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辐射诱发白血病U937细胞凋亡基因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愈来愈多的证据显示Caspase家族蛋白酶在细胞凋亡执行程序中发挥重要功能,辐射可诱发肿瘤细胞凋亡,分离,鉴定辐射诱发肿瘤细胞凋亡中Caspase家族成员,是肿瘤细胞凋亡调控机制关键所在,方法:根据已知的Caspase家族蛋白保护保守的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离,鉴定参与辐射诱发细胞凋亡基因。结果:Caspase家族蛋白酶特异的抑制剂能阻抑制线诱发的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4年9月我院诊治的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患者25例,均经胸腔镜病理活检证实或临床证实为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所有患者均行胸部MSCT扫描,分析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的MSCT特征。结果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的主要CT表现:1双肺广泛性分布的囊状透亮阴影23例,囊状阴影为大小基本均匀,薄壁完整,以圆形或类圆形为主,周围环绕正常肺组织,呈双肺均匀分布;2伴纤维化12例,表现为肺内明显的局灶性纤维条索样;3磨玻璃密度8例;4并气胸8例;5伴肺内结节5例;6伴腹腔病变2例。结论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CT表现具有特征性,MSCT对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需与其它影像表现相似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23.
冠心病相关炎性因子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NF-κB p65阳性率、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C-反应蛋白(CRP)浓度与冠心病不同类型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sICAM-1和C-反应蛋白浓度;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 p65阳性率。结果 :NF-κB p65阳性率和sICAM-1浓度水平在基线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SA)组和对照组(P<0.01),3个月后复查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血浆CRP浓度在基线AMI组和UAP组明显高于SA组和对照组( P<0.01),3个月后复查CRP浓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NF-κB p65阳性率和sICAM-1,C-反应蛋白浓度与冠心病不同类型斑块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24.
目的 通过光镜与电镜观察人角膜,Bowman层(Bowman'slayer BL)的超微结构,并精确测量其厚度.方法 应用常规方法将角膜片制成石蜡切片和超薄切片,分别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BL的超微结构,并测量其厚度.结果 BL位于上皮基底膜和基质层之间,在光镜下为一层相当均匀的非细胞层,在电镜下可见其主要由排列不规则的胶原纤维所组成.测得平均厚度为(10.61±1.22)μm.其中男性(10.65±1.30)μm,女性(10.56±1.20)μm.结论 BL是人角膜的共有结构,其厚度为(10.61±1.22)μm.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分析总结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5月期间,360例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应用率为100%;联合用药197例,占54.7%;有适应症给药306例,占85.0%;术前0.5~2h给药260例,占72.2%;术后用药时间超过规定330例,占91.7%;用法用量不正确187例,占51.9%.结论 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应用主要存在术后用药时间过长、术前提前用药、用药起点高随意性大及联合用药盲目等问题,应当加强抗菌药的应用管理和处方医师的培训.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患者脑脊液中MMP-9与MCP-1的浓度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HSE患者30例(HSE组),非HSE患者28例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脑脊液中MMP-9与MCP-1浓度。患者脑脊液以及加入MMP-9抑制剂SB-3CT(10μmol/L)的脑脊液分别作用于海马脑片后,TUNEL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结果:HSE组脑脊液中MMP-9和MCP-1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MMP-9与MCP-1的表达水平与脑脊液中白细胞及蛋白含量均呈正相关。抑制脑脊液中MMP-9表达可以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结论:脑脊液中MMP-9与MCP-1参与了HSE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以作为HSE的临床诊断与干预指标。  相似文献   
27.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妊娠期特发性疾病,易引起严重并发症,迄今为止仍为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现将我院收治1例妊高征引起胎盘早剥致子宫胎盘卒中的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8.
摘 要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应用及趋势。方法: 对武汉地区34家医院2007~2014年碳青霉烯类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武汉地区碳青霉烯类总销售金额逐年增长,2014年较2007年增长4倍。比阿培南销售金额增长迅速,自2009年来,临床以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比阿培南三种注射剂为主导,唯一口服品种法罗培南为辅助;各碳青霉烯类药物的DDDs变化规律与销售金额基本一致;所有碳青霉烯类药物的DDC,注射剂型呈逐年下降趋势,降幅以比阿培南最大,但仍居第一位,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各年度DDC均超过400元,法罗培南2007~2009年价格波动较大,2009年增加两倍至453元后保持稳定。结论:2011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措施对抗菌药物遴选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当前该类药物品种合理,但患者经济负担较大。建议继续加强抗菌药物的监管力度,控制药物成本,保障用药合理安全。  相似文献   
29.
糖尿病目前正趋于年轻化,且逐年增长.新增病例不断增加,并发症不断增加使糖尿病治疗费用明显升高.但治疗还很滞后.现将目前诊治现状归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不同给药途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80例,按照给药途径不同分为冠脉组(64例)、静脉组(60例)和未给替罗非班的常规组(56例),比较三组术后血流分级、心电图ST段回落率、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住院期间和随访6~9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及出血并发症等不良反应。【结果】冠脉组和静脉组较常规组术后血流情况明显改善( P <0.05),心电图ST段回落率和CK‐MB水平均显著优于常规组( P <0.05),三组间MACE及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行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可以改善冠状动脉血流,不增加出血风险,但不能改善M 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