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对下肢缺血性疾病截肢率及截肢平面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11/2004—07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30例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已行单侧下肢截脚术3例,均经药物治疗疼痛及创面无改善,经彩色超声多普勒和血管造影检查显示有不同程度的下肢血管闭塞,临床已诊断以闭塞部位确定截肢平面。施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观察移植治疗后截肢率和截肢平面的降低情况,以及经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足部皮温、踝眩比、经皮氧分压、疼痛的改善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3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降低截肢率情况:27例患者移植后截肢8例,截肢率为30%(8/27),截肢率降低了70%。②截肢患者降低截肢平面情况:3例已截肢患者行再次截肢。8例移植后截肢,移植术后截肢患者11例中拟截肢平面为大腿6例、小腿2例、足3例,实际截肢平面为大腿3例、小腿4例、足趾3例、趾1例。降低截肢平面者8例。③移植前后患足皮温和经皮氧分压变化情况:移植后患者皮温较移植前明显升高[(32.5&;#177;1.3),(28.1&;#177;1.5)℃,P&;lt;0.01],移植后经皮氧分压测定较移植前明显增高[(4.0&;#177;0.80),(3.2&;#177;0.53)kPa,P&;lt;0.01]。④移植后3个月局部疼痛及创面愈合情况随访:疼痛消失、创面愈合11例;疼痛减轻,创面面积减少5例;疼痛减轻,创面面积无明显变化7例;无效7例。结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血管病,可促进创面愈合,降低截肢率和降低截肢平面,无明显副作用及并发症,可望成为一种简单的、有效的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应用显露增强技术与股骨髁推顶技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后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北部战区空军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2例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半月板缝合系统,采用显露增强技术与股骨髁推顶技术修复内侧半月板后角水平撕裂,术后采用Lysholm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患膝术后平均活动度为(131.5°±17.3°),显著大于术前的(114.2°±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Lysholm评分为(85.3±7.1)分,显著高于术前的(65.9±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关节内或浅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论显露增强技术与股骨髁推顶技术修复内侧半月板后角疗效满意,有利于改善膝关节疼痛、活动度,增强残余半月板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3.
甘露醇和当归对周围神经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甘露醇和当归对周围神经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观察神经电生理,神经内钙,自由基含量和组织结构的变化。 结果 缺血6 小时应用甘露醇, 当归,再灌注5 小时后潜伏期由(3756 ±0206) m s 减至( 2216 ±0096) m s 和( 3472 ±0166 ) m s , 传导速度由(12418 ±1011)m /s 增至( 21320 ±0676 ) m /s 和( 17120 ±1035 ) m /s , 波幅 由( 1262 ±0256 ) m V 增 至(7108 ±043 9) m v 和(2604 ±029 7) m V , 神 经内钙 由( 77794 ±8 268 ) μg/g 减 至( 42138 ±3489) μg/g 和(40094 ±2082) μg/ g 。缺血6 小时应用当归,甘露醇再灌3 0 分钟, 自由基由(37545 ±4475) Ym ax/μg 减至(28009 ±2176) Ym ax/ μg 和( 11136 ±18 06) Ym ax/ μg 。组织形态学的变化也说明损伤程度得到明显抑制。 结论 甘露醇和当归均可用于防治周围神经的再灌注损伤, 甘露醇的作用优于当归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评价膀胱穿刺造瘘术在大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0年~2012年100例前列腺重量〉60g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膀胱穿刺造瘘组和非造瘘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膀胱压力、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钠的变化,分析两组的手术安全性和效果,评估膀胱穿刺造瘘的应用价值。结果两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膀胱压力、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和血钠的变化相比TURS发生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膀胱穿刺造瘘能降低膀胱压力,保持冲洗液引流通畅和手术视野清晰,能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在大体积TURP术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6.
髋臼骨折占全身骨折总数的1%~3%。病死率在5%~20%,致残率高达50%~60%。髋臼骨折多系作用于股骨干或大粗隆的暴力传导,导致股骨头撞击髋臼所致,常合并大量出血,休克发生率很高,常常合并腹腔、盆腔脏器,泌尿生殖道损伤,急诊处理和手术治疗均十分复杂。目前国内外学者多主张对髋臼骨折积极的手术治疗以减少后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家兔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时电生理变化规律,及应用甘露醇和氯两嗪后的影响。方法:采用暂时阻断兔骼总动脉起始处血流的实验模型,连续动态检测周围神经电生理的变化。结果:缺血期间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动作电位波幅衰减,潜伏期延长。缺血6小时再灌注组电生理变化,较缺血3小时再灌注组明显。再灌注前应用甘露醇和氛丙嗪对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电生理变化较小,而且前者作用强于后者。结论:电生理变化程度与缺血及再灌注时间有关。甘露醇和氯丙嗪对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8.
家兔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可行性。方法于2005-01~2005-04进行家兔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实验研究。建立家兔双后肢缺血动物模型,取经动员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制备成干细胞悬液,注射于右后肢缺血部位,分别于第2、4周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取双侧后肢内收肌和腓肠肌标本,病理切片观察血管新生程度,CD31免疫组化检测毛细血管密度。结果DSA动脉造影及病理切片显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家兔缺血右后肢较左侧肢动脉明显增多,CD31免疫组化标记毛细血管密度增加。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方法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59.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