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外伤直接引起的脑白质广泛性损害,是闭合性颅脑外伤中的一种原发性损伤,病情重,发病率高,占重型颅脑损伤的20%,死亡率高达42%~62%[1],也是导致颅脑损伤病人长期昏迷的因素之一。我院1999年1月~2004年10月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GCS<8分)28例中出现弥漫性轴索损伤6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36·8岁。其中车祸伤4例,坠落伤2例;入院时呈昏迷状态5例,有中间清醒期1例。入院后均急行颅脑CT检查,其中弥漫性脑水肿和脑肿胀2例,脑干损伤伴脑室内出血2例,…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射给药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2年7月~2005年9月间我院采用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射给药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55例的临床效果。结果治愈51例,好转2例,死亡1例,植物生存1例。康复者术后随访3个月~3年,均无顽固性头痛、头晕、癫及脑积水等后遗症发生。结论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射给药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能迅速减少颅内积血、减轻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3.
钙拮抗剂桂利嗪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利嗪(1,曾名为脑益嗪),化学名1-二苯甲基-4-反式肉桂基哌嗪,是钙拮抗剂类周围血管扩张药,其合成已有多篇文献报道[1~4]。通过综合分析,设计了如下合成路线:收稿日期:2000-04-17作者简介:王国喜(1966),男,讲师,主要从事有机合成教学及科研。Tel:0372-3948618E-mail:guoxiw@371.net  利用三聚甲醛代替甲醛溶液,使反式肉桂基氯(2)收率提高;同时用二苯甲烷直接进行溴化制得高收率的二苯溴甲烷。1的制备,以PEG400为相转移催化剂,无水碳酸钾为束酸剂,使收率提高到76.3%(文献[1]:55.3%)。本路线收率高,生产成本显著降低,所得产品符合中国药…  相似文献   
74.
目的:对股骨髁上,髁间骨折应用多功能股骨板(MFFP)内固定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比较不同内固定器械的优劣。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12具新鲜股骨髁进行电测实验应力分析。对多功能股骨板(MFFP)及其它不同内固定器械对照比较其生物力学性能。结果:证明我功能股骨板(MFFP)的生物力学性能优于加压滑动髁螺钉(DCS)、L形钢板等其它内固定方式,其强度和刚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和理论分析结果得到髁间突上应力较大,股骨上应力趋于平缓。髁间分离位移较小。结论:多功能股骨板(MFFP)比其它内固定方式占有结构合理、生物性能好、防旋性能强、操作简便的优势。临床应用MFFP治疗股骨髁间骨折12例,优良率达96.8%。均愈合、无并发症,表明MFFP是治疗股骨髁上髁间骨折较好的内固定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5.
2003年10月~2004年1月,我院门诊收治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6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