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9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47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9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8篇
内科学   129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468篇
预防医学   111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198篇
  2篇
中国医学   253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损害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80例脑小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依据患者血管病危险因素给予控制血压、血糖以及拜阿司匹林抗栓治疗,未给予他汀类降低血脂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用阿托伐他汀钙。3个月后,观察治疗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前后2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后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MMP-9、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减轻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管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比较生、熟大黄及其入下瘀血汤对热结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阐释生大黄泻热通便、熟大黄活血化瘀的炮制作用。方法 采用ig热性中药结合sc盐酸肾上腺素的方法,复制大鼠热结血瘀模型,再ig不同剂量的生、熟大黄以及生、熟大黄组成下瘀血汤,观察对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 熟大黄各剂量组与等剂量的生大黄相比,其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检测值均有所改变,其中熟大黄高剂量组全血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与变形指数(TK)与生大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熟大黄复方组与等剂量生大黄复方组比较,其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也有明显改变。结论 熟大黄的活血化瘀作用强于生大黄,大黄炮制后可增强其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63.
心室再同步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长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心室再同步(CRT)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长期疗效及病死率.方法:49例CHF患者中,男40例,女9例,年龄31~82(56.3±11.0)岁.均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其中扩张型心肌病36例,缺血性心肌病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所有患者心电图为窦性心律,ORS波>130 m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0 mm,左室射血分数(LVEF)<35%伴二尖瓣反流.49例中置入CRT40例,置入CRT心脏复律除颤器(CRT-D)9例.观察患者起搏器置入前,置入后1、3、6、12、24、36、48、60个月的心功能各项参数、生活质量(QOL)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病死率与心血管事件.随访12~87(25.5±15.6)个月.结果:①并发症:电极脱位4例,囊袋出血2例;②病死率及死因:死亡15例(30.6%),其中CHF恶化死亡7例,心性猝死6例,非心源性死亡2例,49例患者中12例(24.5%)21次发生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其中3例CRT-D患者发生12次VT/Vf均被CRT-D成功纠治,3例CRT患者各发生1次VT/Vf经体外除颤纠治,6例CRT患者各因发生1次VT/Vf死亡;③心功能变化及QOL评分:37例(75.5%)患者LVEF、6 min步行距离、心功能NYHA分级等心功能评价指标术后持续改善,11例(22.4%)患者心功能评价指标术后改善后再次恶化,1例无明显变化;49例患者QOL评分均较术前提高,LVEDD术后12个月明显缩小.结论:CRT治疗CHF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6 min步行距离、LVEF,缩小LVEDD,逆转左室重构;长期治疗,疗效巩固并能降低CHF导致的病死率,CRT-D可同时防治CHF及猝死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4.
赵玲 《中国美容医学》2014,(13):1111-1114
目的:分析本院颌面部急诊手术的特点并提出对策,以便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回顾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2011年1月~2012年8月急诊患者住院资料,统计急诊手术病种、分布时间,提出相应对策。结果:共诊疗169例急诊患者,颌面部急诊手术外伤最多见,占76.33%,外伤平均每月5.63例,间隙感染占急诊手术总数19.52%,平均每月1.5例;前3个月的统计量明显低于平均水平,而相应的4~8月则高出平均水平。结论:本院急诊以外伤与感染为主,主要为外伤;4~8月份外伤较多,主要与衣着较少有关。  相似文献   
65.
【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训练法对不同节段脊髓损伤病人排尿及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自2011年10月~2013年7月收治共收治外伤行脊髓损伤病人86例,其中男53例,女33例,年龄21~64岁,平均40.2±4.6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采用生物反馈训练法对不同节段脊髓损伤病人排尿训练;对照组41例,采用传统方法留置尿管及进行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经过3~10次生物反馈训练(平均5.9次),其拔除尿管时间、拔除尿管例数自主排尿、一周后残余尿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好转。两组疗效判定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物反馈训练法能有效提高不同节段脊髓损伤病人排尿及膀胱功能恢复,以颈髓、腰髓、胸髓恢复较好,马尾及骶尾髓损伤效果差。  相似文献   
66.
67.
68.
目的考察高中生自尊发展现状及特点。方法采用自编《高中生自尊评定问卷》对1070名高中生进行测查,运用SPSS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统计处理。结果①高中生自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F=6.872,P<0.001),高二的自尊发展水平最高;②高中生自尊发展总体水平性别差异不显著,自我胜任感性别差异显著(t=3.165,P<0.01);③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自尊发展水平无显著差异;而学生干部自尊发展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学生(t=3.484,P<0.01)。结论高中生自尊发展具有年级差异,没有性别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不存在自尊发展水平上的差异,而学生干部的自尊发展水平高于普通学生。  相似文献   
69.
赵玲 《河北医药》2011,33(24):3812-3813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普遍出现剖宫产率上升的现象[1],有文献报道,剖宫产率为40%~60%,甚至高达70%~80%[2]。临床发现大部分产妇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剖宫产术后腹胀是术后胃肠道功能抑制的一种反应,腹胀不仅增加产妇的痛苦,还影响子宫的复旧、腹部和子宫切口的愈合[3]。  相似文献   
70.
赵玲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7):123-124
目的:探讨住院脑卒中患者发生安全意外的原因和预防.方法:总结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吞咽功能障碍、过早下床活动、情绪血压波动、护理及陪护疏漏都是发生安全意外的诱发因素.结论:合适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安全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