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1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66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68篇
内科学   99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03篇
综合类   527篇
预防医学   149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84篇
  3篇
中国医学   247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夜间哮喘发病的自由基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夜间哮喘发病与自由基的关系。方法应用细胞化学发光分析技术动态检测夜间哮喘淋巴细胞发光强度(Ly-cl)和多形核白细胞发光强度(PMN-cl)的变化;同时检测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血浆丙二醛(MDA)浓度。结果夜间哮喘患者Ly-cl及PMN-cl次日2∶00时较当日14∶00时增强(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GSH-Px活力下降(P<0.001),MDA含量增高(P<0.01)。结论夜间哮喘患者外周血自由基代谢具有明显的昼夜差异,提示体内淋巴细胞(Ly)及多形核白细胞(PMN)活化而释放的过多活性氧以及由于抗氧化功能的受损而产生的脂质过氧化反应(LPO)可能是夜间哮喘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2.
临床上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主要因交通意外、滑倒、扭伤等造成,在骨折中发生率较高。对于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患者,如不及时治疗,会出现关节炎、骨折不愈合情况,严重可发生局部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关节疼痛等情况,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临床上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类型多样,常采取保守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现对比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与保守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 探究DZIP1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DZIP1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CCK-8检测细胞活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与人口腔角质形成细胞相比,人OSCC细胞系TSCCA,Tca8113和SCC25中DZIP1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与阴性对照组(negative control,NC)相比,敲低DZIP1显著降低SCC25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P<0.05),显著降低细胞活力(P<0.05),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5),显著降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LiCl显著升高SCC25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P<0.05),显著升高细胞活力(P<0.05),显著促进细胞增殖(P<0.05),显著升高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与si-DZIP1组相比,si-DZIP1+LiCl显著升高SCC25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P<0.05),显著升高细胞活力(P<0.05),显著促进细胞增殖(P<0.05),显著升高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结论 DZIP1通过影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土大黄提取物对咪喹莫特(IMQ)诱导实验性银屑病模型小鼠皮肤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神经纤维蛋白-1(NR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IMQ乳膏涂抹BALB/c小鼠背部皮肤建立银屑病动物模型,观察土大黄提取物不同剂量(1,2,4 g/kg)对小鼠背部皮肤TGF-β1和NRP-1表达的影响。结果与IMQ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组比较,土大黄提取物低剂量组(1 g/kg)小鼠背部皮肤TGF-β1和NRP-1表达升高或增强(P> 0. 05);中剂量组(2 g/kg) TGF-β1和NRP-1表达升高或增强(P <0. 05);高剂量组(4 g/kg) TGF-β1表达升高或增强(P> 0. 05),NRP-1表达升高或增强(P <0. 05)。结论土大黄提取物能使TGF-β1和NRP-1表达升高或增强,从而可能促进或增强Treg细胞功能,恢复Th17/Treg细胞失衡,调节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7 (IL-17)轴,从而改善银屑病表皮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变化。方法 检测73例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形成率(RBC-C_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率(RBC-ICRR)及患者的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RBC-C_3bRR在慢性肝炎中、重度及肝硬化患者中明显下降(P<0.01),在慢性肝炎轻度也有显著下降(P<0.05)。而RBC-ICRR在慢性肝炎中重度及肝硬化患者中明显升高(P<0.05)。各型肝病患者CIC均明显升高。结论 慢性肝炎患者的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有明显改变,其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腰椎椎间孔狭窄引发腰腿痛的短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本院收治腰椎椎间孔处狭窄的患者30例,均选择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应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术前及末次随访评分的比较所有患者术中即感觉症状明显缓解.VAS评分由术前(8.13±1.21)分减少至(2.81±1.49)分,JOA评分由术前(10.77±4.21)分升高至(26.30±3.55)分.结论 TESSYS技术治疗腰椎椎间孔处狭窄,有安全性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患者易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58.
【摘要】目的:探讨大鼠急性放射性肝损伤实验研究中模型的建立及TGF-β1动态变化及表达意义 。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30只)和对照组(10只)。除对照组外,模型组大鼠右半肝均接受单次6MV X线25Gy照射,接受照射第3天、5天、10天,应用HE染色、透射电镜下观察大鼠右肝病理学变化,血清学检测TGF-β1、肝功能相关指标(ALT,AST,ALP),数据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照射第3天、5天、10天后,电镜下可观察肝脏早期病理学改变;TGF-β1的表达在随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增加,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时间段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HE染色结果对照组和模型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别;肝功能相关指标(ALT,AST,ALP)不同时间点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镜下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早于光镜下的变化,可用于早期放射性肝损伤的评价; TGF-β1较肝功能更加敏感反映出照射后肝脏的损伤状态,可作为预测急性放射性肝损伤程度的血清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患者的免疫表型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2011年5月-2014年6月在河北省涿州市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125例成人AML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以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对其骨髓进行免疫表型检测。结果 AML患者髓系特异性抗原表达阳性率依次为CD13(90.4%)、CD33(86.4%)、MPO(80.0%)、CD117(73.6%);CD14和CD15主要在M4和M5中表达,CD64和CD15同时强阳性伴HLA-DR高表达,提示M5可能性大;在M3患者中有较强的自发荧光,表达髓系抗原CD13、CD33和MPO,低表达CD34和HLA-DR。造血干/祖细胞标记抗原CD34、HLA-DR、CD38在AML中呈高表达,分别为53.6%、70.4%、71.2%。125例中56例伴有淋系抗原表达,各抗原表达率依次为CD56(25.6%)、CD7(19.2%)、CD19(9.6%)、CD4(7.2%)、CD2(6.4%)。有淋系抗原表达(LymAg+)组表达CD34+比例和肝脾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无淋系抗原表达(LymAg-)组(P<0.01)。伴有CD7+患者完全缓解(CR)率明显低于CD7-患者(P<0.05),而伴有淋系抗原表达的AML患者CR率(55.6%)与未伴有淋系抗原表达的AML患者CR率(7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L患者高表达CD13、CD33、MPO,部分患者同时表达髓系、淋系抗原;伴有CD7+表达的患者,化疗后CR率低,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60.
目的:总结1例食管气管瘘伴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例食管癌术后并发食管气管瘘伴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危重患者进行正确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结果:经正确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患者已好转出院。结论:此例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即及时胃肠减压、充足的营养支持、积极的抗感染治疗,护理上加强病情观察、舒适的护理及全面的健康宣教,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