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0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张燕玲  张国成  许东亮 《医学争鸣》1999,20(10):883-885
目的;探讨人细小病毒B19(HPVB19)与增生性淋巴组织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慢性淋巴结炎伴反应性增生42例,恶性淋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慢性淋巴结炎伴反应性增42例,恶性淋巴瘤29例,结核性淋巴结炎15例,采用巢式PCR技术扩增86例石包埋活检淋巴结组织B19-DNA。结果:检出B19DNA18例,阳性率为20.9%,其中慢性淋为检出15例,阳性率35.7%;恶性淋巴瘤检出3例,阳民生率为10.3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改进从外周血获得自体树突状细胞的方法的临床安全性。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鼻咽癌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贴壁法获得单核细胞 ,以IL 4、GM CSF、TNF α和人血浆进行诱导扩增树突细胞(DC)并进行表面分子鉴定 ,同时检测其对自体外周血T细胞的刺激作用。结果 :成功培养并扩增出成熟度较高的DC ,平均从每 1mL外周血扩增出的DC数量达到 ( 3 2± 1 1)× 10 5,这些DC具备很强的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 :本法可从外周血扩增大量自体树突状细胞 ,有很强的刺激自体T细胞增殖的活性 ,并增加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银苓Ⅰ号对铅中毒小鼠非特异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自由饮用醋酸铅溶液造模,分别予银苓Ⅰ号或依地酸钠钙治疗3周;观察外周血弊细胞计数、碳粒廓清指数K及校正指数α、免疫脏器指数等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银苓Ⅰ号对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碳粒廓清指数K及校正指数α、免疫脏器指数有明显改善作用,而且碳粒廓清能力优于依地酸钠钙。结论:银苓号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抗铅中毒所致的非特异免疫损害,效果优于依地酸钠钙。  相似文献   
14.
更昔洛韦体外抗腺病毒作用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的体外抗腺病毒型(Ad3)的效果。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法,通过改变给药时间观察药物对细胞病变作用的影响。结果:更昔洛韦在抑制Ad3复制方面有明显的作用,其作用优于病毒唑,但它不能直接灭活Ad3和阻止Ad3吸附至敏感细胞。结论:更昔洛韦有抑制Ad3复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 (CHD)心肌组织中 TORCH各病原体 (弓形体 / TOX;风疹病毒 / RV;单纯疱疹病毒 / HSV2 ;巨细胞病毒 / CMV)的感染状况 .方法 通过收集 42例先天性心脏病及 38例对照组的心脏组织石蜡标本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或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进行病毒基因的检测 .结果 在 42例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组织中检测到 CMV,HSV2 ,TOX的阳性率分别为 2 6.2 % ,4.7%和 16.7% ,而 38例对照组中 CMV,HSV2 ,TOX的阳性率分别为 2 1.1% ,2 .6%和 2 .6% ,两组比较 TOX在两组中的检测差异有显著性 (P=0 .0 37…  相似文献   
16.
采用异体紫外线充氧血佐治小儿重症肺炎78例。用美国Nellcor 250E型无创血氧、心电及脉搏监护仪监测,对16例做了输注前后体液免疫指标检测。结果显示:患儿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外,总治愈率达92.3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经皮无创血氧饱和度(前91.82±8.07,后95.73±4.26,P<0.01),IgG(前8.29±3.28,后11.95±4.01,P<0.01)均有明显上升;IgA(前1868.41±501.32,后1859.00±499.55、P>0.05);IgM(前2175.15±967.25,后2394.10±902.44、P>0.05)无明显变化。提示:此方法能迅速持久地改善患儿缺氧状态,平衡体液免疫,不失为一种抢救重症肺炎的有效方法之一;无创血氧监护对观察疗效及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三叉神经痛是口腔的常见病、多发病 ,我们对 6 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按摩加封穴加中药综合治疗 ,临床效果比较理想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自 93年以来临床所遇三叉神经痛患者 6 1例 ,男2 8例 ,女 33例 ,年龄 4 6岁~ 77岁 ,均采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 ,治疗后 6mon~ 7a。2 方法2 .1 药品及方法 链霉素针剂 0 .5g或维生素B12 针剂 2 5 0ug ,2 %利多卡因针剂 2 .5ml。隔日封闭 1次。对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主要穴位按摩推拿 ,隔日 1次。每日煎服中药当归 2 0g川芎 10g白芷 10g 1付 ,早晚分 2次口服。2 .2 封闭部位及时间 明…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及分析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肺炎衣原体IgM抗体,探讨患儿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ELISA原理定性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肺炎衣原体IgM抗体,采用χ2检验对不同性别、年份、季节及年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8 657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标本,肺炎衣原体总阳性484例,总阳性率为5.59%,其中男、女患儿肺炎衣原体阳性率分别为5.12%、6.28%,女性患儿肺炎衣原体阳性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1-2017年肺炎衣原体阳性率分别为4.71%、8.88%、13.96%、4.95%、4.21%、1.06%、1.74%,2011-2013年肺炎衣原体阳性率逐年升高,2013-2017年肺炎衣原体阳性率有逐年降低趋势。春夏秋冬季肺炎衣原体阳性率分别为3.29%、5.86%、7.14%、6.35%,秋冬季肺炎衣原体阳性率较高,春季与其他季节肺炎衣原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1岁、1~3岁、3~6岁及6~14岁患儿肺炎衣原体阳性率分别为2.86%、5.88%、7.28%、6.54%,0~1岁患儿肺炎衣原体阳性率最低,3~6岁患儿肺炎衣原体阳性率最高,0~1岁患儿与其余年龄患儿肺炎衣原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岁与3~6岁患儿肺炎衣原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肺炎衣原体阳性率高于男性,秋冬季肺炎衣原体阳性率较高,3~6岁患儿肺炎衣原体阳性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再障患者B19病毒抗原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0 引言 人细小病毒 B19(B19)是与人类疾病密切相关的小DNA病毒 ,与急性再生障性贫血 (AAA )的关系屡有报道 [1 ] .为探讨 B19抗原检测用于诊断 AAA患者 B19感染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 ,我们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IIF)对 2 1例 AAA患儿骨髓进行 B19抗原检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病例组 2 1例 ,为 1998- 0 1/ 1999- 12在我院儿科和血液科住院的急性再障患者 ,年龄 3~ 13岁 ,平均年龄 6岁 3月 ,均符合第 6版《实用儿科学》再障诊断标准 .所有患儿均采集新鲜骨髓液 0 .2 m L 于无菌肝素抗凝管 ,- 2 0℃冰箱冻存 ,同时收集骨髓涂片…  相似文献   
20.
张笑飞  许东亮 《医学争鸣》1998,19(3):281-282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ITP)的病因,与人细小病毒B19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巢式PCR技术检测84例ITP患儿存档骨髓涂片标本中人细小病毒B19-DNA,并用24例巨幼红细胞贫血的病例作为对照,结果:84例ITP患儿经瑞氏染色存档的骨髓片中B19-DNA阳性36例,阳性率为42.9%,24例贫血患儿骨髓中B19-DNA阳性3例,阳性率12.5%,(x^2=7.708,P〈0.01),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