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7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4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血小板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纤维蛋白原受体与GPⅡb/Ⅲa复合物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最后通路,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而发挥抗血栓作用。国外临床试验(ADMIRAL,TIGER2PA)结果表明,早期应用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改善梗死相关血管(IRA)TIMI血流,明显改善再灌注治疗的效果和预后。盐酸替罗非班(tirofiban)为目前已经上市的血小板表面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之一,在国内上市不久,应用经验有限,尤其在冠脉内直接注射少有报道。最近本院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探索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冠脉内直接注射治疗3例病人,再通后IRA最终获得更好的TIMI3级血流,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射频消融 (RFCA)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常规心内电生理检查查明发病机制 ,寻找消融靶点 ,采用温度控制方式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心内电生理检查显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 2 6例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2 2例 ,均手术即刻获成功 ,术中有 4例患儿在放置希氏束电极时产生一过性Ⅰ°~Ⅲ°房室传导阻滞 (AVB)。 3例术后发生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 ,其中 2例 3~ 4天后恢复正常。术后 2例( 8.1% )AVNRT患者半年后复发 ,再次手术获得成功。所有患儿未发生其它并发症。结论 在操作熟练的中心 ,儿童PSVT的射频消融治疗与成人相比一样安全、疗效好。AVNRT的消融复发率较高可能与消融能量及消融时间趋于保守及房室结发育不成熟有关  相似文献   
14.
选择行射频消融术患者30例,术后分别将标测电极置于左室后侧壁(LVPLW)及右室前侧壁(RVALW),大头消融电极依次放置于右室心尖部(RVA)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S)。结果:RVA起搏时,至LVPLW及至RVALW的传导时间差,主动脉射血前间期(APEI)与肺动脉射血前间期(PPE I)差值,绝对值均显著大于RVS起搏(P0.01)。心室起搏后,LVPLW-RVALW差值变化与APE I-PPEI绝对值增加呈正相关(r=0.993,P0.001)。结论:与RVA起搏相比,RVS起搏心室间电激动与机械收缩更同步。  相似文献   
15.
<正>射频消融是根治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有效方法,成功率达90%左右。对起源于希氏束附近的房速,心内膜消融有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风险。近年来有国外报道,在主动脉无冠窦内可以安全的进行消融〔1-2〕。我们曾对1例房速伴阵发性心房颤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心包置管引流在心脏介入术中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本院30例在介入术中并发的由超声心动图或X线透视证实的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我院1986年12月-2009年6月开展心脏介入治疗7 000例患者,共有30例发生急性心包填塞,发生率为0.43%.30例患者在心脏介入治疗术中出现胸闷、气促、心悸、呼吸困难、血压降低,或呼吸心搏骤停、昏迷等.均经床旁超声心动图或X线透视检查证实心包腔积液.17例发生于经皮左房室瓣球囊成形术,死亡4例;5例发生于冠状动脉成形及支架术中,死亡1例;8例发生于射频消融术中(其中6例发生于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中;2例发生在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中,其中1例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紧急实施经皮seldinger法在剑突下穿刺心包腔及置管引流术,抽出心包腔不凝固鲜红色血液100~800 ml,平均(540.5±220.6)ml,猪尾巴导管留置时间8~24 h,平均(18.5±5.5) h.经快速补液、输血和多巴胺升压等治疗后,19例自愈;6例经心包腔穿刺持续引流大量积血,送胸外科行急诊开胸心肌修补术或海绵填塞止血,症状逐渐缓解而痊愈出院;5例死亡.结论 急性心包填塞是心脏介入诊疗过程中严重的并发症,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非常重要,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心包置管引流是治疗急性心包填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HRT安全性及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绝经后伴随雌激素的低落会产生一系列老年病理现象。性激素替代治疗(HRT)能缓解症状、预防疾病及延长寿命。但HRT同时存在发生癌瘤的危险性。经HRT方案的改变,以及新制剂、给药方式、联合用药等选择,可增加HRT防治作用和安全性,降低其危险性。纵观HRT历史,其用于绝经后妇女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18.
洪浪  王洪  赖珩莉  阮冬云 《江西医药》2002,37(4):319-320
动脉导管未闭(PDAAmplatzer)封堵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先心介入治疗手段,具有安全、有效,且创伤小,病人痛苦少,恢复快等特点.我科自1999年开展该项目以来,先后为十几位PDA患者施行该项手术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我院采用静脉入路Amplatz伞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风湿性左房室瓣狭窄的疑难特殊病例行经皮左房室瓣狭窄球囊成形术(PBMV)技术要点。方法 选择15例患者,其中左侧途径2例,巨大右房3例,巨大左房5例,左肺不张1例,脊柱侧弯3例,脊柱结核1例。术前左房室瓣口面积(MVA) 0 .85±0 .2 0cm2 。用传统的Inoue球囊技术结合术中情况对主要器械形状结构进行重塑形。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操作均获成功,左房室瓣口面积1.94±0 .16cm2 ,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无一例发生左房室瓣撕裂至中重度关闭不全、心脏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疑难特殊病例可同样行经皮左房室瓣球囊成形术,只要术者经验丰富,结合患者心脏解剖特点,重塑主要器械,PBMV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Ensite NavX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房颤)的疗效。方法6例反复发作阵发性房颤患者,术中采用Ensite NavX系统结合肺静脉造影建立左心房及肺静脉模型,并定位出左右肺静脉前庭开口及其周围呈现双电位或复合高频电位的靶点位,在环状电极的标测下,分别沿左右肺静脉前庭开口进行环状消融,并消融其周围双电位及复合高频电位处,直至双侧肺静脉内电位完全隔离。结果6例病人术后即刻均达到完全肺静脉内电位隔离。其中1例术中完全隔离肺静脉电位后,房颤仍发作,然后进行左心房顶及两肺静脉前庭之间线状消融后,房颤转为不纯性心房扑动(房扑),再行右心房峡部消融,房扑转为房速,在上腔静脉内标测到激动最为提前的靶点,消融成功,心律转为窦性心律。所有病人术中均无并发症发生。6例患者术后随访均未有阵发性心悸发作。2例术前伴有窦房结功能障碍的病人未发现窦房结功能异常。结论在Ensite NavX系统指导下的肺静脉前庭环状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安全、有效,因操作的复杂性,应在有经验的中心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