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17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33篇
综合类   185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了解新疆医院所属体检部门的独立状况、卫生人员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完善相应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共抽取75家医院体检部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已成立相对独立且部分服务项目分散设置于所属机构中的体检部门占70.67%,从业人员以大专学历和中级职称为主,有两名副高或以上内科或外科职称执业医师的机构占46.67%,有10名或以上注册护士的机构占22.67%,参加过健康管理师资培训班的人员均值均为2人,具有少数民族从业人员的体检机构占68.00%。结论政府应加强指导和扶持力度,合理分配卫生资源和行业监管,在加强人员引进和培训的同时,着力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促进新疆体检行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2.
目的 通过肛瘘手术前后肛肠测压的监测,评价与分析肛瘘术后的肛门功能.方法 对80名健康志愿者与88例肛瘘患者手术前后分别用直肠肛管测压法检测直肠肛门反射、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最长收缩时间、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等技术指标.对肛瘘手术前后的肛肠压力值以及低位、高位手术前后的压力值分别进行比较,并与健康志愿者测定值做为对照组,进一步对比肛瘘患者与正常人肛肠各测压值.结果 肛瘘手术后直肠肛门反射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其中高位肛瘘减弱显著,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高位肛瘘患者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和肛管收缩压均明显低于低位肛瘘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肛门内外括约肌损伤的严重程度对肛门功能产生直接影响,肛门直肠测压对肛瘘手术前后肛门括约肌功能的评估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3.
临床实习是高等医学院校全程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是决定能否培养出合格临床医师的关键环节。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目前严峻的医疗形势,就如何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我们提出了新的实习医师培训模式,期待通过实习医师规范化培养,强化技能培训优势,规避医患矛盾等缺陷,从而达到培养合格的实用医学人才这一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或垂体瘤的双侧乳头溢液与乳腺导管内病变的关系.方法 对222例临床确诊的甲状腺功能低下(94例)和垂体瘤(128例)患者行乳管镜检查.结果 222例患者中有64例乳管镜诊断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58例诊断为导管扩张炎症.64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59例为导管内乳头状瘤,5例为导管扩张性炎症,病理符合率为92.18%(59/64),未见乳腺癌.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或垂体瘤的双侧乳头溢液患者各民族之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的合并垂体瘤的患者发生导管病变的概率高于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而绝经后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发生导管病变的概率高于垂体瘤患者(P<0.05);合并垂体瘤的乳头溢液多为乳汁样,而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乳头溢液多为清水样.本组乳管内乳头状瘤约71.19%发生在主导管以下的分支导管.结论 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或垂体瘤的双侧乳头溢液患者要考虑到发生导管内病变的可能.乳管镜是较为适宜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供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抑制肝移植大鼠免疫排斥的作用.方法 实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4对雌性大鼠,建立Wistar-SD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A组:肝移植术中输注生理盐水;B组:肝移植术后隔天一次给予他克莫司(0.25 mg/kg)灌胃2周;C组:肝移植术中输注与A组同剂量的雄性Wistar大鼠的MSCs.观察术后第10天肝功能的变化、病理改变、TGF-β1与IL-10的表达、Y染色体定位及受体存活时间.采用完全随机化设计多组比较方差分析AST、ALT值,LSD法分析组间差异;病理分级采用ridit法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存活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肝移植术后第10天A、B、C组ALT分别为(756±104)、(197±49)、(103±31)U/L,AST分别为(635±134)、(331±78)、(150±38)U/L,3组ALT和AS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8,265,P<0.05);两两比较发现,B组及C组均优于A组,且C组优于B组.A组ridit均值为0.8333,为重度排斥,B、C两组ridit均值分别为0.4583、0.2083,排斥反应较A组显著减轻,且C组较B组级别更低.A、B、C组TGF-β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5%、69%±20%及85%±24%,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1,P<0.01).A、B、C组IL-10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5%、75%±14%及91%±2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2,P<0.01);B、C两组TGF-β1和IL-10呈强阳性表达且C组比B组更明显,而A组则为弱阳性表达.原位杂交检测发现,C组含有带Y染色体的雄性MSCs,主要在汇管区聚集.A、B、C组大鼠50 d存活率分别为0、10%、90%,3组大鼠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P<0.01),C组中位存活时间为63 d,较A组11 d延长,且C组长于B组.结论 肝移植同时向供体输注MSCs能够抑制受体对移植肝的免疫排斥.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细胞质信息传递介质Smad4在小鼠肝泡状棘球蚴病灶周围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16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受试组(人工接种肝泡状棘球蚴)和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每组8只.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肝脏中Smad4蛋白的表达.采用x2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观察泡状棘球蚴对Smad4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Smad4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中,部分表达于细胞质中.小鼠感染泡状棘球蚴后6个月,受试组肝组织Smad4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X2=19.869,P<0.05).受试组肝细胞Smad4蛋白呈阳性表达的数量略多于对照组,且强度比对照组高(x2=58.310,P<0.05).结论 病灶周围肝组织和肝细胞中Smad4表达增多,其改变可能在纤维化过程中及免疫逃避中发挥效应.  相似文献   
77.
综合型医院科室继续医学教育评价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设计与综合型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特点相适应,科学性、实用性强的科室继续医学教育评估指标体系,为评价科室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并进行科室试评价。方法: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专家咨询法、优序图法等科学研究方法,选取20名涉及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统计学及教学管理等领域的专家,听取其对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意见与建议,确立综合型医院临床科室继续医学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结果:通过三轮专家咨询,最终确立3个层次,由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3项、三级指标24项构成的科室继续医学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应用该指标体系对92个科室开展试评价,得分为优和良的科室62个(67%)。筛选出的评估指标可作为科室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考评的依据之一,评价结果客观可信,对综合型医院科室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8.
李涛  成芳  温浩 《西北医学教育》2011,19(4):879-881
通过对民族地区民族学生教学特点的分析,探讨提高民族学生临床教学质量的方法,提倡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法,提出只有结合实际情况,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以及加强学生管理,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索棘球蚴抗原B对小鼠皮肤移植的影响.方法:以近交系C57雄性小鼠60只为供体,Balb/c雄性小鼠100只为受体建立尾部皮肤移植实验模型.将100只受体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于术后经肌肉注射给药.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实验组给予纯化后抗原B(100 μg/10 g);阳性对照组给予FK506(3 μg/10 g);手术Ⅰ组行同系间的皮肤移植(不予干预);手术Ⅱ组单纯切取与前几组相同大小的创口,不做移植操作.移植后观察移植皮片的存活时间及病理变化.结果:空白组皮片生存时间为(6.75±1.282) d,阳性对照组为(12.50±1.309) d,实验组为(10.25±1.669) d,三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空白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移植皮片病理分析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棘球蚴抗原B作用于小鼠皮肤移植可以延长移植皮片的存活时间,病理结果显示其可以延缓移植排斥的发生.  相似文献   
80.
包虫病为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农、牧区已成为当地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探讨造成包虫病患者经济负担的影响因素和卫生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利用2004-2008年乌鲁木齐市某三级医院包虫病住院患者资料,分析其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