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1.
下瘀血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因其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自1991年以来用下瘀血汤加味治疗本病46例,获得良效,并与对照组38例加以比较,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84例均为门诊病人,治疗前均经纤维胃镜、病理活检确诊。其中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3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49例,合并肠化9例,合并异型增生7例,合并十二指肠球炎13例,HP阳性67例。剔除合并溃疡病者。本组病例均按胃镜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6年12月~2008年6月,采用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62~91岁,平均75.6岁。受伤原因:步行跌伤26例,交通伤9例。AO分型:A2型21例,A3型14例。所有患者均经骨科下肢牵引床牵引闭合复位,微创置入PFNA。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5min(35~120min)。术中平均失血量130ml(30~500ml)。随访时间9~36个月随访,平均19.6个月。术后部分负重时间2~12d,平均6.8d。35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出现皮缘坏死和伤口感染。骨折愈合时间9~20周,平均13.3周。全部患者的术后功能均恢复到伤前水平。5例患者主诉患侧臀部和大转子区疼痛;无螺旋刀片切出股骨头、髋内翻等并发症。结论 PFNA可以安全有效的固定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大鼠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相关凋亡基因Bcl-2、Bax和P53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难以愈合的机制.方法 雌性SD清洁级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照射组(n=24)为急性深Ⅱ度β射线皮肤损伤动物模型,烫伤组(n=24)为深Ⅱ度热力烫伤动物模型,对照组(n=6)为正常大鼠.取不同时期创面组织,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不同时相点各组大鼠创面局部相关凋亡基因Bcl-2、Bax和P53的变化.结果 (1)TUNEL结果显示,照射组大鼠创面出现后0、1、2、3周的积分吸光度(IA)值明显高于烫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照射组创面出现后0、1、2、3周Bax、P53的IA值明显高于烫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烫伤组Bcl-2的IA值明显高于照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细胞凋亡出现较早、频度较高、消失推迟,可能是导致创面难以愈合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削薄型下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腕部深度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以腹壁浅动脉为蒂的轴型皮瓣削薄后带蒂移植修复手腕部深度创面9例,根据术后皮瓣成活状况及手的外形、功能判断治疗效果。结果9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8月,皮瓣颜色与受区接近,疤痕增生不明显,弹性佳。7例手术后手的外形、功能恢复良好;2例因电烧伤时肌腱、腕管毁损伤严重,术后功能差,6个月后行二期肌腱重建修复术,术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削薄型下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腕部深度创面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5.
16.
大鼠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大鼠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动物模型,并用此模型研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创面愈合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治疗组:45Gyβ射线照射SOD治疗;对照组:45Gyβ射线照射生理盐水对照。采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β射线照射大鼠臀部皮肤20mm×40mm。观察创面出现及愈合的时间。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组织学改变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变化。结果45Gyβ射线照射后出现典型深Ⅱ度烧伤创面。SOD治疗组创面愈合速度明显比生理盐水对照组快(P<0·05)。β射线照射后第6、7、8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VEGF、bFGF表达分别为强阳性和阳性。β射线照射后第4、5、9周时,2组表达均为弱阳性。结论采用直线加速器产生β射线照射建立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动物模型简便、快速,剂量准确、可靠,是研究外用药促进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的较理想动物模型,SOD具有促进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胆汁返流性胃炎的治疗近况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沈国良(200021)关键词:胆汁返流性胃炎,辩证分型论治,病因病机胆汁返流性胃炎,是由于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入胃与胃粘膜接触而产生的病变。因其中含有胆汁,故称胆汁返流性胃炎;又因内容物呈碱性,故文献亦常...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正在迅猛增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1]。基层医院和基层医师是我国慢性病防治的主力军,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基层卫生院及街道卫生站的医师对糖尿病的诊治仍停留在随意化状态。本研究通过在本市推广“2型糖尿病规范化诊治”适宜技术,比较推广前后基层医师的糖尿病知识、糖尿病诊治水平以及患者达标率,从而对该技术推广效果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20.
小腿内侧皮瓣三种移植方式适应证探讨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沈国良,唐忠义,陆兴安,祁强,林伟我院自1986年以来,应用小腿内侧皮瓣修复四肢Ⅱ°烧伤创面共12例,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1病例:12例中,男9例,女3例,年龄19~62岁.烧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