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17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33篇
综合类   185篇
预防医学   43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转化医学是连接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创新研究模式,发展转化医学,促进成果转化,可为临床疾病的防、 诊、治提供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本文围绕转化医学的发展和实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究利伐沙班导致皮疹的特点,为患者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得利伐沙班致皮疹的病例报道文献,对病例的患者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利伐沙班使用目的、使用剂量、联合用药,药品不良反应(ADR)出现时间、临床表现、处理、预后等信息,以及ADR关联性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获得16篇文献(16例患者)。ADR患者男女比例为1∶1,>60岁老年患者11例(68. 7%)。16例患者中14例的利伐沙班给药剂量符合药品说明书规定,12例患者联用了其他药物;5例(31. 3%)患者用药后第3天出现皮疹,3例(18. 8%)在用药10 d时出现。16例均出现全身多处散在红斑,其中8例明确诊断为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及系统症状的药疹综合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血清病和神经性水肿;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改善。5例患者关联性评价为"很可能有关",11例为"可能有关"。结论:临床工作中要关注利伐沙班导致的皮疹,长期服药患者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3.
24.
医学伦理素质教育对于现代医学外科研究生的培养极其重要,它关系到整个医学研究生的教育,以及目前复杂而又尖锐的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综合的人文素质的培养。通过对外科研究生医学伦理认识的养成以及实践伦理素质的提高,到最终理想的医学伦理素质的完善及探索做了相应的探讨,而医学伦理素质教育最终的核心仍需以医德教育为核心。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多房棘球蚴感染对C57BL/6小鼠肝和脾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方法 3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对照组、低数量组(50个原头节/鼠)、中数量组(500个原头节/鼠)、高数量组(2 000个原头节/鼠),实验组取200μl含不同数量多房棘球蚴原头节的混悬液,采用门静脉注射法建立多房棘球蚴感染小鼠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感染后4周,每组各取4只小鼠,取肝脏组织,常规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剩余4只小鼠取肝脏和脾脏,制备肝、脾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脾CD3^+T细胞、B细胞、NK细胞、NK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69^+T细胞、CD8^+CD69^+T细胞绝对数以及初始型CD4^+T (CD4^+Tn)细胞、效应记忆性CD4^+T (CD4^+Tem)细胞、初始型CD8^+T (CD8^+Tn)细胞、效应记忆性CD8^+T(CD8^+Tem)细胞和中心记忆性CD8^+T(CD8^+Tcm)细胞比例的变化。检测数据采用Flow-Jo软件分析,并做流式图。采用Graphad Prism 7.0软件进行作图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感染后4周,对照组小鼠肝无明显变化,低、中数量组小鼠肝组织出现急性炎症反应减弱,部分病灶炎性反应逐渐转变为纤维化修复,形成小肉芽肿结节,呈点状或灶状坏死。高数量组小鼠肝内出现小囊泡,可见生发层结构,周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小鼠肝CD3^+T细胞绝对数高、中、低数量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10±0.04)×10^5、(3.81±0.14)×10^5、(3.02±0.12)×10^5、(2.98±0.03)×10^5,高数量组高于其他3组(P<0.05或0.01)。小鼠脾CD3^+T细胞绝对数高、中、低数量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6.01±0.40)×10^5、(11.03±1.21)×10^5、(10.10±1.01)×10^5、(9.71±0.90)×10^5,高数量组高于其他3组(P<0.01)。小鼠肝CD4^+T、CD8^+T细胞和脾B细胞、CD8^+T绝对数高数量组高于其他3组(P<0.05或0.01)。小鼠肝CD4^+CD69^+T细胞绝对数高、中、低数量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23±0.10)×10^4、(1.98±0.11)×10^4、(1.51±0.26)×10^4、(1.19±0.21)×10^4,高数量组高于其他组(P<0.05)。小鼠脾CD4^+CD69^+T细胞绝对数高、中、低数量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10±0.41)×10^4、(8.91±0.80)×10^4、(8.20±0.41)×10^4、(6.81±0.50)×10^4,高数量组高于对照组(P<0.01)。肝、脾CD8^+CD69^+T细胞绝对数高数量组高于其他3组(P<0.05或0.01)。小鼠肝CD4^+Tn细胞比例高、中、低数量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5.52±1.51)%、(19.3±2.09)%、(20.66±1.28)%、(23.62±2.84)%,对照组高于其他组(P<0.05或0.01)。肝、脾CD8^+Tn细胞比例对照组高于其他组(P<0.05或0.01)。肝、脾CD8^+Tcm细胞比例高数量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数量多房棘球蚴感染C57BL/6小鼠,肝区域以CD4^+T细胞和CD8^+T细胞募集为主,而脾以B细胞和CD8^+T细胞募集为主。  相似文献   
26.
收集2010-2018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终末期肝多房棘球蚴病实施离体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术(ELRA)治疗的患者人口学信息和相关临床病历资料数据,根据ELRA术前是否接受相应的诊疗分为6个组,无相关病史(A组)、抗虫化疗史(B组)、抗虫化疗+药物保肝史(C组)、穿刺或内镜减黄+药物保肝史(D组)、肝血管介入治疗+抗虫化疗史(E组)、肝切除+抗虫化疗史(F组)。采用Mann-Whinty检验比较分析各组之间医疗费用差异。共82例患者接受ELRA手术,男、女性别比为39:43,平均年龄(36.1±11.8)岁,主要民族有藏族、哈萨克族和汉族,患者主要来自新疆、西藏和四川。肝多房棘球蚴病患者接受ELRA治疗的医疗费用主要包括西药费、检查类费、材料费、手术费和特殊材料费等。82例患者平均总费用为(241 155.0±119 746.5)元,其中西药费占比最高(41.1%),其次是检查费(15.7%)、材料费(13.4%)、手术费(9.6%)、特殊材料费(7.5%)。C、D组总费用高于其他4组(P<0.01);西药费、检查费、护理费和治疗费C、D组高于其他4组(P<0.05);特殊材料费、血费、抢救费和床位费C、D组高于A组(P<0.05)。术前无相关病史者总体费用和各项费用均比有其他相关病史者低;术前有黄疸/肝功能不全因素可增加总体费用及大部分子项费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TGFβ1对胚胎肝前体细胞(HPC)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PC-E14. 5细胞株并以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将细胞分为对照组(HPC)、HPC+TGFβ1组和HPC+SB431542组。HPC+TGFβ1组滴加外源性TGFβ1,HPC+SB431542组加入TGFβ1受体抑制剂SB431542,处理72 h后通过q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AFP、Alb、细胞角蛋白19(CK19)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糖原染色法检测细胞分化后的功能。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s t检验。结果 qRT-PCR检测结果:对照组的AFP mRNA表达量高于其他两组(F=128. 937,P 0. 01),HPC+TGFβ1组的CK19 mRNA表达量高于其他两组(F=414. 467,P 0. 01),HPC+SB431542组的Alb mRNA表达量最高(F=794. 929,P 0. 01)。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对照组的AFP蛋白表达量高于其他两组(F=269. 000,P 0. 01),HPC+TGFβ1组的CK19蛋白表达量高于其他两组(F=93. 010,P 0. 01),HPC+SB431542组的Alb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其他两组明显升高(F=1086. 000,P 0. 01)。糖原染色法结果:对照组的糖原染色表达阳性面积比例小于其他两组(F=79. 251,P 0. 05)。结论 TGFβ1信号诱导HPC向有功能的胆管细胞分化,而阻断TGFβ1信号通路后HPC具有向成熟肝细胞分化的趋势,分化后的胆管细胞和肝细胞具有正常的糖原储存和合成功能,这些细胞可能能够参与代谢活动。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建立包虫病“医防结合”创新诊疗新模式,并将此模式应用推广。方法 选取新疆5个县级包虫病定点医院作为试点县,初步实施“医防结合”创新诊疗新模式。以伊犁州察布查尔县为例,探讨此模式初步实施效果。评估指标包括包虫病病人登记管理率、免费包虫病药品使用率、病人规范治疗率、随访督促服药率,治疗后的患者疗效得到科学评估。结果 梳理伊犁州察布查尔县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12月的包虫病患者救治情况,手术后服药患者137人,其中治愈患者109人,治愈率达79.6%;无手术指征药物治疗患者59人,治愈率16.9%,有效率59.3%。失访患者10人,病人规范治疗率94.9%;随访督促服药率94.9%。结论 实践证明,包虫病“医防结合”诊疗新模式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包虫病患者服药诊疗流程,可将此模式推广至其他县级包虫病定点医院。  相似文献   
29.
目的在毕赤酵母中分泌表达细粒棘球绦虫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Echinococcus granulosus thioredoxin peroxidase,EgTPx),并检测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从包囊中分离原头蚴,抽提总RNA,采用RT-PCR获取EgTPx的cDNA片段并克隆至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PIC9K-EgTPx,电穿孔法转化毕赤酵母菌株GSll5,在MD平板上筛选His+克隆,采用梯度浓度G418抗性筛选高拷贝转化子,提取酵母基因组DNA,采用PCR鉴定Mut表型,阳性克隆经甲醇诱导表达EgTPx蛋白,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并检测其抗氧化活性。结果酶切和测序证实重组表达质粒pPIC9K-EgTPx构建正确,表达的目的蛋白分子质量单位约为22ku,该蛋白可被鼠抗EgTPx多抗识别,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结论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了EgTPx,该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性和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外伤致大面积头皮缺损后的肉芽组织创面伴颅骨外露的修复方法.方法 对外伤后头皮缺损肉芽组织创面伴颅骨外露8例患者,在形成新鲜肉芽组织创面后于正常头皮帽状腱膜下埋置皮肤软组织扩张器12只,术中以及注水扩张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适度扩张,保持扩张部位丰富的血液循环.扩张满意后取出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行扩张后皮瓣修复创面.结果 8例患者均完成头皮缺损创面的修复,扩张器埋置术后以及注水扩张过程中未见感染.结论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可以修复外伤头皮缺损后肉芽组织创面伴颅骨外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