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0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47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276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18篇
中国医学   164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健康教育影响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膜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CRF)的有效手段之一,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具有简便、安全、省力、居家治疗的特点。随着透析器材不断进展,操作更加简便,消毒更加严密,腹膜炎的发生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由于患者营养知识的缺乏,使蛋白质、维生素等摄入不足造成营养不良,而成为腹膜透析的突出并发症。营养不良不仅影响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也是合并症和死亡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我们对 CAPD 病人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营养健康教育,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 CAPD 患者营养状况的影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弹性超声及二者联合对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55例乳腺疾病患者(共63个病灶),进行常规超声及弹性超声检查,并分别进行BI-RADS分类、改良5分法分级、应变率(strain rate,SR)比值法分级以及联合方法对BI-RADS分类进行调整,5种方法的诊断结果以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对照,分析弹性超声联合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的准确性。结果:SR比值法联合常规超声阳性预测值为91.67%,高于改良5分法联合常规超声(88.00%),明显高于常规超声(5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联合弹性超声方法能提高乳腺可疑肿块良恶性鉴别能力,并减少良性肿块不必要的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63.
文章对糖调节受损目前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回顾,对目前进行的临床干预如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存在的困惑及未来发展方向。同时糖调节受损符合祖国医学治未病的思想。文章对各方面加以综述以其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4.
为摸清寒区部队训练伤的发生状况和流行病学规律,我们对某部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分析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 VEGF-C)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RT-PCR法检测乳腺癌中VEGF-C的表达情况.结果 乳腺癌中VEGF-C的表达水平升高,90例乳腺癌中62例可检测到VEGF-CmRNA,阳性率为68.9%;乳腺癌组织中VEGF-C的阳性表达率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的乳腺癌组织中VEGF-C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不同年龄、肿瘤直径、病理分型中,VEGF-C的阳性表达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VEGF-C在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过度表达是乳腺癌的普遍现象.VEGF-C在乳腺癌中表达增高,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对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起重要作用,对VEGF-C/VEGFR-3信号调控通道干预有望成为治疗乳腺癌淋巴道转移的新靶点,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6.
PITC柱前衍生化法测定保健食品中牛磺酸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牛磺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以异硫氰酸苯酯(PITC)做为柱前衍生化试剂,以醋酸钠缓冲液-乙腈-水体系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在254nm波长处检测.结果 牛磺酸在0.28~0.9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液体、固体保健食品的平均回收率均为95.6%,RSD分别为1.5%和0.8%(n=6).结论 该方法结果准确,稳定可靠,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建立鹿角胶中L-羟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L-脯氨酸4个氨基酸的分析和测定方法。方法:样品以6 mol·L-1盐酸于沸水浴水解1 h,蒸干,甲醇溶解,以苯酚-0.5%硼砂溶液(4∶1)为展开剂,硅胶G为固定相,茚三酮试液为显色剂进行TLC分析。样品以6 mol·L-1盐酸于150℃水解1 h,以异硫氰酸苯酯(PITC)为衍生化试剂衍生后进行HPLC分析。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柱温为43℃;流动相A为乙腈-0.1 mol·L-1醋酸钠(7∶93),流动相B为乙腈-水(4∶1),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进行HPLC测定分析。结果:TLC能较好地鉴别出鹿角胶中的L-羟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L-脯氨酸。HPLC测定L-羟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L-脯氨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2~0.34μg(r=1.000),0.04~0.71μg(r=1.000),0.02~0.30μg(r=0.9998),0.02~0.37μg(r=1.000);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9.5%(RSD=2.3%),97.8%(RSD=1.6%),100.8%(RSD=1.6%),97.9%(RSD=2.4%)。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鹿角胶中L-羟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L-脯氨酸的检测。  相似文献   
68.
“智慧窗”系统充分利用区域医疗中采集到的既往临床信息,通过实时判别、实时提醒来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医疗差错、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9.
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21世纪临床重要致病茵。鲍曼不动杆菌基因组研究发现其具有快速获得和传播耐药性的能力,多重耐药、广泛耐药、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已呈世界性流行,成为全球抗感染领域的挑战,更是目前我国最重要的"超级细菌"。由于鲍曼不动杆菌在自然环境、医院环境的广泛存在及在住院患者的多部位定植,临床医生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控制上存在诸多困惑。为提高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水平,遏制我国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和感染流行的快速增长,由《中华医学杂志》组织,32位国内知名专家共同发起,邀请全国326位专家参与,历时7个多月,召开了12场专题讨论会,得到了卫生部行业基金(《临床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研究及应用》,编号201002021)的支持,经过充分的意见搜集和讨论,最终达成了这份《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共识荟萃了国外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的最新进展,总结了我国绝大多数权威专家对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的宝贵经验,是规范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和防控的指导性文件。该共识的制定和提出,将对我国多重耐药菌的诊治与防控做出引领和示范,有助于改善我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现状,有助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原中华医学会会长著名呼吸病专家钟南山院士专门寄语:"合理用药,预防不动杆菌耐药"。由于鲍曼不动杆菌的自身特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和防控仍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需要广大专家的积极探索,积累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不断完善专家共识。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浮膝合并腘动脉损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救治9例患者的诊断、手术方法及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时间平均16个月,所有肢体均存活。术后膝关节功能评价,优6例,良2例,中1例。结论对浮膝合并腘动脉损伤患者应高度重视,早期诊断,骨折固定力求简单、快捷、有效,修复血管注重简单修复的原则,尽量缩短肢体缺血时间,对患肢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