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不同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肺静脉影像学评价的价值.方法 收集103例胸部血管成像资料,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血管分析(VA)、仿真内窥镜(VE)、斜面重组(OR)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分别对肺静脉进行影像学评价,比较分析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肺静脉影像学评价的价值.结果 VR、MIP显示肺静脉与左心房连接类型较好,但在对肺静脉进行测量时有时较难确定肺静脉孔的位置及测量的起止点;VA能对肺静脉孔及主干自动进行测量,提供的数据信息丰富,但图像处理相对复杂、费时;VE能从心腔内对肺静脉孔及其周围结构进行观察和测量,显示其他后处理技术不易显示的解剖结构,但需调节到适合的阈值及观察角度,要求操作者有一定的后处理技术和经验;OR操作简单,能显示肺静脉与左心房的连接情况,对肺静脉的测量相对简单、易行、省时.VA、VE、OR 3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肺静脉孔的测量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不同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肺静脉的影像学评价各有优势和不足,综合应用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能提供更为全面、精确的肺静脉解剖学信息.  相似文献   
32.
病例女,24岁,孕5月,反复腹胀1年余,腹痛3d入院。入院前3d,病人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隐痛伴阵发性绞痛及心前区放射痛,以餐后为甚。不伴黄疸,无排便排气障碍。查体:下腹膨隆,睑结膜苍白,中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肝区叩痛、无压痛,双下肢无肿胀。  相似文献   
33.
34.
李成芸  陈光祥 《云南医药》1997,18(6):458-459
重组α-2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近期疗效观察李成芸高连相吴荣雪陈光祥张俊新1995年6月至1996年7月,我们应用国产重α-2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5例,收到一定效果,现将有关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5人中男36人,女9人。年龄...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肺静脉与左心房连接变异及肺静脉孔的大小、形状。方法:收集103例排除影响肺静脉疾病的影像资料,分析肺静脉与左心房连接类型,测量肺静脉孔长短径,计算肺静脉孔指数。结果:标准4支肺静脉占78.6%(81例),上肺静脉孔长短径大于下肺静脉孔,右上肺静脉孔长短径大于左上肺静脉孔,右下肺静脉孔长短径大于左下肺静脉孔(P<0.05);右肺静脉孔指数大于左肺静脉孔,左上、下肺静脉孔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3>0.05),其余数据有统计学意义;男性肺静脉孔较女性大,男女性肺静脉孔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静脉解剖变异较大,各肺静脉孔大小、形状不同;64层螺旋CT能为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及胸外科手术提供肺静脉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36.
徐永铮  陈光祥 《云南医药》1998,19(5):340-341
硒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早在1957年Schwarz和Foltz首先发现硒(Se)对机体的有益作用,Se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本文研究昆明地区健康人55例和慢性肾小球疾病56例血Se水平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变化和免疫功能影...  相似文献   
37.
陈光祥  韩建英 《云南医药》1997,18(5):374-376
玉容露搽剂治疗寻常性痤疮和手足皲裂临床疗效观察陈光祥韩建英罗家洪陈治文王朝凤张桂秀肖子斌吴一菲寻常痤疮和手足皲裂是临床常见症候,本研究用新药玉容露治疗寻常痤疮和手足皲裂(共100例),并以99痤疮灵对照(45...  相似文献   
38.
患者女,68岁,近半年心前区疼痛,临床拟诊冠心病行CTA检查。MSCT表现:平扫左心房左右后方分别可见一等密度影向心外膨隆。增强扫描可见造影剂进入,呈高密度影(图1、2)。VR图像可见左心房左后方见囊状灶突起.左侧病变基底宽,位于心左静脉与左房室沟之间;右侧病变颈部较窄,位于左侧心房右后之房间隔后方(图3)。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肺静脉开口大小、形状、第一分支距肺静脉开口距离及肺静脉主干大小和形状随走行的变化。方法:分析103例影像资料的肺静脉与左心房连接类型,测量肺静脉口及主干长短径、第一分支距肺静脉口距离,计算肺静脉口指数。结果:标准4支肺静脉81例(78.6%),上肺静脉口径大于下肺静脉,右上、下肺静脉口径分别大于左上、下肺静脉(P<0.05);右侧肺静脉口指数大于左侧;男性肺静脉口较女性大(P<0.05);男女肺静脉口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支肺静脉第一分支距肺静脉口距离不同,左右、上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肺静脉口支出现率以右下最高(74.7%),左上最低(3.2%)。肺静脉主干汇入左房时部分(55.6%)左下肺静脉口径逐渐减小,其它3支逐渐增粗,形状都是逐渐变扁。结论:肺静脉解剖变异较大,各支肺静脉大小、形状及口支出现率不同,部分左下肺静脉汇入左房时其口径逐渐变小,在评价其狭窄时应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40.
患者男,32岁,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吞咽梗噎感,时轻时重,偶有恶心、呕吐,无胸背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