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目的 评价颈静脉球瘤术前造影及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 14例颈静脉球瘤经CT和MRI及五官科详细检查评价,所有患者于术前行双侧颈动脉及患侧椎动脉造影,栓塞供血动脉及瘤巢,7例患者行患侧颈内动脉球囊阻断试验以了解Willis环功能,栓塞后48 h手术切除颈静脉球瘤.结果 14例颈静脉球瘤术前造影和供血动脉及瘤巢栓塞均获成功,肿瘤切除术中出血明显减少,7例颈动脉球囊阻断试验均获成功,3例术中施行颈内动脉结扎术,术后及随访期未出现新的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结论 颈静脉球瘤术前行供血动脉和瘤巢栓塞及颈内动脉球囊阻断试验安全可靠,可作为常规的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52.
儿童神经元移行异常性脑回畸形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神经元移行异常所引起的脑回发育畸形的CT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神经元移行异常脑回畸形的CT表现。结果20例中,无脑回畸形3例,非无脑回畸形17例。前者表现为普遍性脑皮质均匀增厚,无脑沟形成或仅有少而浅的脑沟,脑表面光滑,脑回宽而扁平。后者表现为非普遍性脑皮质不均匀增厚,增厚皮质边缘高低不平,呈小波浪状或结节状隆起,增厚的皮质向深部折迭,形成皮质裂,部分病例白质内见胶质增生。结论CT能够鉴别无脑回畸形和非无脑回畸形,为外科治疗由此而引起的难治性癫痫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CT对儿童肾母细胞瘤诊断与分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母细胞瘤的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平扫与增强检查。结果原发肿瘤多起源于肾脏一侧,上极多于下极,肿瘤大小与预后无关;本组91%组织学为“有利”型,不均匀强化的实质性肿瘤伴坏死与出血;被肿瘤侵犯、压迫后残存肾实质呈“新月型”强化为典型CT表现。本组术前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8%。腹膜后、膈脚后淋巴结转移最多见,其次为胸部转移。“不利”型肿瘤有远隔转移。结论CT检查可准确显示原发肿瘤侵犯的范围,及时发现转移瘤,为肿瘤分期、制订治疗方案,估计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比较磁共振自旋回波(SE)与液体衰减恢复(FLAIR)成像反映海马硬化信号增高的准确性和优缺点。材料与方法 对17例经病理证实的单侧海马硬化患者的SE T2WI和FLAIR成像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海马硬化的表现和比较两种成像方法中哪种易于显示海马硬化。结果 17例中,FLAIR成像均显示患侧海马信号增高;SE T2WI有13例显示患侧海马信号增高,4例患侧海马信号无增高;各序列成像显示17例患侧海马均有萎缩性改变。结论 FLAIR成像获得比SE T2WI更重的T2加权图像,同时抑制了海马周围的脑脊液信号,提高了海马与周围信号的对比,易于显示海马硬化信号的增高,和SE T2WI结合能够提高海马硬化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5.
小儿骶尾部生殖细胞源性肿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认识小儿骶尾部生殖细胞源性肿瘤的CT和MRI表现。材料和方法:对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骶尾部畸胎瘤和卵黄囊瘤的CT和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骶尾部肿瘤中,29例畸胎瘤,6例为卵黄囊瘤。29例畸胎瘤内可见有脂肪、钙化和软组织成分;增强后软组织成分可见轻度强化。6例卵黄囊瘤中,1例肿瘤呈囊实性,边缘可见钙化;5例肿瘤呈不均匀软组织块,瘤内见出血,增强后均呈非均匀性强化。6例卵黄囊瘤甲胎蛋白检查阳性。结论:畸胎瘤和卵黄囊瘤是小儿骶尾部最常见生殖细胞源性肿瘤,含三个胚层成分是畸胎瘤的特征,而卵黄囊瘤多为软组织性肿瘤,好发生出血,能够分泌甲胎蛋白是卵黄囊瘤的特征。  相似文献   
56.
目的:分析儿童后肾腺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对2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后肾腺瘤结合文献中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较完全的患者10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儿童后肾腺瘤临床伴有红细胞增多症较多见,B超多为高回声,CT平扫以相对高密度伴钙化多见,但可为囊性病灶伴壁结节,实质部分增强后强化程度不等,本院1例新病例为含大量脂肪成分的多囊性病灶,表现特殊。虽然后肾腺瘤为良性肿瘤,但是可有转移。结论:儿童后肾腺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并不显著,但是综合分析其表现有助于做出正确诊断,最终诊断有赖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57.
大脑大静脉瘤是一种主要危及儿童的罕见血管性疾病。随着围产医学及影像技术的进步 ,使本病获得早期发现、及时的治疗 ,籍以提高患儿的生存率[1 ,2 ] 。本文报道我科资料完整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 2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 1例 ,现介绍如下 ,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1 资料例 1,男 ,15个月龄 ,1997年 3月 15日入院。因头围大在当地医院检查CT示 :“颅内占位病变伴脑积水”。体检 :神志清、反应好、讲话清楚、头围大 5 0cm ,表面静脉明显怒张 ,前囟 1cm× 1cm ,颈软 ,两瞳孔等大等圆 ,对光反射正常 ,头部听诊未闻及血管音 ,心率 86次 /分 ,两肺听…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的MRI表现特征。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的MRI材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的T1加权,T2加权,液体衰减恢复成像(FLAIR)和增强后的MRI表现。结果 7例患者中,4例病变累及右侧小脑半球和蚓部,1例仅累及右侧小脑半球,2例肿瘤位于左侧小脑半球,全部肿瘤于T1加权成像呈条纹状相间的等,低信号,T2加权及FLAIR成像呈条纹状相同的等。高信号;增强后肿瘤无强化,结论 MRI呈条纹状改变是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的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MRI在儿童肝豆状核变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40例肝豆状核变性的儿童进行治疗前脑部及腹部的MRI检查。其中 12例治疗后进行了复查。结果 治疗前 40例MRI中 ,2 3例病人有脑部异常信号 ,16例病人肝内大量弥漫性结节状异常信号。 12例复查病例中 ,7例脑部的病变变小或消失。 6例肝脏病变消失。结论 MRI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评价儿童颅内外伤性动脉瘤的诊断、介入治疗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5例有明确头颅外伤史患儿颅内外伤性动脉瘤病例.经CT、MRI检查,2例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分别表现为右枕部颅内出血及左颞部颅内出血,另1例为后颅凹少量出血伴天幕缘少量硬膜下出血,右侧侧脑室三角区少量出血.5例患儿经DSA全脑血管造影分别诊断为左颈内动脉C1段外伤性动脉瘤,右侧裂动脉分支外伤性动脉瘤,左大脑中动脉分支外伤性动脉瘤,右大脑后动脉远端外伤性动脉瘤,右小脑后下动脉外伤性动脉瘤.其中左颈内动脉C.段外伤性动脉瘤和右侧裂动脉分支外伤性动脉瘤经GDC栓塞术治疗,左大脑中动脉分支外伤性动脉瘤及右小脑后下动脉外伤性动脉瘤于术夹闭.另1例严密随访观察.结果 2例外伤性颅内动脉瘤经GDC栓塞术及2例外伤性动脉瘤手术均获成功,末留任何后遗症;5例均能正常的学习和牛活.结论 儿童颅内外伤性动脉瘤虽属罕见,但GDC及手术治疗儿童颅内动脉瘤安全而有效,长期预后则有待于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