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0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徐修礼  孙怡群  许东亮  樊新  张惠 《医学争鸣》2003,24(16):1491-1491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而且该菌对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持续增高^[1~4],为了解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我们对本院小儿科患儿痰标本分离出的肺炎链球菌进行了耐药性分析.  相似文献   
62.
2006年西安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2006年西安地区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病学状况。方法应用MP快速培养法对西安地区2006年1月~12月525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进行MP培养检测。结果525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中MP培养阳性1289例,总阳性率为24.55%。其中〈1岁、1~3岁、3~5岁、〉5岁各不同年龄纽患儿中MP阳性检出率分则是18.4%,29.48%,27.91%和19.25%;不同季度MP感染的检出率分别是:1~3月14.12%,4~6月23.84%,7~9月35.48%,10-12月24.0%,其中第三季度(7~9月)MP感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它季度(P〈0.01)。结论MP为西安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各年龄儿童人群普遍易感;2006年第三季度MP感染检出率较高,可能有小流行。  相似文献   
63.
目的了解珠海市香洲区湾仔街道(以下称本街道)辖区居民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情况及麻疹疫情,为社区居民预防麻疹流行提供经验。方法采用百分比的数据分析方法对本街道辖区2006年~2011年的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及2009年、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组织实施与接种情况进行分析,并对麻疹发病疫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珠海市香洲区湾仔街道2006年~2011年麻疹疫苗常规接种的基础接种、加强接种率分别达到95%以上。2007年、2008年散发麻疹病例分别为3例、7例,主要散发于外来大龄儿童与成人。结论在做好儿童常规免疫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强化免疫,可有效控制麻疹疫情;落实业务经费,建立稳定的计划免疫队伍是消除麻疹的基本措施;落实计划免疫接种证入园入学查验制度,是消除大龄儿童免疫空白、控制麻疹流行的关键手段。要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需加大宣传力度,发动全民参与。  相似文献   
64.
目的总结过敏性紫癜肾脏受累原因,为临床规范性防治提供借鉴。方法分析86例初治确诊为紫癜性肾炎患儿的防治措施、检验手段、病理类型,探讨紫癜性肾炎易患因素。结果 86例患儿中临床表现为血尿和蛋白尿型58例,单纯血尿型28例,肾病综合征型16例。紫癜肾炎再发率为4.54%(86/1892)。引起再发相关因素为:(1)与治疗方法的选择相关:选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优于采取雷公藤多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传统方法治疗。(2)监测手段不同导致明显差异结果:依据尿中N-乙酰-β-D氨基糖苷转移酶(NAG),γ-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β-半乳糖苷酶(GAL)异常作为检测治疗、判断疗效手段者26.74%;依照尿沉渣作为判断指标的占61.63%。(3)与肾脏穿刺病理结果相关的差异因素。肾脏穿刺活检结果与尿酶异常程度相关性上:NAG、GGT、ALP明显异常者与肾脏穿刺结果二者诊断符合率为89.56%;病理类型为系膜增值或弥漫系膜增生伴有新月体形成者90%以上伴有尿GAL酶明显异常。结论再发性肾炎肾脏都存在不同程度受累;治疗方法采用小剂量肝素、中西医结合法可有效防治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检测手段以尿酶NAG、GGT、ALP、GAL的改变可作为肾脏受累的判断指标优于传统尿沉渣、肾功能改变方法;动态监测结果可作为判断治疗效果、预后、复发的指标,也可替肾脏穿刺活检的部分功能,在基层可作为尝试。  相似文献   
65.
芪芩Ⅰ号对小鼠柯萨奇B3病毒性心肌炎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莹  张国成  许东亮 《医学争鸣》2004,25(21):1985-1987
目的:探讨复方制剂芪芩Ⅰ号(QiqinⅠ)水煎剂对柯萨奇病毒B3(CVB3)的抑制作用和对小鼠CVB3病毒性心肌炎的防治作用. 方法:①在Hep-2细胞上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从直接灭活病毒、抑制细胞内病毒复制、阻断病毒吸附三方面研究芪芩Ⅰ号对CVB3的抑制作用. ②采用BALB/c鼠建立CVB3病毒性心肌炎的动物模型,建立病毒对照组和芪芩Ⅰ号组,然后在不同时间点处死小鼠,记录其心肌组织病变积分. 结果:①芪芩Ⅰ号水煎剂对细胞无毒且效应明显的原生药浓度是2.88 g/L和1.44 g/L. ②芪芩Ⅰ号可能具有直接灭活CVB3、抑制细胞内CVB3复制、阻断CVB3吸附细胞的作用. ③芪芩Ⅰ号组小鼠的心肌病变积分明显低于病毒对照组,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体外实验证实芪芩Ⅰ号可能对CVB3有抑制作用,动物实验进一步证明芪芩Ⅰ号在体内对小鼠CVB3病毒性心肌炎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单的从培养细胞中制备病毒PCR模板的方法。方法分别用裂解液煮沸法、苯酚法及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F81细胞中的犬细小病毒的DNA,分析3种方法提取的病毒DNA纯度、浓度及操作所需时间,并作巢式PCR检测,比较其PCR检测的阳性率。结果以裂解液煮沸法提取的犬细小病毒DNA为模板进行巢式PCR检测后的阳性率与两种对照方法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提取的病毒DNA纯度及浓度未见差异,但裂解液煮沸法操作所需时间最短。结论裂解液煮沸法是一种快速而简单的从培养细胞中制备病毒PCR模板的方法。  相似文献   
67.
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自然流产组织中人细小病毒B19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进一步了解我国胎儿人细小病毒B19的感染状况及其与自然流产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所建立的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50例新鲜的和66例石腊包埋的自然流产组织及25例同期健康孕妇人工流产组织进行人细小病毒B19DNA检测。结果显示病例组有34例阳性,阳性率为29.3%,而正常对照组有1例阳性,阳性率为4%。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可能人细小病毒B19感染与自然流产有一定关联。人细小病毒B19可能是致自然流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对患者进行口腔修复知识宣教对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需要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A、B2组 ,对A组患者进行口腔修复知识宣教 ,B组为对照组。结果 :经过半年复查 ,进行宣教组可摘局部义齿的临床修复效果明显好于未宣教组 (P <0 0 1)。结论 :进行口腔修复知识宣教对于改善可摘局部义齿的临床修复效果极其重要 ,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9.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肺炎支原体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在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上感)病因学中的地位及临床特点. [方法] 应用MP快速培养法对1 300例上感患儿的咽拭子标本进行MP检测. [结果] 1 300例上感患儿咽拭子标本中MP培养阳性260例,总阳性率为20.0%.其中<1岁、1~3岁、3~5岁、>5岁各组年龄患儿中MP阳性率分别是18.26%、20.35%、24.91%和17.31%.MP阳性上感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咳嗽和发热. [结论] MP是儿童上感的主要病原体之一,MP所致上感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70.
目的比较重组人干扰素α1b与炎琥宁、喜炎平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小鼠的抗病毒与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的作用。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8组,建立RSV感染小鼠模型,分别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腹腔注射(12.5μg/kg)、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12.5μg与25.0μg)、利巴韦林腹腔注射(123.3 mg/kg)、喜炎平腹腔注射(61.65 mg/kg)、炎琥宁腹腔注射(61.65 mg/kg)连续5 d的干预治疗,同时设RSV感染阳性组和阴性对照组。于第6天摘眼球取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CD3+CD4+、CD3+CD8+水平;无菌剖取肺组织,光镜、透射电镜下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肺组织RSV载量。结果成功建立RSV感染小鼠模型。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RSV感染阳性组小鼠肺组织炎性损伤明显,重组人干扰素α1b与炎琥宁、喜炎平干预治疗后,小鼠肺组织炎性损伤有不同程度恢复,RSV载量显著下降,其中重组人干扰素α1b 25.0μg雾化吸入组小鼠肺组织炎性损伤程度最轻,RSV载量最低,喜炎平、炎琥宁腹腔注射组次之,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SV感染阳性组比较,重组人干扰素α1b与炎琥宁、喜炎平干预各组小鼠外周血CD3+CD8+水平升高,CD3+CD4+与CD3+CD4+/CD3+CD8+水平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组人干扰素α1b 25.0μg雾化吸入组,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作用显著,喜炎平、炎琥宁腹腔注射组次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炎平与炎琥宁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与炎琥宁、喜炎平均有抗RSV及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作用,其中重组人干扰素α1b 25.0μg雾化吸入组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