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1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6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91篇
内科学   7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219篇
预防医学   126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94篇
  2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改良固定底物膜法对精子顶体透明质酸酶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制一种检测人精子透明质酸酶的改良底物膜法,以提高临床对男性不育的诊断水平。方法根据精子顶体透明质酸酶能溶解卵丘基质透明质酸的生化特性,通过改良透明质酸钠-明胶底物膜法,后进行孵育及染色来显示透明质酸酶的活性。本研究检测了70例人精子透明质酸酶活性,并结合临床精液常规检查结果选择和分组标本(生育组26例,不育A组13例,不育B组31例),对生育组与各不育组之间的平均酶活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普通光镜下即可观察到在阳性反应区以深紫蓝色底膜为背景的清晰明亮的消化晕环,晕环数量及直径的大小与透明质酸酶活性成正比。生育组透明质酸酶平均阳性率为70.84%,酶活性亮区平均直径为78.17μm;不育A组酶平均阳性率为60.02%,酶活性亮区平均直径为76.92μm;不育B组酶平均阳性率为29.11%,酶活性亮区平均直径为8.22μm;经t检验,生育组酶活性两项指标均高于不育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研究检测方法简便、可靠,并可连续观察单个精子顶体透明质酸酶活性反应,很适合作为临床评价精子功能的有效指标,并提高对男性不育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联合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2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超声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超声组先行超声检查,观察桡骨茎突处的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肌腱、腱鞘改变及毗邻关系;选择最佳穿刺点,于实时超声引导下行药物注射联合针刀治疗。对照组根据触诊定位进行药物注射及针刀治疗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并采用Quinnell评分评估腕关节功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超声组与对照组术前VAS评分、Quinnel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超声组均成功完成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联合针刀治疗,对照组亦均按触诊定位完成药物注射及针刀治疗。术后1周,超声组及对照组VAS评分、Quinnell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均0.05),且超声组VAS评分、Quinnell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联合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3.
为进一步摸索提高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的疗效,我院近二年来对这类病人(其中大部分病情偏重)采用住院行非手术综合康复治疗,现将观察的治疗效果初步报导如下: 临床资料 65例患者平均41±10.8岁,其中男40人,  相似文献   
84.
背景:周围神经纤维再生环境的改变,可以促进神经纤维的再生速度,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物理疗法可改善损伤部位局部微循环的流速,增进和刺激创伤的恢复进程,因此,对不同物理疗法的选择和照射剂量的控制,可否促进神经纤维再生速度?目的:观察不同物理方法照射对大鼠受损神经纤维再生的促进作用。设计:随机分组对照的动物实验。单位:北京大学医学部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实验室。对象:实验于2001—09/2002—09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实验室完成,雄性SD大鼠15只,体质量185~220g。干预: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生物频谱组5只,红外线照射组5只,分别给予相应的物理照射。损伤对照组5只不做照射。3组动物分别在手术后第14天,取手术侧坐骨神经段切片,以光镜下观察受损神经纤维溃变率的减少间接了解物理疗法对神经受损后的保护功能。主要观察指标:神经断裂处及靠近脊髓侧4点(1,2,3,4mm)和远离脊髓侧4点(1,2,3,4mm)受损处神经纤维的溃变率。结果:15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生物频谱组和红外线照射组的坐骨神经纤维与对照组在断裂处的远离脊髓侧神经纤维溃变率无差异(均为100%)。②在断裂处生物频谱组和红外线组的神经纤维溃变率明显降低(68%,89%),对照组最高(100%)。③3组靠近脊髓侧4点神经纤维溃变率呈递减趋势,即越靠近脊髓侧溃变率越低;并且生物频谱组最低,红外线组次之,对照组最高。结论:受损周围神经修复后,选用物理疗法辅助治疗可使溃变的神经纤维数量减少,有促进和加快神经纤维恢复的作用,其中生物频谱照射法效果更好些。  相似文献   
85.
一例外伤性眼球脱位的护理王珂,李风仙外伤性眼球脱位在临床上极为少见,1991年我科收治了一例,经医护紧密配合,及时抢救,视力得以恢复,现将其护理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朱某,男,2岁。1991年元月3日晚10时许,患儿在楼道玩耍时不慎自行车翻倒,自行车车...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复合材料为支架的组织工程骨修复羊胫骨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利用聚乳酸与磷酸三钙复合材料复合经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形成组织工程化骨来修复羊胫骨3cm的骨缺损,并以X线,组织学切片进行观察。结果组织工程化骨表现出较强的成骨能力,在12周时以基本修复羊胫骨3cm的骨缺损。结论展示出复合材料在修复骨缺损过程中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87.
152例脑瘫患儿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的脑电图异常分类及脑电图与脑瘫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国际10/20系统电极放置法,为152例脑瘫患儿做脑电图检查并分析。结果152例脑瘫患儿的脑电图异常率为40.13%;脑瘫分型中不随意运动型的脑电图异常率较低,为8.33%,痉挛型偏瘫患儿的脑电图异常率较高,为71.43%。结论脑瘫患儿的脑电图异常率与其脑损伤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HFNC)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 2种无创通气呼吸支持治疗,对轻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初始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73例轻度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HHHFNC组(n=38)与NCPAP组(n=35),对其分别采取HHHFNC与NCPAP模式治疗。观察2组患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前及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如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比较,则采用配对t检验。2组无创通气时间及中转机械通气治疗率、无创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分别采用成组t检验或χ2检验。本研究经过徐州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审批文号:XZXY-LJ-20161122-010),患儿家长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2组患儿性别构成比、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入组时日龄、母亲产前24 h至7 d糖皮质激素使用率、HHHFNC或NCPAP治疗中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率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①HHHFNC组患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后1 h、24 h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如pH值、PaO2,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初始呼吸支持治疗后24 h PaCO2,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H值比较:t=2.090、2.945,P=0.040、0.004; PaO2比较:t=8.250、7.730,P均<0.001;PaCO2比较:t=9.677、P<0.001)。NCPAP组患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后1 h、24 h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如pH值、PaO2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aCO2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H值比较:t=2.020、3.632,P=0.047、0.001;PaO2比较:t=10.380、10.797,P均<0.001;PaCO2比较:t=2.666、10.627,P=0.010、<0.001)。2组患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后1 h、24 h的pH值、PaCO2、PaO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患儿无创通气时间、中转机械通气治疗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HHFNC组患儿鼻损伤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NCPAP组的17.1%(6/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7,P=0.025)。 结论HHHFNC与NCPAP对轻度NRDS患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疗效相当,HHHFNC导致的鼻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NCPAP。由于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小,并且未根据轻度NRDS患儿出生胎龄及出生体重进一步分层分析,HHHFNC与NCPAP对轻度NRDS患儿的初始呼吸支持治疗疗效,尚需要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89.
背景:有研究已初步证明了甲泼尼龙对受损视网膜节细胞的早期保护作用。目的:观察甲泼尼龙联合嗅神经鞘细胞和自体坐骨神经移植大鼠受损视神经纤维及其髓鞘的形态学及计数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9/2006-03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解剖实验室完成。材料: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取其中4只做形态学正常对照。方法:其余36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即视神经损伤模型组、甲泼尼龙组、嗅神经鞘细胞移植组、嗅神经鞘细胞移植 甲泼尼龙组、坐骨神经移植组、坐骨神经移植 甲泼尼龙组,每组6只。主要观察指标:取视神经,制作冰冻切片,移植后14,21d分别从各组切片中随机抽取10张载玻片,对生物素标记的葡聚糖胺染色的视神经纤维及甲苯胺蓝染色的视神经髓鞘进行形态学观察,电镜下对视神经纤维髓鞘进行计数。结果:顺行追踪剂生物素标记的葡聚糖胺在视神经中的染色结果主要表现为嗅神经鞘细胞移植 甲泼尼龙组、坐骨神经移植 甲泼尼龙组,与视神经损伤模型组相比,神经纤维排列较整齐,发生中晚期溃变的纤维比例较小。移植后14,21d,甲泼尼龙组视神经纤维髓鞘数量均显著高于视神经损伤模型组(P<0.05,0.01)。坐骨神经移植 甲泼尼龙组均显著高于坐骨神经移植组(P<0.05)。嗅神经鞘细胞移植 甲泼尼龙组均显著高于嗅神经鞘细胞移植组(P<0.05)。结论:形态学结果表明嗅神经鞘细胞和自体坐骨神经移植与甲泼尼龙的联合作用能激发并增强受损中枢神经的自我保护及修复作用,对视神经纤维及其髓鞘溃变速度有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90.
麦饭石是我国盛产的一种矿石。鉴于该石对人体无害且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元素,我们用该石进行了饮水降氟试验。 材料方法 用内蒙平顶山中华麦饭石和吉林省伊通麦饭石(风化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