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1篇
儿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急腹症的低剂量MSCT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本院201例经临床证实的急腹症患儿的影像资料。所有患儿在术前使用GE Optima CT660螺旋CT机进行全腹部CT平扫。对原始图像采用0.625mm层厚进行重建,使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技术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201例中先天性小肠闭锁45例,其中十二指肠闭锁4例,主要MSCT表现为“双泡征”;空回肠闭锁41例,主要征象包括小肠梗阻和细小结肠征;先天性肠旋转不良41例,表现为“中心点征”26例,“漩涡征”6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30例,主要表现为肠壁小囊状或串珠状透亮影12例,细线状、半弧状及环状透亮影27例,两种形式共同存在9例;胎粪性腹膜炎13例,均可见腹腔内肠腔外钙化灶;肛门直肠畸形80例,其中Currarino综合征7例。结论:MSCT图像可明确诊断新生儿急腹症的病因及并发症,同时可了解腹壁、腹膜腔和肠壁情况,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22.
2009年RSNA的主题是定量成像和质量控制,笔者将腹部系统的新进展,按照各器官分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3.
<正>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是一种非动脉硬化性、非淀粉样变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小血管疾病,是由于19号染色体上Notch3基因发生突变所致~([1])。影像学上常表现为多发皮质下梗死灶及侧脑室旁白质多发斑点状异常信号,且起病时临床症状往往较轻,极易误诊。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误诊为脱髓鞘疾病的CADASIL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4.
今年RSNA大会在腹部放射学上具有较多的新的进展和特点,本文扼要的按照解剖部位进行介绍. 1 肝脏影像学 肝脏影像学长期以来都是腹部影像学的重点,但是今年的热点和往年稍有不同,主要体现在MRI方面.  相似文献   
25.
郑楠楠  胡道予   《放射学实践》2009,24(8):905-905
病例资料患者,女,71岁。因间断性腹痛伴恶心、呕吐1个月余,停止排气、排便3天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初为阵发性下腹隐痛,后逐渐蔓延至全腹,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少量胆汁。近3天来未排气排便,腹痛加重。查体:腹部深压痛,无反跳痛。既往:患者于1993年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总结先天性血管环的早期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1年7月本院手术治疗的16例先天性血管环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4个月至3.2岁,平均(2.2±1.7)岁.术前均行64排CT胸部大血管及气管三维重建检查.诊断双主动脉弓3例;右位主动脉弓伴左侧韧带和左迷走锁骨下动脉7例;右位主动脉弓伴迷走左无名动脉干1例,左位主动脉弓伴右迷走锁骨下动脉2例;肺动脉吊带3例.患儿临床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喘鸣、呼吸窘迫、吞咽困难及呕吐.手术13例,3例肺动脉吊带患儿在体外循环下手术;其余患儿在非体外循环下手术,1例加行主动脉悬吊术.结果 所有患儿均生存,术后顺利脱离呼吸机,1例出现乳糜胸,1例出现左侧声带麻痹.术后随访平均6个月,所有患儿术后2周消化道症状消失,6例患儿术后3个月仍有喘鸣,反复呼吸道感染,2例患儿术后6个月仍有喘鸣,慢性咳嗽.术后1年,仅有1例患儿仍有喘鸣,但发作频率较前明显减少,生长发育正常.结论 对反复出现肺炎、呼吸困难、不明原因喘鸣、吞咽困难等婴幼儿,应高度警惕有无血管环的可能,尽早行CT检查明确诊断,如不合并有其他畸形,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7.
脂肪母细胞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母细胞瘤临床较为少见,主要发生在儿童,文献以个案报告为主。国内报告甚少,最近本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女,2岁3个月,因腹部无痛性包块进行性增大1 a余入院。体检:腹膨隆,右中腹可扪及16 cm×9 cm包块,质中,边界清楚,活动度差,无压痛及反跳痛。CT:右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临床特点与生物学特点之间的联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自1985年4月至2008年12月间97例肝内胆管细胞癌临床及术后病理资料。结果 1.43.98%(42/97)的患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男性组阳性率(51.61%)明显高于女性组(28.5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原发肿瘤位于肝左叶的ICC患者发生转移(67.27%(37/55)明显高于位于肝右叶的ICC患者(40.48%(17/4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病理提示肿瘤中-低分化而发生转移(66.67%(34/51))较高分化者(43.48%(20/46))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4.一年内复发率27.85%(22/79),复发组术中输血率(63.64%(14/22))明显高于未复发组(31.58%(18/57))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1.慢性乙肝或血清学HBV阳性患者中,男性发展成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几率更大。2.ICC发生转移特点因肿瘤的位置和分化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3.输血是肿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药物基因检测指导氯吡格雷用药在支架辅助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其中43例为住院期间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SAC)治疗,并行氯吡格雷药物基因检测,17例行SAC术后回院复查期间实施氯吡格雷药物基因检测,包括CYP2C19*2、CYP2C19*3、CYP2C19*17、AB-CB1-3435C共4个基因位点。分析药物基因检测指导氯吡格雷用药在SAC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应用效果。结果:43例住院患者中20例患者基因型异常,常规剂量氯吡格雷用药未得到理想抗血小板聚集效果,均根据检测结果调整用药方案,基因检测用药指导干预率为46.51%,4例患者出现血栓栓塞并发症表现;17例随访患者中2例出现血栓栓塞并发症表现,均经溶栓治疗后得以缓解。结论 :氯吡格雷药物基因检测对SAC术后的双抗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可为临床用药提供个性化建议,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30.
方磊  邵剑波  郑楠楠  胡道予   《放射学实践》2013,28(6):619-622
目的:比较4种不同浓度对比剂MSCT增强显示小肠单个出血点持续出血的敏感性。方法:将4种不同浓度对比剂(300、350、370和400mg I/ml)分别配制成3%、4%、5%(其中400mgI/ml还配制成2.5%),模拟MSCT增强对比剂以3、4和5ml/s流率注射时(对于2.5%则为2.5ml/s注射流率)单位时间内动脉血液中相应对比剂的理论浓度,采用微泵装置分别模拟0.05、0.1、0.2、0.3、0.4和0.5ml/min的出血量通过3F微导管注入透X线容器制成的模型内。64层螺旋CT机分别在注射对比剂后3s、30s时扫描,模拟MSCT增强时的动、静脉期成像,比较4种不同浓度对比剂对模拟出血检出的敏感性。结果:400mg I/ml对比剂显示模拟少量小肠出血最敏感,可显示模拟0.05ml/min以上出血;随着对比剂浓度的增加,4种对比剂对模拟出血检出率增加,400mg I/ml对模拟出血检出率高于300mg I/ml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400mg I/ml对比剂在注射流率为2.5ml/s时与300mg I/ml对比剂在注射流率为3ml/s时对模拟出血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MSCT增强高浓度对比剂有利于小肠出血的显示;高浓度对比剂适当降低注射流率诊断小肠出血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