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抗人MIF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活性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构建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human macrophage migrationinhibitoryfactor,hMIF)原核表达系统并制备其单克隆抗体.方法采用RT-PCR从乳腺癌细胞株MDA-MB453细胞克隆hMIF cDNA,测序后构建pET11b/hMIF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表达hMIF;重组hMIF经纯化和鉴定后,作为抗原常规免疫和CpG ODN加强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并鉴定活性.结果构建pET11b/hMIF重组表达质粒,表达出预期hMIF蛋白,表达率30%,纯化后纯度达95%.Western blotting鉴定为hMIF,NO释放实验证实具有生物学活性.两种免疫方案共获得9株分泌抗hMIF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一株经Western blotting和活性鉴定证明具有特异性和生物学活性.结论获得hMIF重组蛋白和抗hMIF单克隆抗体,为其基础性研究和在脓毒症的治疗等临床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2.
在学制变革背景下,医学检验教育应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加强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联系,注重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选修课作为学科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该教研室在3、4年级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中以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了“抗体工程基础与应用”课程。该门课程在增强学生对抗体工程和体外诊断技术(IVD)行业的认识,培养学生检验技术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完善教学体系和加强学科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积极有益的效果。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获得高纯度和高免疫原性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病毒非结构蛋白7(nsp7).方法 nsp7编码DNA片段是PRRS病毒基因组裂解产物,酶切后连接至克隆质粒pET-28a构建为表达质粒pET-28a-nsp7,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中,IPTG诱导蛋白表达,采用 Ni2+-NTA树脂纯化、Q阴离子交换层析、镍柱浓缩3个连续的过程进行纯化和用SDS-PAGE、Western blot、ELISA法进行鉴定.在此基础上通过间接ELISA法对135份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并与进口LSI-ELISA试剂盒进行比较.结果 SDS-PAGE分析表明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4×103,与理论值相一致;该蛋白产量高、可溶性好,纯度达95%;Western blot和间接ELISA法鉴定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能够与PRRS病毒的阳性血清反应,与进口LSI-ELISA试剂盒相比其符合率达91%.结论 成功构建了nsp7蛋白的表达与纯化系统,获得了高纯度和高免疫原性的nsp7蛋白,为PRRS血清学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4.
小鼠轻型肠型放射病肠上皮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差异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小鼠肠上皮细胞在正常及轻型肠型放射病早期差异基因表达的图谱。方法 以异硫氰酸胍一步法提取小鼠正常及 1 2Gy全身照射后 3h和 96h肠上皮细胞的总RNA ,经磁珠法分离mRNA ,采用MMLV反转酶标志获得高比活性的3 2 PcDNA探针 (0 5× 1 0 6·min-1 ·μg-1 ) ,与含癌 抑癌基因、细胞周期调节、信号传导等 1 4大类共 588种鼠源性相关基因的cDNA微阵列膜杂交。结果 绘制了小鼠轻型肠型放射病早期与肠上皮再生期表达基因和差异表达基因图谱 ,发现1 2Gy辐射诱导早期 (3h) ,主要为基因表达受到抑制 ,而再生期 (96h)基因表达明显增强 ,并有新的表达基因出现。此外见cdk抑制蛋白Ⅰ基因在辐射损伤时呈稳定高表达水平。结论  1 2Gy辐射损伤 96h时基因表达综合效应表现为肠上皮损伤修复 ,cdk抑制蛋白Ⅰ基因在辐射损伤肠上皮中的高表达 ,提示其可能在监测肠上皮辐射损伤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5.
高亲和力IgE受体α链cDNA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为获得编码高亲和力IgE受体(FcεR1)α链的cDNA序列。方法:从正常人外周血中富集嗜碱性粒细胞,提总RNA进行RT-PCR,分子克隆,用自动测序及放射自显影测序。结果:分离并鉴定了该cDNA重组子,在159密码子及185密码子分别发现了CAC→CGC与TAT→CAT置换。结论:建立了一个编码FcεR1膜外区α链的cDNA重组子克隆,它不含引导肽序列,可能是一个来自中国人的该基因的变异体  相似文献   
86.
放烧复合伤对小鼠巨噬细胞IL-12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放烧复合伤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数量、生长状态和IL-12基因表达影响的时效特点。方法 于不同时相点分离、计数放烧复合伤小鼠(5Gyγ射线全身照射+15%Ⅲ度烧伤)腹腔巨噬细胞,并观察其生长状态,RT-PCR法检测其IL-12 p35和p40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①伤后巨噬细胞数量早期减少,后期恢复;②伤后IL-12 p35表达量降低,而p40表达量增加;③伤后3d是巨噬细胞数量及其IL-12基因表达变动最剧烈的时期。结论 放烧复合伤后IL-12 p35基因表达的降低和IL-12 p40基因表达的增强必将导致IL-12 p70的减少和拮抗剂(p40)2的增加。伤后3d是放烧复合烧救治的关键时期。只有同时检测IL-12 p35和p40才能正确反映放烧复合伤后IL-12的基因表达状况。  相似文献   
87.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分子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是一种受下丘脑一垂体控制的多功能细胞因子,由于与多种炎症性cPLA2、自体免疫性疾病及肿瘤等密切相关而受到极大关注。MIF的分子作用机制较为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就MIF分子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评价对检验专业5年制本科生3个年级的临床生物化学开展双语教学的效果.方法 对本校1999~2001级5年制检验专业本科临床生化双语教学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年制检验专业本科学生对开展临床生化双语教学是认可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双语教学的整体环境、教材和教学方式方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结论 可以对检验专业的本科学生实施临床生化的双语教学,临床生化双语教学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开阔学生视野;同时对双语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积累了一些经验;为进一步做好临床生化双语教学提供了可以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89.
[目的]克隆乳腺癌相关分子人乳腺珠蛋白(hmnan mammaglobin,hMAM)基因并诱导其表达,为后期研制乳腺癌早期诊断试剂盒奠定基础,从而为早期发现乳腺癌提供科学的监测方法。[方法]从乳腺癌组织提取总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hMAM基因编码序列.将扩增产物克隆至PGEM-T载体中,DNA测序。用限制性内切酶切下目的基因,与相同酶切的表达载体pQFA0连接、筛选、鉴定,构建pOE40-hMAM融合表达质粒,以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M15中表达,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表达结果.[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物的分子量大小与预期相符。对重组质粒分析表明,插入片段的序列与文献报道hMAM基因编码序列一致。在IPTFG的诱导下,M15重组菌高效表达出一个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4kD的产物。[结论]重组表达质粒pQE40hMAM表达成功。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