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3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骨髓坏死是以骨痛、发热和进行性贫血为主要表现,骨髓造血组织和基质组织的大片坏死为特征,并具有独特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本病起病急,预后差,及早诊断、确定原发病可以为治疗提供时机.现报道以骨髓坏死为首发症状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2a 1例,并进行文献复习. 患者女,60岁.因“发热、骨痛11d,加重伴皮肤淤斑1周”于2013年12月4日入我院.  相似文献   
22.
本研究旨在探索红景天苷对骨髓MSC增殖及干细胞因子(SCF)分泌的影响.应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法,体外分离并扩增MSC,应用流式细胞术和成脂及成骨诱导法进行MSC鉴定,并观察红景天苷对MSC增殖、细胞周期及分泌SCF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景天苷可影响MSC的增殖,以1.5 mg/ml浓度刺激MSC增殖作用最强,在24、48、72 h内存在一定的时间依赖性,并且红景天苷明显增加S、G1/M期细胞比例,尤以1.5 mg/ml作用明显.应用1.5 mg/ml红景天苷与MSC共培养48 h,其培养上清中SCF含量明显上调(P<0.01),其mRNA表达也明显增加(P<0.01).结论:在一定剂量浓度下红景天苷对MSC有明显增殖促进作用,并可提高MSC的CSF基因表达和分泌.  相似文献   
23.
IL-11致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5岁。因反复头晕、乏力6年余,加重1个月入院。入院体检:贫血貌,睑结膜苍白,全身皮肤黏膜未见黄染、溃疡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咽不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不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血常规WBC3.24×109/L,Hb86g/L,PLT90×109/L,MCV102.8fl。骨髓检查示MDS-RA,红细胞内铁阳性率90%,环铁29%。先后给予乌苯美司、迪维胶囊、参芪片、血康口服液、氨肽素、康力龙等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且出现发热,多发生于晚间,晨起正常,查结核抗体、PPD试验等均为阴性。住院期间多次…  相似文献   
24.
为了发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白血病复发率低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症少、应用范围广的优点我们首先开展了混合HLA半相合异体骨髓的自体骨髓移植,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混合异体骨髓的自体骨髓移植能部分发挥异体骨髓移植产生的移植物抗白血病(GVL)作用,减少移植后白血病的复发,并且为复发患者进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提供了契机。本文首次报告混合移植后DLI加IL-2免疫治疗急性白血病2例如下。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中自噬泡的超微结构,为了解自噬与急性白血病的关系提供形态依据。方法:采用透射电镜方法检测27例初发组、8例难治复发组、19例完全缓解组(CR)与31例正常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自噬泡的变化。结果:透射电镜观察24例(88.9%)初发组、7例(87.5%)难治复发组、6例(31.6%)完全缓解组和1例(3.2%)正常对照组有自噬泡。初发组、难治复发组与正常对照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333,P<0.01;χ2=4.500,P<0.05);完全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79,P>0.05)。结论:自噬作用与急性白血病病程有关,说明自噬在急性白血病中发挥着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存活的作用,抑制自噬作用可能有利于急性白血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26.
我们曾应用丙球治疗 1例ABO血型不合、HLA配型相合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所致的Coombs’试验阳性的纯红再障 ,取得明显疗效 ,现报告如下。1 病例和方法1 1 病例 ,女 ,33岁。 1998年 5月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M1型 ,免疫学分型CD+ 3 3 、CD+ 3 4,HLA -DR + ,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经DA(柔红霉素 +阿糖胞苷 ) ,HA +THP(三尖杉酯碱 +阿糖胞苷 +吡柔比星 ) ,HA +VP16 (足叶乙甙 )化疗后达完全缓解 (CR)。后又巩固化疗 3个疗程 ,分别为H+VP16 ,H +Mit(米托蒽醌 ) ,AE(表阿霉素 )。…  相似文献   
27.
目的:为了观察自体骨髓混合HLA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后的GVHD发生情况.方法:观察16例混合移植GVHD的发生情况及其对疗效的影响.结果:16例中无1例发生急性GVHD(aGVHD),但在ABMT后1h输入异基因骨髓的8例皆有程度不同的慢性GVHD(cGVHD),主要表现在皮肤,粘膜炎、全血细胞减少、肝功异常、发热、体重减轻及易感冒等.中位随访8月无1例复发,除2例在移植后3和8月分别因爆发性肝炎和急性阑尾炎穿孔死亡外.余6例皆存活.最长1例已无病存活12月余.其中供受者性别不同的5例移植后性染色体观察4例形成嵌合体,3例已超过半年,最长者已1年余.而ABMT移植后6h输异基因骨髓的8例,则未观察到急慢性GVHD.结论:移植过程是安全的,部分可诱发cGVHD,形成嵌合体,白血病的复发较少.  相似文献   
28.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持续分泌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与其受体CXCR4的相互作用,不仅在细胞的炎症反应、造血干细胞的迁移与归巢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作用,还在肿瘤的发生、转移、复发、免疫耐受及血管新生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T淋巴细胞及白血病细胞HL-60增殖的影响。 设计:细胞学体外对照观察。 材料:骨髓标本来自本院血液科异基因骨髓移植供者及骨髓象正常的非白血病患者,T淋巴细胞来源于健康志愿者,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为本实验室液氮冷冻保存,CXCR4单克隆抗体12G5为eBioscience公司产品。 方法:应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3代后收集培养5 d的细胞上清,离心去沉淀后备用。应用尼龙棉柱法分离异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调整细胞密度为2×109 L-1备用。T淋巴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共培养实验设立3组:T淋巴细胞组、T淋巴细胞+细胞上清组、T淋巴细胞+细胞上清+单抗组。HL-60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共培养实验设立3组:HL-60细胞组、HL-60细胞+细胞上清组、HL-60细胞+细胞上清+单抗组。 主要观察指标: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及HL-60细胞在应用单克隆抗体12G5前后的增殖情况。 结果:与T淋巴细胞组比较,T淋巴细胞+细胞上清组、T淋巴细胞+细胞上清+单抗组的吸光度值均明显降低(P < 0.05),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与HL-60细胞组比较,HL-60细胞+细胞上清组吸光度值明显升高(P < 0.05);与HL-60细胞+细胞上清组比较,HL-60细胞+细胞上清+单抗组的吸光度值明显降低(P < 0.05)。 结论:加入单克隆抗体12G5阻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生物学效应后,不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的效果,但可以抑制白血病细胞HL-60的增殖。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混合BM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用自体骨髓混合HLA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同时体外高热及液体培养净化联合IL-2激活骨髓细胞,移植后又注射IL-2,以提高体内对残留肿瘤细胞的净化效应,减弱GVHD反应和增强GVL效应,结果:①MBMT是安全的,16例中无1例发生急性GVHD,②近期疗效较好,移植后16例中5例复发,11例未复发,其中7例中位随访12月仍存活且CCR,余4例死于并发症和其它非血液病;③16例除1例因早期死于VOD外,余皆成功造血重建;④对6例供受者性别不同患者性染色体分析发现3例移植后形成嵌合体,最长者已15月余.结论:本研究为临床恶性血液病治疗可能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ehymalstemeeHs,MSCs)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从成人骨髓中分离、培养问充质干细胞,并通过其形态的均一性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志以鉴定其纯度。将分离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置于96孔板中,与经分离的异体淋巴细胞共培养3d,以单独培养的异体淋巴细胞为对照组,加入植物凝血素(PHA)刺激72h,用MTT还原法测定细胞增殖,观察成人骨髓MSCs培养上清对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转化的影响。结果:成人骨髓MSCs培养上清抑制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转化。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增殖转化抑制率为9.00%。在有PHA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情况下,细胞增殖活性进一步下降,两者差异显著(P〈0.01),其增殖转化抑制率达20.91%。结论:成人骨髓MSCs抑制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转化,其作用机制部分为非细胞接触作用所致。推测可能是MSCs通过分泌某些可溶性细胞因子而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