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5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 探讨脐带绕颈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78例经阴道试产的脐带绕颈孕妇作为观察组,产程中加强监护,同时选择因脐带绕颈择期剖宫产的5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不同绕颈周数对围生儿及分娩方式的影响,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75.64%自然分娩、7.69%阴道手术、16.67%剖面宫产.胎儿窘迫发生为30.77%,新生儿窒息率为7.6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严密产程监护下脐带绕颈可经阴道试产、分娩.  相似文献   
82.
罗鸣 《中国医药指南》2008,6(14):160-161
水是人类生命之源,也是疾病之源。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人类80%的疾病与生活饮用水不安全有关。重视饮水质量、普及饮水知识、改变不良饮水习惯,是一种预防各种疾病最经济、实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3.
刘伟国  罗鸣  郑学胜  陈向日  杨小锋 《浙江医学》2006,28(1):13-15,F0003
目的通过观察脑外伤后不同时间移植神经干细胞的疗效,探讨脑外伤后进行神经干细胞移植的最佳时机。方法将成年大鼠制成脑外伤模型,分别在伤后即时、24h、48h三个时点进行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比较其行为学、流式细胞仪计数、免疫组化染色、电镜观察等指标。结果移植组较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有改善,24h移植组在流式细胞仪计数、免疫组化染色、电镜观察等指标上较其他各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而行为学改善与其他实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伤后24h是进行神经干细胞移植的适宜时间。  相似文献   
84.
胸水ADA、TB-DNA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水腺苷脱氨酶(ADA)、TB-DNA检测、以及ADA、TB-DNA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诊断试验的方法,检测87例疑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ADA、TB-DNA,ADA用酶法连续监测法,TB-DNA采用PCR方法用金标准将患者分为患病组和对照组,计算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胸水ADA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7.7%,90%,85.5%,TB-DNA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0.2%,83.3%,74.7%,ADA和TB-DNA联合检测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3.0%,93.3%,93.1%。结论采用酶法连续监测法检测胸水ADA可大幅度提高诊断价值,敏感性、特异性都比以往报道有所提高,如果联合TB-ADA检测更加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且基本满足临床需要,不必做过多的检测,以减轻病人负担。  相似文献   
85.
腹腔镜在婴幼儿阻塞性黄疸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婴幼儿阻塞性黄疸病因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阻塞性黄疸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60~180 d;术前行血生化、B超、CT等检查未能确定病因。在腹腔镜下行胆囊置管造影术、胆道冲洗及肝活检术。结果20例患儿炎性阻塞,其胆囊充盈,造影显示肝外胆道通畅,术中用生理盐水冲洗胆道,术后黄疸迅速消退,肝功能多项升高指标明显下降;10例患儿为先天性肝外胆道闭锁,其胆囊干瘪,造影肝外胆道不显影,肝大、表面布满结节,绿褐色,胆总管为纤维索块。30例患儿肝脏均有不同程度硬化,其中炎性阻塞患儿明显较轻。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能早期确诊婴幼儿阻塞性黄疸,对部分患儿术中行胆道冲洗治疗,争取了治疗时机,避免了肝脏进一步硬化,其技术微创,诊断准确,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86.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记忆障碍特征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记忆障碍表现调查,总结其规律性。方法:2002-08/2004-06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就诊或住院的79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患者组)在治疗前分别接受了修订后的韦氏记忆量表和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评估以及经颅超声多普勒检查,并与71例年龄、性别相近的健康人(对照组)比较。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韦氏记忆量表测评分项比较中,患者组的短时记忆指标中的再认(7.5&;#177;2.2)、回忆(8.9&;#177;2.6)、视察再生(8.2&;#177;3.1)、联想学习(7.3&;#177;2.3)、触觉记忆(8.2&;#177;2.1)、逻辑记忆(7.9&;#177;1.8).瞬间记忆中的背数(9.2&;#177;2.8)和记忆商(85.3&;#177;20.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216~3.420;P&;lt;0.05~0.01)。但两组长时记忆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gt;0.05)。经颅超声多普勒检查有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韦氏记忆量表测评结果比较中,有供血不足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短时记忆、瞬时记忆的多数分测验评分以及记忆商均明显低于无供血不足患者(t=2.237~2.906;P&;lt;0.05-0.01)。不同记忆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比较中.低记忆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白天独自出门、夜间户外散步、做较重的家务、外出活动、上床和起床、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和担心病情等条目得分均明显高于高记忆商组(t=1.882-2.976;P&;lt;0.05-0.01)。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常伴有明确的短、瞬时记忆损害特征,原因可能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关;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病情轻重常决定记忆商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87.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职校)与普通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取思茅市4所中职校技工、热作、林业、卫生学校,每校随机整群抽取一、二年级各1个班学生为被试组,共295人,其中男148,女147,少数民族生170人,占57·6%;另在思茅一中高中普通班随机抽  相似文献   
88.
背景与目的 伴随着外科快速康复理念发展,围术期的多模式镇痛逐渐被接受。其中超前镇痛是一种常用方法。本研究通过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判断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比较LC中应用术前静脉使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组)与未静脉使用帕瑞昔布钠(空白组)或手术结束时静脉使用帕瑞昔布钠(术毕镇痛组)的随机对照研究或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5月。在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后,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2.0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中英文文献共13篇,涉及97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超前镇痛组的患者术后2、4、6、8、12、24 h可视模拟评分(VAS)均低于空白组(均P<0.05)与术毕镇痛组(部分P<0.05)。超前镇痛组术后需要额外止痛药病例数少于空白组与术毕镇痛组,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空白组(均P<0.05)。基于需要额外止痛药病例数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发表偏倚与敏感度分析显示,无明显的发表偏移存在(均P>0.05),该方法不会改变最初总体分析的结果。结论 静脉使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LC中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较小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多模式镇痛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9.
患者,32岁,因“孕1产。宫内妊娠37+6周,阴道血性分泌物2h”入院待产。孕期无异常发现。既往有肝炎病史11年,精神分裂症8年,近2年反复发作以药物控制(具体用药不详),余无特殊。入院检查:t36.5℃P82min-1R20min-1BP14/10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产科检查:腹围94cm,宫高32cm,胎位左枕前,胎心率146min-1。外阴发育正常,无静脉曲张。肛查:宫颈半消,质软,宫口开1指尖,骨盆外测量正常。实验室检查:BT1.5m…  相似文献   
90.
罗鸣  陆益龙  王欢  李姣  余先球  薛红梅  巴荣  朱彦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3):2561-2562,2564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患者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 marrow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体外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β1,TGF-β1)基因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5例慢性期CML患者为实验组,5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取骨髓单个核细胞行BMMSCs体外培养,RT-PCR法测定两组BMMSCs的SCF、TGF-β1基因表达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慢性期CML患者BMMSCs中SCF基因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TGF-β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实验组内SCF与TGF-β1表达量呈负相关(r=0.948,P0.05),对照组两指标间无相关性。结论 CML患者BMMSCs的SCF高表达和TGF-β1低表达有相互影响并对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发生影响,对CML发病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