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7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52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92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326篇
内科学   152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599篇
预防医学   228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187篇
  6篇
中国医学   294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 毫秒
91.
目的研究亚麻叶白千层Melaleucalinariifolia枝、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LH-20、ODS、以及Pre-HPLC等现代分离方法进行系统地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采用CCK8法初步评价化合物1~6对6种肿瘤细胞(人肺腺癌NCI-H441细胞、人大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人肺癌A549细胞、人卵巢腺癌SKOV3细胞、人宫颈癌HeLa细胞和人肾透明细胞癌caki-1细胞)的体外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结果从亚麻叶白千层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O-乙酰熊果酸(1)、3β-acetoxy-11-ursen-13α,30-olide(2)、betulinal(3)、diospyrolide(4)、3β-O-(E)-cumaroyl-alphitolinsaeure(5)、3',4'-二羟基肉桂酸白桦脂酸酯(6)、熊果醇(7)、白桦脂醇(8)、豆甾-4-烯-3-酮(9)、5,7,4'-三羟基黄酮3-O-α-L-毗喃鼠李糖苷(10)、山柰酚-3-O-(6′′-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苷(11)、α-生育酚(12)、methoxytocopherol(13)、α-tocopherolquinone(14)、植醇(15)。CCK8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1、3、5、6对人类肿瘤细胞显示出中等强度的增殖抑制作用。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4、5、9~11、13、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5、6对人类肿瘤细胞表现出一定的细胞毒活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在3.85~25.63μmol/L。  相似文献   
92.
川芎嗪对同基因骨髓移植小鼠骨髓中VCAM-1/VLA-4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同基因骨髓移植 (BMT)小鼠骨髓细胞表面黏附分子VCAM 1 VLA 4 (CD4 9d)的表达及川芎嗪对其影响 ,取健康BALB c小鼠 ,随机分为 3组 :正常组 (不做处理 ) ,骨髓移植对照组 (简称BMT组 )和骨髓移植 川芎嗪治疗组 (简称川芎嗪组 )。BMT组和川芎嗪组分别胃饲生理盐水 0 .2ml 只和川芎嗪注射液每次 2mg 只 ,2次 天。在BMT后第 7、14、2 1、2 8天处死小鼠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骨髓基质细胞VCAM 1蛋白表达水平 ,用RT PCR检测骨髓基质细胞VCAM 1mRNA表达水平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有核细胞表面VLA 4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 :BMT后第 7、14、2 1、2 8天川芎嗪组VCAM 1 VLA 4的表达水平、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均高于BMT组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川芎嗪能提高BMT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和基质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 ,促进造血干 祖细胞的归巢 ,加速移植后骨髓的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93.
94.
目的:分析小儿脑性瘫痪的高危因素及临床特征,探讨早期干预措施。方法:分析285例脑瘫患儿的发病高危因素、临床分型、合并症及神经系统检查结果等,并提出早期干预的方法。结果:285例中有高危因素272例(95.4%),以早产、新生儿窒息、低出生体重为主;>2项高危因素占51.9%;痉挛型占68.8%;合并症:语言障碍占75.1%;智力低下占49.5%;视力异常18.2%;颅脑CT和脑电图异常率分别为80.5%、85.4%。结论:对有高危因素或脑CT及脑电图异常率较高的患儿,应尽早诊断和干预。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肾上腺素对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探讨术中应用肾上腺素的合理浓度。方法选取2013年1至6月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90例(90眼),随机分为3组,每组30眼,分别于灌注液中加入0.1 ml、0.2 ml及0.5 ml肾上腺素,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于术前及术后1周采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检查。结果3组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3组术后1周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2494±177;286)/mm 2,(2428±177;353)/mm 2,(2380±177;375)/mm 2,六角形细胞比例分别为(49±177;13)/mm 2,(45±177;13)/mm 2,(43±177;14)/mm 2。3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均较术前减少,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组间比较,随加入肾上腺素浓度增加,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逐渐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对手术损伤及肾上腺素毒性损害的耐受性降低,在有效维持术中瞳孔散大状态的同时,选用浓度较低的肾上腺素,以减少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害。  相似文献   
96.
目的 采用量化的方法评估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与手术后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白内障门诊手术60例,60只眼,平均年龄67.45岁,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7 d,30 d和3个月进行调查问卷逐项随访。手术适应证选择,手术前后检查处理,手术方法和程序等,按本院常规进行。调查问卷除一般情况外,参照国内外有关生活质量调查内容,依据我国城乡居民生活特点设定本文生活质量评估标准。结果 术前视功能综合平均生活质量指数,和术后视功能综合平均生活质量指数,定量评估标准。包括远视力功能,近视力功能,暗视功能和生活诉苦4项。每项设定5个等级—影响非常严重、严重影响、中度影响、轻度影响和无影响。每个等级设定相应分数,依次为0.2、0.4、0.6、0.8和1.0分。统计术前和术后视功能综合平均生活质量指数。检测术前和术后总视力平均指数分别为1.98和4.40,术前远视力平均指数和术后远视力平均指数分别为0.12和0.64,术前近视力平均指数和术后近视力平均指数分别为2.58和3.00。结论 用本院拟定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后“生活质量量化标准”评估的结果表明,术后视功能综合平均生活质量指数明显提高。术后远视力和近视力比术前远视力和近视力也明显提高,表明二者相关。  相似文献   
97.
本文利用三株黑龙江立克次体054株(HLJ-054)单克隆抗体对四株斑点热群立克交体西伯利亚种(R.s.)246株,清河株(JH-74),立氏立克次体(R.r.)R株及HLJ-054株进行了血清学分析,对其蛋白组成及单抗结合抗原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JH-74株与246株在上述三个方面完全一致,不同于HLJ-054及R.r.R株;HLJ-054株与R.r.R株与三株单抗血清学反应高度交叉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对出血性脑卒中后脑损伤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检测103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血性脑卒中组)血清TGF-β1、NSE水平并与68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比较,以3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为临床预后指标,各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急性期血清TGF-β1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NSE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单因素分析,TGF-β1、住院天数为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好的因素。NSE高、意识障碍程度重、出血量大、入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空腹血糖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发热、最高体温高、患者年龄大、合并感染者神经功能恢复差。多元回归分析,血清TGF-β1、NSE、出血量、意识障碍程度、入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影响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结论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TGF-β1明显下降;重症患者NSE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精细化管理在风湿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240例风湿性疾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120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管理护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管理护理。结果经过分组管理护理研究,观察组的质量评分为(99.35±0.34)分,对照组的质量评分为(90.12±0.36)分,观察组护理满意例数58例,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护理满意例数49例,满意度为81.67%。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风湿性疾病之中,采用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风湿性疾病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值得临床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对匹多莫德分散片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将选取的89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对照组44例患儿根据病情,于每次发病时给予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45例患儿给予匹多莫德分散片治疗。一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临床症状恢复情况。结果:经过6个月的疗效观察,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仅为43.2%,而观察组有治疗效率达到91.1%,两组有效率差别显著(P〈0.05);且观察组咳嗽缓解、退热以及肺部啰音等病症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明显(P〈0.05)。结论:应用匹多莫德分散片能够有效治愈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能够较大程度的影响患儿机体细胞的免疫力,从而达到增强患儿机体抵抗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