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5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动态脉压与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及颈动脉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PP)与冠心病并发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为临床有针对性的干预PP、预防高血压并发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老年高血压及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动态PP进行比较,同时对老年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组与正常组的动态PP进行比较。结果(1)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的24h动态脉压(24hAPP)、白昼脉压(dPP)、夜间脉压(nPP)水平显著增大,24h平均收缩压(24hA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水平显著升高,24h平均舒张压(24hAD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水平显著下降,而2组间dSB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老年高血压患者IMT增厚组的24hAPP、dPP和nPP水平均显著高于IMT正常组;(3)与动态PP<60mmHg者比较,动态PP≥60mmHg的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生率显著升高;(4)与动态PP<60mmHg者比较,动态PP≥60mmHg的单纯高血压患者的IMT显著增厚。结论动态PP增大是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未来发生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分析飞行人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医学鉴定现状。方法 对93例临床有打鼾主诉的飞行人员进行多导睡眠监测,依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制定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2011年修订版)病情分度进行临床分组,比较不同组间年龄及体质量指数变化,比较手术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的变化。结果 93例中单纯鼾症者所占比例最高,达35.5%;其次为轻度和重度OSAHS患者,分别为28.0%和23.7%。歼击机飞行员在各组中占比最高。鼾症组与轻度、重度OSAHS组间比较年龄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鼾症组、轻度OSAHS组与重度OSAHS组间比较体质量指数有统计学差异(P〈0.01)。中、重度OSAHS组中18例(52.9%)进行了手术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6例飞行员给予飞行不合格结论,均为重度患者。手术治疗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优于手术治疗(t=4.275,P=0.000)。结论 多导睡眠监测是诊断飞行人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重要手段,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或合适的手术治疗均能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记录中国空军战斗机飞行员前庭诱发肌性电位(VEMP)参数,以便建立战斗机飞行员的正常值数据。方法 40名现役健康战斗机飞行员作为受试者,采用短纯音双侧给声双侧进行了记录。记录40名健康飞行员VEMP的p13和n23波潜伏期、p13/n23波间幅度以及双侧幅度不对称比,以获得正常值数据。结果 40名健康飞行员均记录到VEMP。p13波的潜伏期为(13.50±1.20)ms;n23波的潜伏期为(21.35±1.60)ms;p13/n23波间幅度为(169.70±38.50)μV;双侧幅度的不对称比(AR)为0.12±0.11。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军事飞行员VEMP参数标准的常模,为促进VEMP在军事飞行员医学选拔鉴定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5.
目的 了解冠心病(CHD)稳定型心绞痛(SAP)病人二级预防中抗血小板药物及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应用现状.方法 2007年9月1日至2008年3月1日对部分驻京部队干休所SAP病人二级预防中抗血小板药物及活血化瘀类中成药进行用药调查,筛选723例SAP病人,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干休所723例SAP病人中抗血小板药物、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及两类药物联合应用的病人数分别占70.8%(512例,单用氯吡格雷2例、阿司匹林+氯吡格雷59例、单用阿司匹林451例)、54.5%、42.9%.未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病人中仅12.8%的病人有理由不使用阿司匹林,其余87.2%并无禁忌证.服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病人中,应用单一品种中成药的病人为69.3%,服用≥2种中成药的病人为30.7%.大多中成药出自西医医生治疗方案,未经辨证论治.结论 所调查的SAP病人中,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情况较CHD病人用药指南要求尚有差距;其中多半病人联合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但并无辨证论治依据;亟待CHD病人抗血小板药物的规范化用药和疗效评价指标,需要进一步研究有关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用药指南.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分析空军总医院老年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NVAF)患者抗血栓药物治疗现状及未抗凝治疗的原因。方法调查老年NVAF患者109例,对其病因、血栓栓塞危险因素、抗血栓药物应用情况及未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原因进行分析。应用CHADS卒中风险评分表对NVAF患者进行血栓栓塞危险评估。结果91.6%患者接受了抗血栓治疗。符合抗凝治疗指征患者68例,仅38.2%接受了华法林治疗,57.4%进行了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剂量为(87±15)mg/d,4.4%未进行任何抗血栓治疗。而其中NVAF呈阵发性者仅5.0%应用了华法林抗凝治疗。未抗凝治疗者54例,其中存在抗凝禁忌证12例(15.0%);严重出血而停用1例(1.3%),不能凝血监测2例(2.5%);担心出血拒绝8例(10.0%);阵发性心房纤颤未抗凝治疗20例(25.0%);冠脉支架术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而未抗凝治疗3例(3.75%);原因不明9例(11.3%)。结论老年NVAF患者抗血栓治疗中华法林应用率低,而且阵发性心房纤颤的华法林应用率更低,抗血小板治疗中阿司匹林剂量不足。  相似文献   
27.
本文借鉴外军证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应用方法,探讨建立我军飞行人员医学鉴定循证信息数据库的必要性。提出了通过证据分类、质量分级及编制证据索引等方法建立我军飞行人员医学鉴定循证信息数据库的设想。  相似文献   
28.
由全军航空航天医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航空航天医学分会主办,空军总医院承办的第十一次全军航空航天医学学术会议暨第十次全国航空航天医学学术会议于2016年12月9—11日在北京空军总医院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传承、创新、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稳定性心绞痛(SAP)中医证型与血小板聚集率(PAG)、P选择素(CD62P)、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GPⅡb/Ⅲa)及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 选择76例SAP患者,按中医证型分为心血瘀阻、气虚血瘀、气滞血瘀3种中医证型,分别用血小板聚集仪、流式细胞仪、血液黏度仪测定PAG、CD62P、GPⅡb/Ⅲ...  相似文献   
30.
介绍国内外军事临床航空医学研究进展情况,分析我军新型航空飞行器对临床航空医学研究提出的新挑战,提出未来我军临床航空医学研究发展方向及突破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