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探讨正常腰椎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大小及其腰椎1~5椎体ADC值大小的变化关系,以及腰椎ADC值随年龄变化规律。方法125例正常志愿者,其中男性78例,女性47例;年龄12~68岁,平均年龄43.21岁(标准差11.75岁)。其中≤20岁26例,男性17例,女性9例;20~40岁61例,男性37例,女性24例;>40岁38例,男性26例,女性12例。回顾分析其临床及MRI显示正常的腰椎病例,感兴趣区(ROI)大小分别取33、66、132、165、198、231、264、297mm2,分别测量并计算腰椎1~5椎体的ADC均值及腰椎总均值,按年龄分组分成≤20岁、20~40岁及>40岁3组,计算3组ADC均值,并作统计分析。结果腰椎ADC(×10-4mm2/s)总均值为1.92±0.79;腰椎1~5椎体的ADC(×10-4mm2/s)值分别为2.00±0.76、1.88±0.71、1.87±0.87、1.88±0.83及1.99±0.75。经t检验显示,腰椎1、5椎体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腰椎2、3、4椎体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1、腰椎5与腰椎2、3、4椎体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1~3椎体的ADC值呈逐渐变小趋势,腰椎1与腰椎5椎体的ADC值接近。≤20岁、20~40岁及>40岁3组的ADC(×10-4mm2/s)值分别为1.94±0.77、1.93±0.82、1.89±0.79,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的ADC(×10-4mm2/s)总均值约为1.92±0.79,存在两头大中间小的变化趋势,测量病变腰椎的ADC值时,应选取与其正常情况下ADC值最接近的正常椎体作为对照较为适宜;随年龄增长,腰椎ADC值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2.
恶性成骨细胞瘤少见,文献上仅报道32例[1-13],其中大多数为良性成骨细胞瘤术后复发恶变所致。本文报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原发恶性成骨细胞瘤,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及X钱表现,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一般资料1.1临床表现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14-58岁,平均26岁。最常见的症状是局部疼痛、压痛,局部们及质硬之肿块,并有软组织肿胀,共4例。其中3例有局部静脉怒张,皮温升高,1例并发病理骨折。1例发生于腰椎者有放射痛,右下肢无力。病程2周~2年,5例均有碱性磷酸酶升高。1.2X践表现1.2.1发病部位5例中4例…  相似文献   
43.
肝外胆管是具有弹性的管状结构,在解剖上其正常形态接近一直线[1]。在标准的T管置入后,肝外胆管的形状可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一侧方成角。据所查资料,目前国内尚未见有关文献报道,国外仅见一篇[2]。为了探讨这种成角改变的形成机理及其临床价值,本文回顾性地分析了胆道术后T管引流的120例病人的129次胆道造影片,以期对这种肝外胆管的成角现象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并对临床工作有所补益。1材料和方法收集本院1988年至1992年8月胆道水后T管引流的120例病人的129次胆道造影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所有病人在阻道术后11天至310天进行了…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使用3.0 T MRI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短期疗效价值.方法 对35例(共51个)子宫肌瘤患者HIFU治疗前后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分别测量治疗前后子宫肌瘤及正常子宫壁T1WI、T2WI及T1WI增强的绝对信号强度(ASI),并计算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与正常子宫壁信号值的对比噪声比(CNR)、信号强度比(SIR).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子宫肌瘤在HIFU治疗前T1WI和T1WI增强的平均ASI、CNR、SIR及T2WI的平均ASI、SIR值与治疗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WI(ASI:t=-2.981,P=0.004;CNR:t=-2.147,P=0.037;SIR:t=-4.578,P=0.000),T1WI增强(ASI:t=13.868,P=0.000;CNR:t-9.084,P=0.000;SIR:t=19.676,P=0.000),T2WI(ASI:t=-2.569,P=0.013;SIR:t=-2.235,P=0.030)],而T2WI的平均CNR值在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60,P=0.394).正常子宫壁在HIFU治疗前T1WI、T2WI及T1WI增强的平均ASI值与治疗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WI:t1.361,P=0.180;T2WI:t=-0.518,P=0.607;T1WI增强:t=0.400,P=0.691).结论 MRI作为显示软组织最好的影像学技术,可作为评价HIFU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大小及部位的选择对正常腰椎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50例正常腰椎的扩散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图,以椎体中心为ROI中心,选取ROI大小从33~433 mm2;以及当ROI=100 mm2时,部位选取为椎体前上角、前下角、后上角、后下角及正中,分别测取对应部位的ADC值,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ROI大小 从33~433 mm2时,所对应的ADC值从(1.31±1.46)×10-4 mm2/s~(2.02±1.20)×10-4mm2/s,经单因素F检验,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两两比较显 示:ROI<366 mm2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I大小为100 mm2时,椎体前上角到正中对应 的ADC值从(1.44±1.03)×10-4mm2/s~(1.12±0.90)×10-4mm2/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I大小及测试部位的不同对正常腰椎ADC值的测量结果有影响,ROI的选取应<366 mm2为宜,且不要靠近椎体边缘,以减少椎体周围结构对其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
兔VX2肝癌血流灌注的MDCT灌注成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兔VX2肝癌的血流灌注特点。方法采用PHILIPS Brilliance64层螺旋CT对10例兔VX2肝癌及8例正常兔(对照组)进行灌注扫描,分别计算其肝动脉灌注量(hepatic arterial perfusion,HAP)、肝门静脉灌注量(hepatic portal perfusion,HPP)、总肝灌注量(total liver perfusion,TLP)、肝动脉灌注指数(hepatic arterial perfusion index,HAPI)及门静脉灌注指数(hepatic portal perfusion index,HPPI)。结果兔VX2肝癌HAP和HAPI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而HPP、TLP和HPPI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MDCT)灌注成像可以定量反映兔VX2肝癌的血流灌注情况;兔VX2肝癌的血流灌注特点为高动脉血流和低门脉血流,与人类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类似,是PHC介入治疗实验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7.
CT检查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结果45例中26例有子宫弥漫性增大,子宫外形不规则、呈分叶状19例,平扫子宫肌瘤密度较均匀者29例,不均匀者16例。增强扫描肌瘤呈低密度36例,等密度4例,混杂密度3例,高密度2例。结论子宫肌瘤的CT检查对临床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8.
MR扩散加权成像在鉴别脊椎良恶性骨折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同原因引起的椎体压缩骨折其治疗原则完全不同,明确椎体压缩的病因是实施治疗的前提。目前MRI已成为脊柱病变的主要检查方法,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作为一种反映水分子微观运动的技术,在鉴别脊椎压缩骨折良恶性方面已初步显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对单纯压缩骨折的水肿和肿瘤所致的浸润提供可靠的鉴别信息,还能为肿瘤治疗后效果评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正>1临床资料颈部淋巴结是鼻咽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腮腺淋巴结是鼻咽部不常见的淋巴引流部位,故临床上鼻咽癌腮腺淋巴结转移少见,尤其是以腮腺区包块为首发症状的鼻咽癌腮腺淋巴结转移更为罕见。现  相似文献   
50.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评价与胰头动脉弓密切相关的供血动脉所属脏器发生恶性肿瘤时胰头血液循环的变化。方法:选择临床行上中腹增强CT检查77例,按纳入标准分为A、B两组,A组35例为正常胰腺组(A组),B组42例为胰头动脉弓周围脏器恶性肿瘤组,其中,B组根据肿瘤脏器血供来源分为I、Ⅱ两亚组,Ⅰ组为肝癌患者22例,II组为贲门癌及胃癌患者20例。两组均行16层螺旋CT灌注扫描,扫描条件:120 kV,200 mA,1.0 s/r,矩阵512×512,采集层厚2 mm×4,间隔1 s,螺距15(0.986),于肘前静脉团注对比剂碘海醇50 mL,6 mL/s,延迟6 s,数据采集45 s。扫描后的影像数据传输到Vitrea 2.0后处理工作站,采用Toshiba体部灌注软件进行A、B两组胰腺灌注参数三点测量,其平均值视为灌注参数最后值,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Ⅰ组,Ⅱ组)两组血流量(blood flow,BF,单位:mL.100g-1.min-1)、血容量(blood vol-ume,BV,单位:mL.100g-1)、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单位:mL.100g-1.min-1)和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time,MTT,单位:0.1 s)的测量值分别为:(134.62±27.41),(43.19±13.76),(218.39±99.20),(299.26±81.99)和(111.91±31.26),(108.58±38.83),(115.58±20.38);(43.52±21.95),(49.38±23.93),(37.08±18.00);(218.67±76.93),(225.53±80.75),(223.51±88.54);(297.93±137.28),(291.37±118.29),(305.15±158.43)。A、B两组BF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V、PS和MTT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和A组的比较中,除I组BF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胰头动脉弓密切相关的供血动脉所属脏器发生恶性肿瘤时,胰头仅有血流量改变,血液循环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