疗效评价采用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9例,良7例,可3例. 结论 经小腿前外侧切口L形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可以治疗绝大多数的pilon骨折并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防旋动力髋螺钉(DHSA)与动力髋螺钉(DHS)在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近期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68例65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DHS组37例,DHSA组31例。比较两组的术前基本情况(性别、年龄、患肢侧别、骨折类型、术前并发症),术中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内固定有否切出股骨头,术后骨折平均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随访9~32个月,平均(21.5±8.5)个月。两组术前基本情况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随访时间内未发现感染,DHSA组无骨折不愈合,无刀片切出股骨头,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快。Harris评分DHSA组明显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HSA与DHS均可实现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良好固定,DHSA固定技术固定可靠,抗旋转,填压松质骨,手术创伤小,更适合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伤椎过渡钉辅助复位技术在重度胸腰椎骨折脱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0—01—2012—01应用伤椎过渡钉复位技术治疗重度胸腰椎骨折脱位13例。术前影像学证实伤椎椎弓根均破坏,无法置钉,常规行后路手术.伤椎过渡钉辅助复位后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结果13例获得随访10个月~2.5年,平均1.5年,骨折脱位复位满意,术后伤椎高度和Cobb角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无破坏。结论对于复位困难的重度胸腰椎骨折脱位,当伤椎椎弓根破裂无法置钉时采用伤椎过渡钉辅助复位技术联合后路钉棒系统可以获得满意的复位效果,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脊柱后路开放手术后切口部位感染的微生物学特点及药物敏感性。方法以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行脊柱后路开放手术后出现手术部位感染(SSI)的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感染组织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本研究25例患者共分离出29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阳性菌(G+)13株,占44.83%;革兰阴性菌(G-)12株,占41.38%;真菌4株,占13.79%。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等药物耐药严重,敏感药物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氨曲南等药物耐药严重,相对敏感的药物为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结论脊柱后路开放手术感染主要以表皮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为主,等待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时可经验性选择对其较为敏感的万古霉素、美罗培南、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进行治疗,从而降低感染等并发症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股骨远端C型骨折多由高能量损伤所致,移位复杂,致残率高,手术治疗也较为困难,是目前最难治疗的骨折之一。传统手术方法为达到解剖复位、坚强固定的目的往往需广泛暴露术区和剥离骨膜,易造成切口愈合不良、骨折延迟愈合及感染等并发症[1]。随着骨折治疗理念的更新,间接复位骨折以保护软组织血运,经皮插入桥接钢板进行生物学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且疗效肯定。2002年4月~2005年2月,我科应用MIPO技术治疗该类型骨折1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  相似文献   
18.
62例跟腱断裂修复手术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手术修复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和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对1961~1994年80例采用手术治疗的跟腿断裂中的62例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其中采用“8”字缝合法8例,两条腱膜瓣下翻修复30例,腓骨长肌移位修复2例,倒“V-Y”形腱成形术10例,对端褥式缝合12例。结果 62例随访3~33年,按尹庆水评分标准,优40例,良13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为85.5%。术后感染和再断裂各6例,各占总数的  相似文献   
19.
对本院自 1980年以来 59例长骨骨折内固定器材破坏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探讨术后康复不当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1资料与方法 本组 59例,男 36例,女 23例,年龄 8~ 64岁,平均 39.5岁。骨折类型:新鲜骨折 43例,陈旧性骨折 16例;开放骨折 21例,闭合性骨折 38例;粉碎骨折 39例,非粉碎骨折 20例。骨折部位:上肢 13例,下肢 46例。 2结果 内固定器材破坏的时间: 1周~ 26月,平均 8.5个月, 80%以上发生在术后 5~ 15个月。断裂 46例。存在的术后康复不当共 42例,其中康复时再次外伤 24例,过早关节功能锻炼或过早上肢持重练习或…  相似文献   
20.
滑动加压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1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院自 1998~ 2 0 0 0年采用滑动加压鹅头钉 (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5 1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1 临床资料本组男 34例 ,女 17例 ;年龄 2 0~ 81岁 ,平均 5 5 4岁。根据Evans分类[1] :Ⅰ类 4 2例 ,其中Ⅰ型 5例 ,Ⅱ型 7例 ,Ⅲa型 10例 ,Ⅲb型 8例 ,Ⅳ型 12例 ;Ⅱ类 9例。本组有 4例合并股骨颈基底部骨折 ,12例合并股骨粗隆下骨折。致伤原因 :直接暴力伤 33例 (摔伤 19例 ,车祸伤 14例 ) ,间接暴力伤 18例。2 手术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患髋臀部垫高。取大粗隆外侧切口。若术前牵引复位较好者 ,为减少组织创伤可不显露骨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