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28篇
  1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421.
体外循环停机后机血的不同处理对术后炎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停机后管道内机血的不同处理方式对术后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2001年7月23日~11月22日在我院行择期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的24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血液回收组)和对照组(机血直接回输组).试验组将停机后管道内机血用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洗涤浓缩处理后回输,对照组直接回输.所有患者均在麻醉后、停机后1、6、24、48 h测定sC5b-9、IL-6、TNFα水平.分别测定回收机处理前后sC5b-9、IL-6、TNFα水平.所有数据均以当时测得Hct校正.结果:机血经回收机处理后sC5b-9、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试验组中sC5b-9在停机6、24、48 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L-6停机48 h在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NFα水平以及变化率在术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试验组在停机48 h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停机后机血经回收机处理后可以去除机血中绝大部分炎性介质,经处理后回输可以降低术后部分炎性介质的水平,减轻体外循环术后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422.
由放射性介入操作所导致的辐射剂量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考虑到该项操作的频率不断增加和日趋复杂化。现有研究的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目前放射性介入操作中的剂量水平、操作人员和患者的辐射危险以及辐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423.
后装机在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故障就是真(假)源参考点故障。下面以国产威达WD -HDR18型后装机为例 ,介绍一下真(假)源参考点故障的维修。工作原理在治疗机储源铅罐放射源出口处有一个检测放射源是否在铅罐中(安全位置)的装置 ,叫参考光源。它是一个有机玻璃圆盘 ,中间穿有两个孔 ,真、假放射源分别从其中通过。在每个孔孔壁的两侧各装有一个发光二极管(L1)和一个光敏三极管(t)组成的光电耦合器。放射源在铅罐内时 ,t接收到来自L1的发光 ,比较器输出 5V ,发光二极管L2发光 ,表示放射源在安全位置 ,同时这个信号经…  相似文献   
424.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b1对川崎病(KD)小鼠模型冠状动脉损伤(CAL)的治疗作用及信号通路。方法 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人参皂苷Rb1低剂量组(50 mg/kg)和高剂量组(100 mg/kg),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的其他各组均采用间断性腹腔注射10%牛血清白蛋白溶液进行造模;阿司匹林组、Rb1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在造模后给予相应药物灌胃20 d。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冠状动脉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和冠状动脉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等相关炎症因子;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冠状动脉组织中调控自噬信号通路(AMPK/mTOR)和氧化应激信号通路(PI3K/AKT)相关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病理切片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Rb1显著改善了CAL小鼠的血管壁增厚、内膜水肿、纤维断裂和内皮细胞炎性浸润等症状。和对照组相比,模型组、Rb1低剂量组小鼠血清及冠状动脉组织中TNF-α、IL-6和IL-1β水平均显著增加(P < 0.05);模型组小鼠冠状动脉组织中P-AMPK/AMPK、P-mTOR/mTOR和P-P70S6/P70S6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 < 0.05);而模型组小鼠冠状动脉组织中P-PI3K/PI3K、P-AKT/AKT和P-GSK-3β/GSK-3β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 < 0.05)。和模型组相比,阿司匹林组、Rb1高剂量组小鼠血清及冠状动脉组织中TNF-α、IL-6和IL-1β水平均显著下降(P < 0.05);Rb1低、高剂量组小鼠冠状动脉组织中P-AMPK/AMPK、P-mTOR/mTOR和P-P70S6/P70S6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 < 0.05),且两个剂量组之间有剂量依赖性(P < 0.05);Rb1低剂量组小鼠冠状动脉组织中P-PI3K/PI3K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P-AKT/AKT和P-GSK-3β/GSK-3β表达水平增加(P < 0.05),而Rb1高剂量组上述3种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 < 0.05)。和Rb1低剂量组相比,阿司匹林组和Rb1高剂量组小鼠血清及冠状动脉组织中TNF-α、IL-6和IL-1β水平均显著下降(P < 0.05);Rb1高剂量组的P-PI3K/PI3K和P-AKT/AKT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 < 0.05)。结论 人参皂苷Rb1可有效减轻KD小鼠模型CAL,疗效与Rb1使用剂量有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调控自噬信号通路AMPK/mTOR/P70S6抑制CAL炎症,同时调控氧化应激信号通路PI3K/AKT/GSK-3β发挥保护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生物学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425.
杨帆  肖锋  吴建军  蔡卫华  朱任飞 《江苏医药》2021,47(11):1151-1152,1155,封3
目的 探讨溶质转运蛋白16A12 (SLC16A12)在胃腺癌组织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42例胃腺癌及癌旁组织SLC16A12表达,分析胃腺癌组织SLC16A12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胃腺癌组织SLC16A12阳性表达率为78.57%(33/42),高于癌旁组织的30.52%(13/42)(P<0.05).SLC16A12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胃腺癌组织中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结论 SLC16A12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增加,其有可能成为胃腺癌患者潜在预后生物标志物及诊疗靶点.  相似文献   
426.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纤维(PRF)对颌骨骨缺损修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收治的各种原因造成的颌骨缺损的4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用PRF+骨优导充填骨腔,对照组用骨优导直接充填骨腔。术后4、8、12、24周进行随访检查,观察创口愈合情况,定期摄口腔全景片,在术后24周时行临床综合疗效评估。结果 术后24周时试验组有效3例、显效17例;对照组进步3例、有效7例、显效10例,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富血小板纤维在颌骨缺损修复的过程中,起到促进新骨形成的作用,有利于骨组织的愈合,是一种良好的骨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427.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伴中央瘢痕的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表现与病理学对照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2年1月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CC,术前均行Gd-EOB-DTPA增强MRI检查且具有中央瘢痕征象的17例患者资料。根据中央瘢痕不同病理性质分为炎症性、血管性和胶原性三种类型。分别对病灶主体、中央瘢痕的最大径、基本MRI征象、增强后多期强化特点及动态强化模式进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不同病理性质中央瘢痕的影像表现进行比较。结果 17例患者均为单发病变,病理显示,炎症性瘢痕8例、血管性瘢痕5例,胶原性瘢痕4例,三种类型瘢痕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组织。病灶主体最大径(53.6±20.7)mm, T2WI、DWI均呈高信号,动态强化模式以“快进快出”型为主(15/17,88.2%)、“快进慢出”型少见(2/17,11.8%),肝胆期(HBP)均表现为低信号。中央瘢痕最大径(20.0±10.9)mm,主要表现为T2WI高信号(16/17,94.1%)、DWI低信号(...  相似文献   
428.
目的评价瑞马唑仑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麻醉诱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拟在全身麻醉下行CABG患者60例, 性别不限, 年龄18~64岁, ASA分级Ⅱ或Ⅲ级, 左心室射血分数>35%, CI>2.0 L·min-1·m-2, BMI<28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瑞马唑仑组(R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R组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08 mg/kg, M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 2组均复合舒芬太尼、依托咪酯和罗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 维持BIS值40~65。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瑞马唑仑/咪达唑仑-舒芬太尼-依托咪酯后1~2 min和气管插管前即刻、气管插管后30 s~15 min、切皮前即刻, 分别测定BP、HR、MAP、CI、SV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和左心室收缩力指数(dPmx),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并记录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M组比较, R组低血压发生率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例数降低, CI及SVI降低>20%发生率及dPmx差值降低(P<0.05)。结论相对于咪达唑仑而言...  相似文献   
429.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组织中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的分布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以及表达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的意义。方法纳入2012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手术切除的320例肝细胞癌患者的病理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细胞癌组织中CD163标记和PD-L1 CD163双标记的M2型TAM分布情况, 计算细胞密度, >平均细胞密度(112个/mm2)判定为高密度, ≤平均细胞密度判定为低密度。分析CD163阳性和PD-L1 CD163双阳性M2型TAM细胞密度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应用卡方检验分析M2型TAM表达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 并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肝细胞癌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TAM主要分布于肿瘤边缘间质、肿瘤血窦中, CD163阳性M2型TAM是主要巨噬细胞类型, 肝细胞癌组织中CD163阳性M2型TAM存在PD-L1表达, PD-L1阳性M2型TAM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