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3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5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54篇
口腔科学   83篇
临床医学   156篇
内科学   129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114篇
外科学   227篇
综合类   396篇
预防医学   10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06篇
  3篇
中国医学   166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以上视障碍为主的神经风湿症一例报告天津市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内科(300192)王爱平,陈光,刘金鹏患者女性,37岁,小学教师,主因,晨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视物成双、随后卧床。数小时后发现昏睡。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及闭镇不全,伴房...  相似文献   
22.
多发生骨髓瘤误诊1例ACASEREPORTOFMULTIPLEMYELOMA陈光王永海成继民患者,女,50岁主因右额、颞部肿物术后七个月,右下颌骨肿物半年入院。缘于一年前发现右额、颞部杏核大小肿物、质硬,无不适感。在当地医院行“肿物切除术”,未明确诊...  相似文献   
23.
我院于2002年2月收治1例因汽车肇事被车轮碾压右足的患者,急诊应用双股前外侧皮瓣组合移植修复足部皮肤大面积缺损。术后功能恢复满意,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42岁,急诊入院。局部检查:右踝上5cm处至跖骨头部皮肤呈脱套缺损,内外踝及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胫后动脉及部分跟腱断裂,创面污染较重。急诊清创,骨折克氏针固定,皮肤缺损范围为跖后侧长20cm,背前侧长15cm,跖骨头处周径2lcm,跟踝处周径2lcm,趾底宽度为l0cm,取双侧股前外侧皮瓣,面积各为22cm×16cm,组合移植修复足部皮肤缺损,术后外形和功能恢复满意。2讨论…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临床与分子遗传学特征,寻找MELAS线粒体DNA(mtDNA)A3243G点突变比例与临床特征的关联性。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8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和门诊临床疑似线粒体脑肌病的患儿,行外周血白细胞mtDNA A3243G点突变筛查、血乳酸检测和神经影像学等检查。A3243G点突变阳性病例中选取符合MELAS临床疑似诊断标准的患儿(突变阳性组),对其家系进行调查,采集家族成员血进行mtDNA A3243G点突变筛查;A3243G点突变阴性病例中选取符合MELAS临床疑似诊断标准的患儿行肌肉病理活检和肌肉A3243G点突变筛查(突变阴性组)。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及MELAS遗传学特征。结果研究期间共有272例疑似线粒体脑肌病的患儿进行了外周血白细胞A3243G点突变的筛查。A3243G点突变的20例阳性标本中,突变均为异胞质性(heteroplasmy),18例符合MELAS的临床疑似诊断标准。血细胞中突变型mtDNA的比例为9.0%-50.0%,其中4例同时在肌肉组织检测到相同突变,突变比例为42.4%-64.8%。临床症状以惊厥、乏力、智力进行性倒退、发热、呕吐、视力障碍和失语为主,身材矮小和体毛增多为主要体征,13例合并癫,血乳酸均升高,头颅CT/MRI显示双侧对称性苍白球钙化和脑梗死信号。A3243G点突变筛查阴性标本中有4例临床符合MELAS临床疑似诊断标准,肌肉病理可见破碎红边纤维,肌肉A3243G点突变筛查阴性。14个家庭中的37名家庭成员采集了外周血进行mtDNA A3243G点突变筛查,突变阳性组中患儿母亲5名检测到A3243G点突变,突变比例分别为3.0%,5.0%,11.8%,21.3%和26.9%,同胞兄弟4名检测到A3243G突变,突变比例分别为19.3%、33.3%,37.5%和41.5%,均无临床症状,其他成员未检测到突变。本研究A3243G点突变比例与发病年龄和就诊年龄呈负相关趋势,与病程未?  相似文献   
25.
本文研究三个价型六种盐对C_8-卵磷脂微团溶液的液-液相分离调控的规律,测定出各种加盐溶液的两相共存曲线,获得了各系统相变临界温度T_c随盐类型和盐离子强度变化的关系。用我们先前导出的关于盐对该微团溶液相变影响关系的方程式为T_c=T~0_c-A_1[I]~1.2+A_2[I]对本实验结果的拟合表明,这六种加盐微团溶液的液-液相分离亦遵从同样的变化规律。从而为揭示各种价型无机盐对两性离子化表面活性物质微团溶液液相分离的作用规律和机制提供了进一步的实验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血清饥饿法同步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采用血清饥饿法建立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的同步化方法。方法:将HKC分为6个不同低血清浓度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胎牛血清浓度为0、1、2、3、4、5和100mL/L的DMEM培养液培养24h。根据流式细胞术结果选择的最佳同步化HKC的胎牛血清浓度。将HKC的同步化处理时间分别延长为24h、48h和72h,选择最佳同步化时间。用MTT法绘制生长曲线观察血清饥饿处理对HKC生长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验证血清饥饿同步化处理HKC的效果。结果:选择无血清(0mL/L)和1mL/L为HKC最佳同步化的胎牛血清浓度,选择48h为HKC同步化最佳时间。细胞生长曲线表明采用1mL/L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培养48h后恢复正常培养的HKC细胞,其生长曲线更接近于正常培养的细胞。Brdu进一步证明,用1mL/L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培养48h可以使90%以上的HKC细胞处于G0/G1期。结论:用1mL/L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培养48h可获得90%以上的G0/G1期HKC。  相似文献   
27.
白屈菜总生物碱止咳平喘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白屈菜总生物碱的止咳平喘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和豚鼠,均ig给予白屈菜总生物碱5,10,20mg.kg^-1,经小鼠氨水引咳实验,豚鼠枸橼酸引咳实验,豚鼠组织胺引喘实验,观察用药前后引咳潜伏期,3min内的咳嗽次数和豚鼠的引喘潜伏期及发生抽搐跌倒的动物数。结果:白屈菜总生物碱可明显地延长小鼠引咳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延长豚鼠的引喘潜伏期,减少抽搐跌倒的动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白屈菜总生物碱有明显的止咳平喘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微小RNA(microRNA,miR)-362在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及价值。方法使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比较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32例星形细胞瘤患者和4例正常脑组织中miR-362的表达。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结果所有星形细胞瘤组织miR-362表达(0.194±0.052)明显低于正常脑组织miR-362表达(0.436±0.044,t=8.88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组织miR-362表达(0.172±0.045)和高级别星形细胞瘤(0.202±0.070)均明显低于正常脑组织miR-362表达(t=10.101,t=6.38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组织miR-362表达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miR-362表达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84,P>0.05)。结论miR-362在星形细胞瘤组织中表达下调,但在低级别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29.
目的对脊髓损伤患者不同时间段尽早急诊手术的术后神经功能康复情况进行观察。方法选取35例脊柱脊髓损伤并进行创伤外科急诊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并分析比较其不同时间段进行手术,术后的神经功能康复情况。结果 35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均较术前明显好转,8小时手术的患者神经功能康复较8小时的患者好,越早进行手术的患者神经功能康复越好,所有患者术后的脊髓功能ASIA评分(针刺觉评分、轻触觉评分、运动评分)均较术前提高,且时间越早手术的术后ASIA评分提高值就越高,与术前、不同时间段之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脊髓损伤的患者需加快其院外及院内的抢救,以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损伤,提高其术后神经功能康复力。  相似文献   
30.
电脉冲介导基因转移效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电脉冲介导的基因转移效率及其最佳的基因转移的电脉冲参数。方法 用微量注射器将pcD2/LacZ质粒10μg,在昆明小鼠的股四头肌注射,1~2min内在注射部位给予不同参数的电脉冲刺激(不同的电脉冲参数每组10只小鼠),然后进行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测定或酶组织化学染色。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及单纯注射组。结果 电脉冲可明显增加LacZ基因的表达,电脉冲组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131.6U/mg±86.5U/mg蛋白)是单纯注射组(4.9U/mg±1.0U/mg蛋白)的30倍(P<0.05)。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电脉冲组肌肉组织中β-半乳糖苷酶蓝色颗粒的数目和染色的程度均明显高于单纯肌肉注射组。当电脉冲参数电压200V/cm,波宽40ms,脉冲次数6次和频率1Hz时,可获得最高的基因表达效率。结论 在最佳的电脉冲参数条件下,电脉冲介导的基因转移可获得较高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