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6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子宫肌瘤栓塞术后产生疼痛的临床防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栓塞术后产生疼痛的防治措施。方法 56例子宫肌瘤患者栓塞术后均出现疼痛,按对栓塞术后产生疼痛的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症组与预防组,分别为3l例和25例。通过观察2组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评价2种处理方法有无差异。结果 2组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疼痛的比例无明显差异,但疼痛持续时间预防组显著较短。结论 积极地做好预防处理能有效地减轻子宫肌瘤栓塞术后产生疼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提高介入治疗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评价介入法治疗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SVCS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例,女8例,年龄35~63岁.20例患者均伴有颜面、上肢水肿等临床表现.全部患者使用支架置入,治疗前后测量梗阻流入端血管内压力.4例患者随后行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术,2例行支气管动脉化疗灌注术.结果 20例患者均完成支架置入术.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支架置入术后梗阻流入端静脉压力由(35.48±7.65) cmH2O降至(7.53±2.30) cmH2O,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例患者术后行125I粒子植入术或支气管动脉化疗灌注术,复查提示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3例,稳定2例.结论 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SVCS的方法,介入治疗能够参与原发病灶的治疗.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RFA)对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分流(APS)的治疗价值。方法对34例肝癌合并APS患者,针对APS和肿瘤行射频消融治疗,2周后行肝增强CT或MRI扫描并行TACE治疗。比较肿瘤消融、坏死效果及APS分流道封闭情况。结果射频消融术后15例中央型APS完全消失4例,分流减少8例,3例无明显变化;10例肝段型APS,有3例术后APS消失,5例好转,2例无变化;周围型9例,术后消失5例,好转4例。38个消融病灶中,完全坏死11个病灶,14个病灶坏死面积超过50%,坏死50%以下有8个病灶,4个病灶RFA术后强化面积无变化,1个病灶进展。术后随访3~12月,3、6、9、12月累计生存率分别为100%、94.1%、82.4%、73.5%。结论射频消融联合TACE是治疗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分流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输液港的并发症,分析临床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行锁骨下静脉输液港置入术的患者病例资料,记录并发症的发生及临床处理方法及疗效。结果:147例患者完成锁骨下静脉输液港系统置入术,操作成功率为98%;操作时间为25-60 min,平均43 min;3例手术失败,其中1例气胸,2例穿刺锁骨下动脉;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4%。结论:锁骨下静脉输液港置入术操作简单、使用安全,临床操作及护理程序的提高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6.
PVA颗粒作为栓塞材料在部分性脾栓塞术中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 评价PVA颗粒作为栓塞材料在部分性脾栓塞术 (PSE)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脾亢 )中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5 0例肝硬化脾亢行PSE患者 ,依据PSE术所采用的栓塞材料不同分为2组 :A组 2 6例 ,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 ;B组 2 4例 ,栓塞材料为 30 0~ 70 0 μm的PVA颗粒。随访观察两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计数变化及术后反应。选取术后 1年资料完整的 4 1例进行分析 ,其中A组 2 2例 ,B组 19例。结果 两组术后 1年内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较术前明显升高 (P <0 .0 0 1)。虽然B组术后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较A组升高较多 ,但两组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两组术后红细胞计数一直无明显变化 (P >0 .0 5 )。B组疼痛的程度重、持续时间长 ,而A组发热的发生率高。较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PVA颗粒可作为PSE术的栓塞材料 ,栓塞程度控制在 5 0 %~ 70 %可有效治疗脾亢、减轻术后反应。  相似文献   
27.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研究   总被引:29,自引:8,他引:21  
目的 研究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 15 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 ,所用材料为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及明胶海绵颗粒。术后随访 3~ 18个月 ,观察栓塞术后子宫大小与肌瘤体积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15 0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 ,8例完成单侧栓塞。术中造影显示子宫动脉明显增粗 ,肌瘤滋养血管呈螺旋状 ,肌瘤染色明显 ,排空延迟。 6例术后 1周行子宫切除术 ,手术标本病理观察肌瘤呈点片状坏死 ,小出血点。随访 3个月 ,症状缓解率达 90 .5 %。其中子宫出血症状完全消失者占 89.4 % ,盆腔胀痛及腹胀等压迫症状消失占 91.3% ,肌瘤体积平均缩小 80 % ,子宫体缩小 4 8%。结论 早期结果表明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疗法安全有效 ,并发症发生率低 ,是子宫肌瘤的较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脏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材料与方法:CT导向下经皮穿刺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38例,共55个病灶,其中原发性肝癌28例,转移性癌10例,治疗后用增强CT和MRI评价消融效果,并观察并发症和生存率。结果:RFA治疗后4周复查,肿瘤直径≤3cm,直径3cm~5cm,直径≥5cm,完全坏死率分别为91%,70%和17%,一年生存率为94%,无严重并发症。。结论:CT导向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0年5月~2004年10月,采用腔内隔绝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7例,其中4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2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术后随访采用彩超和增强CT检查。结果7例病人共成功置入10个支架。随访2~28个月,所有支架位置、形态正常。4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内膜破裂口封闭,胸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真腔扩大,假腔内血栓形成。1例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和2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的瘤体缩小。2例术后出现微小内漏,分别在2个月、6个月后内漏自行封闭,1例术后出现髂外动脉夹层经PTA和Wallstent治疗。结论腔内隔绝术能有效治疗胸腹主动脉瘤,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0.
右锁骨下静脉药盒导管系统置入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右锁骨下静脉药盒导管置入术的并发症,评价其临床价值. 资料与方法 85例患者在透视下行右锁骨下静脉药盒导管系统置入术,记录并发症的发生及临床应用情况. 结果 83例患者成功完成右锁骨下静脉药盒导管系统置入术,手术成功率为97.65%(83/85);操作时间为30~60 min,平均45 min;2例手术失败,其中1例气胸,1例穿刺锁骨下动脉;3例(3.52%)出现感染;2例(2.35%)化疗药外溢致局部皮肤坏死;5例 (5.88%)导管堵塞;皮肤切口延迟愈合4例(4.70%).使用该装置的患者感觉在输液治疗中的舒适程度高于其他静脉输注方式. 结论 右锁骨下静脉药盒导管置入术安全、便捷、并发症少,能够提高需要长期输液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