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67篇
  免费   598篇
  国内免费   291篇
耳鼻咽喉   89篇
儿科学   130篇
妇产科学   90篇
基础医学   472篇
口腔科学   172篇
临床医学   1984篇
内科学   757篇
皮肤病学   111篇
神经病学   142篇
特种医学   193篇
外科学   350篇
综合类   3004篇
预防医学   1191篇
眼科学   58篇
药学   1422篇
  18篇
中国医学   1158篇
肿瘤学   215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30篇
  2022年   261篇
  2021年   256篇
  2020年   349篇
  2019年   360篇
  2018年   338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289篇
  2015年   306篇
  2014年   635篇
  2013年   605篇
  2012年   754篇
  2011年   842篇
  2010年   777篇
  2009年   673篇
  2008年   648篇
  2007年   595篇
  2006年   479篇
  2005年   414篇
  2004年   378篇
  2003年   282篇
  2002年   292篇
  2001年   273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聂克  王丽霞  田景振 《齐鲁药事》2009,28(5):303-305
目的观察并比较张裕至宝三鞭酒新旧配方的补血和活血作用.方法1.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三鞭酒旧配方中剂量组、新配方小剂量组、新配方中剂量组和新配方大剂量组.建立小鼠急性失血性贫血模型,旧方三鞭酒组给予人用量20倍的旧方三鞭酒,新方三鞭酒小、中、大剂量组分别给予人用量10倍、20倍和40倍的新方三鞭酒,连续7d.测定失血前后和治疗前后外周血红蛋白(Hb)含量和红细胞(RBC)数.2.Wistar中老年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中老年组、三鞭酒旧配方中老年组、新配方小剂量中老年组、新配方中剂量中老年组、新配方大剂量中老年组,并设青年大鼠空白对照组.给药情况同上,连续灌胃10d后,测定全血低切(10s-1)、中切(50s-1)、高切(150s-1)粘度.结果1.灌胃7d后,新旧配方三鞭酒组小鼠的Hb和RBC数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且新配方中剂量作用优于旧配方.2.新旧配方三鞭酒对老年大鼠全血血粘度均有降低趋势,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张裕至宝三鞭酒新旧配方均有补血活血作用,其中新配方的补血作用略强于旧配方.  相似文献   
992.
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丹参注射液的使用情况及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的类型及其发生率,探讨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病历回顾性研究方法,对322份使用丹参注射液的完整住院病历进行调查,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丹参注射液主要不良反应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6.67%;其次为神经系统损害,占20.00%;消化系统、肌肉骨骼系统损害分别占13.33;泌尿系统损害占6.67%。结论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较高,临床医师在使用该药时要结合中医理论辨证施治,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993.
97例颅脑损伤护理观察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收治的97例颅脑损伤的病例,对其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脑损伤的患者经精心护理均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结论了解颅脑外伤的基础知识和救治原则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4.
性早熟(sexual precocity)是指任何一个性征出现的年龄早于正常人群的平均年龄2个标准差,即性征提前出现.临床上主要依据8岁前乳房发育或10岁前月经来潮来判定女性同性性早熟.女性性早熟又分为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两类,其中以特发性真性性早熟居多.该病严重地影响患者的正常发育和身心健康.以往多采用孕激素治疗,80年代以后促进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衍生物(GnRH-A)陆续问世,由于具有强烈的垂体抑制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促排卵、内膜异位症以及性早熟等疾病的治疗.现将我们应用达菲林治疗的7例性早熟患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5.
1病例 患者,27岁,孕29周出现双下肢浮肿,孕33周曾患上呼吸道感染。因停经36“周,人院前1周自觉头晕,眼花,四肢无力,呼吸困难,3d前出现周身黄染入我院。血压129/89mmHg,体温36℃,脉搏92次/min,呼吸急促。皮肤巩膜黄染明显,无出血点,心肺无异常,腹隆,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轻度浮肿。产科检查;宫高38cm,腹围118cm,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药物流产中的诊断及临床指导作用方法对1000例行药物流产者于用药前、用药后第8天及第15天进行B超监测。将出血时间长短以8天为界结果药流前B超检查可发现宫外孕、确定孕龄,药流后B超显示条状暗带或内膜线的,全部转经;显示低回声或强回声光团的,48例行清宫术;B超示胚胎存活者,要及时行负压吸宫术终止妊娠。经B超检查发现宫外孕2例;发现孕囊越大阴道出血越多,出血时间越长结论B超检查在药物流产有重要的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宫清颗粒对人早孕绒毛、蜕膜组织细胞凋亡及信号转导的影响,为临床防治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简称药流后出血)提供生物学依据。方法:将12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宫清药流组、茜芷药流组、单纯药流组及负压吸宫组,各30例,收集各组绒毛及蜕膜组织,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AR)、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免疫组化法检测蛋白激酶C(PKC)蛋白表达。结果:宫清药流组绒毛、蜕膜组织细胞超微结构出现典型凋亡改变,AR、[Ca2+]i升高,PKC蛋白表达降低,与其它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宫清颗粒能影响细胞内Ca2+及PKC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诱导人早孕绒毛、蜕膜组织细胞凋亡,促进绒毛与蜕膜组织完全排出,进而防治药物流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998.
中国青少年性生理及性心理研究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少年是一个人的生理与心理趋于成熟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青年男女两性特征逐步凸现,生理发育趋向成熟,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功能趋于成熟。随着青少年生殖生理的成熟,心理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开始向往与异性接触,产生性萌动,进而有些人会发生性行为,并开始探索与性相关的人际关系,因而这一时期是青少年探索性行为、建立性关系的时期。青少年生殖生理及性心理是青少年性和生殖健康服务需求的源泉和最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999.
人类的发展历程上食物始终是不可或缺的,把从大自然获取的原料加工处理后再食用,也是人类进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据考古研究论断人类最早用火熟食是距今50多万年前的“北京人”,可以想像在混沌黑暗的天地之间,当人类第一次点燃炊火吃到熟食的那种美妙感觉。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分析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了解其现状,为控制感染和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2008年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感染标本采用常规方法分离细菌,对所分离的细菌使用VITEK-Jr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菌种,并用GNS-133药敏卡测定鲍氏不动杆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体外药敏结果,并使用扩散法进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药敏试验;利用WHO所提供WHONET-5软件进行统计.结果 在14种抗菌药物中,亚胺培南耐药率为74.4%;氨苄西林耐药率100.0%;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3.0%、93.0%和88.4%;其他抗菌药物,包括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70.0%,仅有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18.6%,敏感率为41.9%.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对于抗菌药物多药耐药现象严重,仅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40.0%,应继续加强对该菌耐药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